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2-19樊燕
樊 燕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一、多元化治理体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向
职业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教育分支学科,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尤其是作为职业教育使命之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议题,因为世界各国间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竞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从最初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到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再到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推进的过程。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教育体系指职业教育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包括职业教育学制体系、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等,其中学制体系是核心。狭义的职业教育体系仅指职业教育学制或结构体系。相对于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即外部适应性;二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即内部适应性;三是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即内在系统自身的协调性。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相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的落脚点在 “治理”一词上。 “治理”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条件下,多元利益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协调互动的过程。“治理”是相对于“管理”一词而言的,它否定以往自上而下、一元政府管理的局面,强调协商一致、多元合作治理的和谐体系。多元化的治理体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向。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的必要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相比,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过度行政化,包揽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由此导致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的意识和能力较弱。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市场的关系更为贴近,职业教育对市场的敏感性以及对市场的服务能力更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直接挂钩。因此,只有让市场作为职业教育的决定因子,才能解决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作用甚微的弊端。而且,目前的教育体制存在下情上传不畅的问题,政府作为上层组织,在信息的获取速度和信息判断的准确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导致政府在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方面不够贴切。
其次,本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决策的主体之一——企业,将职业教育拒之门外,态度冷淡。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活跃的主体之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依靠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精准发力,而职业教育的作用就是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传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由于缺乏企业的积极参与,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甚至使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缺乏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是不完整的。
最后,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实施的主体,承担着培养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院校本身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不足、困境等了解全面,因此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意见和想法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但在原有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职业院校仅仅以职业教育办学者的身份存在,是职业教育的实施者,而不是决策者。这种管理体系制约职业院校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的构建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的改进,将会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朝着良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面临的问题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学校协同治理的作用,同时也要形成多个平行的决策中心。而在多元化治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潜存一些问题。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在多元化治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涉及到角色转换和权力下放的问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会形成一定的社会角色,但并不是每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很好地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他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甚至遭遇失效。政府作为传统的职业教育的决策者这一角色的固化使政府真正融入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政府来说,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角色中断的问题,政府从旧的职业教育的“掌舵者”的角色中退出来,却不明确或来不及建立新的角色规范和行为准则,就会造成角色中断。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要求政府弱化自身的权力,也就是从传统的“掌舵者”的角色转化为“划船者”的角色,政府能否处理好角色中断这一冲突对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
其次,从企业层面来说,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组织,对职业教育存在认识不到位和消极懈怠的问题。职业教育一直以来以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出现,而准公共物品这一特性又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有限的非排他性和有限的非竞争性。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办学的经费由政府财政做支撑,对职业教育的对象来说,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搭便车”的问题,长此以往,国家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企业对职业教育办学则是避而远之。虽然职业教育本身具有正外部性,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但其准公共物品的属性无法调动作为理性人的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是否参与职业教育与企业是否获利相挂钩,经济利润或者人才红利是驱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职业院校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存在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的问题。一方面,职业院校作为一个客体,从国家的期望来说,希望职业院校扮演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角色。而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基础差,主要是中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其中大多数对职业院校的期待程度较低,他们把学校当作一个缓冲地带,只是延缓他们步入社会的时间,他们大多没有职业规划,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国家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对职业教育的不同期待导致职业教育面临角色内冲突,也就是两个主体对于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所引起的冲突。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作为一个主体,既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又要成为接受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的教育院校,这两种角色本身难以协调,导致职业院校面临的第二种冲突即角色间冲突。这两种冲突极大地影响了职业院校办学的积极性。职业院校本身也无从改变自身的窘境,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的对策
为有效解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面临的问题,应以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三个主体为切入点,解决各主体面临的问题,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一)明确政府权责
政府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的过程中,主要面临角色中断和角色转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明确政府权责的角度予以解决。在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背景下,政府的权责主要包含:(1)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物品,必要的财政支持是不可或缺的;(2)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制度与规则的约束和支持;(3)引导各主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治理,鼓励职业教育参与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4)制定职业教育专门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在约束各主体行为的同时,给予职业教育相应的法律保护。
(二)激发企业积极性
要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需要从观念引导及政策扶持两个方面予以解决。相对于国外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大众心中地位低下,职业院校大部分都是中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企业对这部分学生的认可度偏低。再加上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相较于本科生偏低,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要从观念上改变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大范围地打通职业院校学生的学历晋升通道,提升职业院校的学历层次,将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到相同的高度。同时,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是关键,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提升是职业院校提高社会认可度的核心因素。
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的地方政策,从鼓励校企合作的角度入手,在财政政策上给予校企合作项目经费支持;在税收政策上,可以实施税收减免的支持。但在给予校企合作企业政策优惠的同时,也应注意保障实习学生合理的工资水平。
(三)支持职业院校自主办学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主要面临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支持职业院校自主办学,找准自己的定位,因“生”制宜。职业院校自主办学是发挥其办学积极性、灵活适应市场需求、体现治理主体作用的基础,也是政府部门权责明确、简政放权的要求。从国家层面来说,要结合职业院校实际的招生情况来为职业院校制定相应的期待。从学生层面来说,职业院校应在增加学生自信、鼓励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改变学生心中“一考定终身”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增强职业院校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
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才能保持其自身的活力。职业院校在自主办学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职业院校应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技能水平、职业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用工的需求,增加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体系,就是要构建政府权责明确、企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良性模式。只有各个主体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各司其职、互相监督,职业教育才能实现长远、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