APP下载

共产党人初心的源起、价值与践行*①

2019-02-19王培

实事求是 2019年1期
关键词:初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王培

(滨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觉担当历史使命的前提和不断前行的动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就必须回答好初心的来源与形成,明确初心的时代价值,更好地践行初心、矢志不渝。

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源起

(一)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来

1848年《共产党宣言》公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此,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与命运抗争、反对压迫、争取自由的理论武器。70年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中国的进步人士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P147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解放全世界劳苦大众的学说,它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2](P411)并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由人联合体,为人类解放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主要内容包括:把党的名称定为“中国共产党”,“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所有”,[3](P1)并初步确立自己的初心,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贯通起来,踏上为民为国的征程。

(二)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来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早在殷周时期,《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重我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说,强调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宁稳定。民本思想亦是儒学中的重要思想。孔子主张君王要重民、富民和爱民。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把君民关系比作船与水。民本思想在后世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德治”“仁政”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阶级统治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爱民、为民、富民、利民、保民等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本质。

2.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礼记·礼运》中详细记载了孔子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孔子描述的大同社会,是儒家对人类美好社会的一种理想追求。近代以来,中国在民族危亡之际,进步人士发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康有为写下《大同书》,单纯地追求中国式“乌托邦”,因缺乏实践性而未能实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学说。他认为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大同社会,但终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最终破产,他的大同理想也未能实现。但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发现,大同理想与马克思经典作家描述的共产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共产主义提供了本土文化基因。

3.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是儒家的主张。《孟子·离娄上》中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的修身养德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礼记·礼运》强调:“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将中华民族看作一个整体,四海之内皆兄弟。北宋程颢提出“仁者,以万物为一体”、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物吾与也”,明代王阳明强调“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皆是对儒家博爱思想的继承,强调万物一体,突出价值的一致性。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中强调:“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4](P3)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秉承着“天下一家”的理念,强调“联合第三国际”,为全世界受剥削受压迫的人民争取自由而努力奋斗。

(三)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密切相连,初心的形成是基于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振兴中华的需要。

1.初心的形成是基于历史发展的需要。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2](P779)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试图改变现状,拯救身陷苦难的中华民族,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地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分析、实验、比较之后,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用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改造现实的中国,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组建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生奋斗目标。

2.初心的形成是基于人民解放的需要。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演说中强调:“因为世界上有压迫人民的敌人存在,人民要推翻敌人的压迫,所以要有革命党。”[5](P811)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革命党,从成立时起就强调“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明确指出“拥护工人农民的自身利益,是我们不能一刻疏忽的”,“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3](P277)

3.初心的形成是基于民族复兴的需要。清末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愈加腐败无能,中国由“世界独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别是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海战后,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加重了民族危机,也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1894年孙中山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坚信“以(中国)四百兆人民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本可发雄,无敌于天下。”[6](P21)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写下振聋发聩的《少年中国说》寄希望于“少年中国”,唤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917年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在《新中华民族主义》中呐喊: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比较明确提出了“民族复兴”之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自觉担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即“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3](P133)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辩证地看待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渐次实现党的初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时代价值

(一)唯有不忘初心,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恩格斯说过:“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7](P163)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明确目的的政党,她的初衷是救国救民,带领人民过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为了实现这一目的,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畏艰难、不惧生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人民翻身做主人,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已基本解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层次更高、内容更多、范围更广。党的十九大根据这一新的阶段性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根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P4)这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亮相时对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的庄严承诺。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统筹“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注重内涵式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着力解决好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艰辛的奋斗过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一穷二白”的国家,要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世纪60年代,他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的发展实际出发,强调赶超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一百多年的时间,这是对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最初设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首先思考的是20世纪末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问题,党的十三大确定了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对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目标作了积极而稳妥的规划。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又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作了新要求,即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党的十九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也更趋完美。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9]中国共产党综合国内外形势和当前我国的发展实际,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后,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用两个“十五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我国发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断前进的真实写照。

(三)唯有不忘初心,才能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一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10]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要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懈奋斗。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说过,“你有那么多人,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11](P89)他时常强调中国应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也强调,“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发展。”[4](P8)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的发展充满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世界朝多元多变多样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逆,但世界仍然面临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球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在世界纷争中,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回应人民的共同期待,首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率先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政党作出表率。面对未来,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愿同世界各国政党共享治党治国经验,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一如既往地为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的路径

(一)学习经典,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尤其是苏共执政地位的一夜丧失是因为苏联在改革过程中逐渐背离甚至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最终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亡党亡国。因此,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的旗帜都不能倒,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都不能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原原本本学习”、多读“经典著作”。把读经典、悟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0]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2](P691)学习马克思主义贵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陷入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二)回望历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信念和宗旨。回望过去,“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13](P40)首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早在1922年中共二大就把“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写进民主革命纲领。1945年延安的“窑洞对”,毛泽东更是将人民民主和人民政权看作是中国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符合中国实际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建国方案,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并把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写进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党的十九大报告秉持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强调人民的主体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多渠道健全民主体制机制,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充分、真实的民主权利,更加充分地展示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其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群众路线,就要问计于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5](P790)在人民面前,我们要甘做小学生,自觉拜人民为师。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学会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真正做到听民生、解民情、赢民心。

第三,增进人民福祉,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二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三是不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改革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关照现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9]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执政环境愈加复杂。党内长期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长期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风险”依旧严峻尖锐。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必须一以贯之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首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14](P19)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不讳言自己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主张。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向全世界公开说明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观点、目的、意图。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也强调:“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5](P1059)只有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才能保证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其次,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制度建设则更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全面从严治党,既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又要推进制度治党,把思想建党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制度治党的具体准则、条例,从源头上防治权力异化和权力寻租,扎紧制度的笼子。

(四)远眺未来,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不动摇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到达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不断前进。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便告诫全体党员,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以后革命的道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辛苦。他要求全体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夺取更大的胜利。改革开放后,一些资产阶级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如果任其泛滥,很容易搞垮十几年建设才取得的成就。为此,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15](PP379~380)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前景十分光明,任务也十分艰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决然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苦难而退缩。”[16](P3)

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敢于刀刃向内、直面自己的问题,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从严管党治党。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共产党人初心都不能丢,也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不时地回望初心、叩问初心,在时代大潮中不断磨练自己的革命意志,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猜你喜欢

初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永远的初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