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防渗漏质量通病管理措施浅析
2019-02-19李光雄
李光雄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公司 上海 201615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普遍存在的渗漏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中的渗漏问题,一直是困扰建筑施工行业的一大质量通病。人们常说,建筑工程好比一个人的骨架,给排水工程就像是这个人体内流淌的血脉,可见给排水系统在工程中重要性。建筑给排水工程直接涉及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工程质量和业主生活品质。分析渗漏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施工前技术把关不严。施工前,管理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深度不够,没能准确掌握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没有认真结合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图纸会审,没有发现给排水设计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施工产品存在先天不足问题。
2、给排水管道安装过程存在质量缺陷。由于工人的技术水平不够,施工操作过程不规范,过程质量验收环节把关不严,检查不到位,导致管道渗漏隐患点增多。
3、成品保护不到位。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多个专业或多个工种同时作业的现象,成品或半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交叉破坏,且过程中又未及时发现,这些为埋下了渗漏隐患。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防渗漏质量通病管理措施
(一)施工前的技术准备要点
施工前,管理技术人员须认真熟悉图纸,掌握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结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结构图、给排水管道的材料技术规范,通过设计图纸会审,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发现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不合理情况
(1)设计中出现的过多管路检修口或检查门,尤其是针对隐蔽或是交工后可能因装修隐蔽的部位,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尽量减少检查口或检修门的数量;
(2)透气管的设置,要避免转弯过多,或是设计的管径过小,在使用可能因堵塞而造成管道负压抽吸现象,导致管道破裂;
(3)暗埋部位的管道材质,与建筑结构材料物理温差性能相差过大,造成使用变形过大而出现渗漏;
(4)管路阀门的设置,应尽量靠近容易维修或易于排水的部位,避免交工后维修过程中的渗漏问题;
(5)建筑各专业之间管线布置不合理性,如给排水管道不能和电气母线或线缆并列设置,管线密集的管弄井的面积不能少于规范要求,且应有排水措施。
2、严把施工质量关,增加防渗漏的施工措施
管理技术人员应该结合施工经验,集聚工人智慧,在施工过程中改进施工工艺,增加技术措施,避免留下渗漏隐患。
(1)管道与建筑结构部位的处理。管道穿越混凝土墙体、楼板、屋面等部位,往往是建筑工程中渗漏多发部位。
管道穿地下室剪力墙的位置,应该设置刚性或柔性套管,安装完成后要及时做好套管内的防水填充物,避免渗水;穿越屋面的管道,应在屋面混凝土浇筑时,同时预埋刚性防水套管,除做好套管内的填充物外,还应该在土建屋面防水施工时,密切配合土建防水卷材包裹好套管,不能在此处形成连接断层。
穿越室内楼板的垂直管道,是工程中产生渗漏漏点最多的地方,在施工时应该重点关注。尤其是塑料排水管道,往往不设计防水套管,施工时,一是要以“洞口剔凿合格、混凝土振捣到位、两次成活、注重养护”的原则,来修补混凝土楼板洞,确保管道周边不渗漏;二是可采取增加简易止水环,即用同规格塑料排水管加工,环切宽度约1cm的环两个,然后将环从中间切一个断口后,将环粘接于塑料排水管外侧,并处于混凝土楼板的结合部位形成止水环,两个止水环的间距约2cm为宜,且断口位置相互错开;三是采用新技术,在楼板位置预埋成品止水短管,但此方法对工人定位放线的技术要求难度较高。
(2)管道连接件的设置:
管件与管子的接口,不能设置在套管内;立管检查口的朝向要按照维修时便于打开的方向设置;厨卫间内给、排水管道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吊平顶的高度,对于管道检查口集中处,应在吊顶设置检查孔。
(3)易于积水部位的积水疏导措施:
对于现在普遍流行的下沉式卫生间设计,成为渗漏的高发部位,分析成因,往往与管道漏水、卫生间结构原因造成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所致。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增加积水排除设备,可通过塑料管厂家定制积水收集盘,确保积水有组织排出。
(4)功能性试验检测:
进行各项分部分项工程的功能性检测试验,是阶段性检验施工成品或半成品是否合格的有效手段。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对于排水管道,隐蔽和竣工前,还要做好通水、通球试验,只有通过这些检测试验,并做好问题的排查工作,方能尽量减少竣工交验后出现的渗漏维修。
3、做好管道成品保护,减少渗漏的发生几率
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多专业同时施工的情况,交叉破坏在所难免,故成品保护措施显得极其重要。作为有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有预见性,同时要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
(1)压力管道应该在试压后保持一定的压力,并安装检测性的压力表,确保管道被破坏时能及时发现;
(2)非承压排水管道,过程中的敞开管口及时采取封盖措施,避免杂物落入后堵塞管路,或管道受到硬物碰撞后损坏;
(3)与交叉作业单位,尤其是装饰单位办好过程工序移交手续,落实责任事故追究制度,避免管理方面出现“三不管”地带;
(4)落实施工管理责任,加大过程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坚决把渗漏隐患消除在初始萌芽状态。
三、结束语
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是避免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前提条件,施工管理,技术方案先行,方可做到有的放矢。
2、管理人员对班组的指导、监督及跟踪检查是关键,管理人员对整个工艺流程必须非常熟悉,全过程中密切跟踪检查,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注重工艺优化,勇于采用四新技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行之可行的措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往往也能增加经济索赔的机会。
4、注重土建、装饰等专业和机电安装之间的工艺流程搭接和专业配合,是做好防渗漏工程的必备条件,唯如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才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