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2019-02-19保承军岳桂杰
保承军 岳桂杰
(兰州城市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民族地区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居住生活的地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人口约有1亿多,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然而,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教育落后,尤其是职业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贫困面大等诸多问题。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民族地区要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脱贫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人力资源开发对民族贫困地区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可以从不同层次、角度对其进行解释,理论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所说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一个地区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合理地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改变人力资源结构,利用人力资源能力,以便有计划地促进区域内人力资本的增长[1]。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人力资源开发意味着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管理水平和价值观念得到提升,并在提高生产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有效克服资本和劳动要素边际收益递减,以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人力资源开发对民族贫困地区显得尤为迫切,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民族贫困地区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二是民族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三是民族贫困地区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成功转移剩余劳动力。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为民族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
二、职业教育在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依据
(一)基于反贫困理论
在众多有关贫困的学说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的反贫战略理论。他认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2]我们把这种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称之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决定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人力资本。因此,为了提高人们的素质,掌握科技知识,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教育是实现反贫战略的根本之策,尤其是职业教育对开发人力资源的作用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基于经济增长理论
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共同之处是技术和知识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而技术和知识来源于人力资源开发。根据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可分为社会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化人力资本,而对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的是“专业化人力资本”,即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侧重于技术性教育的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担负起形成一般人力资本的任务,而且更有利于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专业化人力资本。
三、职业教育在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资源丰富,具有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但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不同层次的概念,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不相同。只有通过开发人力资源,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才能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经济发展,彻底摆脱贫困。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职业教育在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其秘密是发达的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有效的开发人力资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民族贫困地区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致使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
随着我国出现了第三产业比重领先于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现象,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有了许多变化,但是人力资源和就业结构却相对滞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呈现出结构性失衡,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过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小学;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体比例过低,人均受教育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换言之,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与素质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这不仅给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了困难,也制约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为了适应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通过有效开发人力资源,获得高素质劳动力成为民族地区走向富裕生活的必然要求。
(三)促进人力资源流动
民族地区人口基数大,经济社会不发达,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而且受教育年限短,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缺乏劳动技能。这些因素导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择业面较窄、就业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推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使其拥有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层次,扩大就业范围,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同时,通过职业教育也提高了劳动力对技术、知识和信息的吸收消化能力。人力资源的频繁流动,不仅把更多的资金带到了民族地区,而且把先进技术、信息和观念也带到了民族地区。
四、职业教育在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和建议
(一)提高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认识
职业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但是我国民族地区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影响,普遍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理解。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职业的发展,对劳动者潜在的智力和体力资源进行开发,使其拥有从事特定职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从而满足其就业的需求,并使之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既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民族地区人力资源贫乏的现状要求。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也担负着最为庞大的开发人力资源的渠道。因此,必须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把它提到战略地位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
(二)大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意识的职教人才
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职业教育要为社会提供两个公共产品,一个公共产品是在全社会通过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一个公共产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3]。工匠精神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价值导向层面,充分体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工匠精神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的广大民族地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工人才已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主力军。但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求人倍率长期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4]。就民族地区而言,为传承民族传统行业,提升民族产品的高技能人才更是缺乏。因此,民族地区要大力弘扬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职教人才,使之与提升人力素质相结合,成为全社会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
(三)强化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
职业教育通过对劳动者进行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社会发展需要开发适应的人力资源,它更强调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更能体现社会价值。因此,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体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提出,政府不但要对职业技术教育负主要责任,而且在政策制定、合作协调、经费支持、经验分享等方面都要发挥领导作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就业纳入政府考核,为职业教育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四)职业教育要适应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筑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体系,实现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主渠道的职业教育,要提供和培养大量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而且适当超前产业升级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以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不高,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的困境。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上要与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拓宽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从而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五)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
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教育类型首推民族职业教育[5]。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市场,以独具特色的民族技艺为导向,优先发展有地方优势和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以特色技能教育为依托大力推行特色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衔接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纽带,是培养服务民族地区技能人才的基点。据此,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民族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民族发展特色,力求培养出民族地区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六)加强职业教育与扶贫的联系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要与当前的扶贫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的扶贫项目为平台,通过职业教育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对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是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以转变劳动者观念,提高其文化素质,传授职业技能为目的,最终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从源头上解决贫困,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进而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