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创新:新闻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视阈

2019-02-19琳,李

社会科学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舆论受众

侯 琳,李 斌

(1.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 南宁 530021;2.柳州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广西 柳州 545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愈发文明、开放,而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历经了一系列变革。新闻形态、传播样态、传媒业态、舆论生态、受众心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事业嬗变的轨迹、改革的举措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脉相承、交相辉映,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内涵。

一、新中国70年来的新闻传播历史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发动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

1949年到1978年中国新闻传播,文字、图片、声音占据主导地位,偶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生产的新闻纪录电影,可以让人们从动态图像了解信息。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标语,也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媒体被视为政治的工具,“政治挂帅”是所有报道的共同特征,宣传领袖、阶级斗争、鼓动群众是这一时期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3 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至 1956年

新闻报道经过严格审查和选择后从中央转向地方,中央掌控全国性的新闻议题设置,党报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巩固新生政权,新闻战线担负着开展政治斗争和群众动员的责任。那一时期出现的家喻户晓的名篇: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记》等,中心思想是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和憧憬,对党和党的领导人的强烈热爱,从而激发人民群众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第二阶段:1957年至 1966年

1957年党内“左倾”思想渐长,6月8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阶级斗争工具”,一系列严重偏离新闻事实和传播规律的宣传报道层出不穷:从“高产卫星”到“高铁元帅”;“大跃进”时期的新闻报道沦为了一场“数字游戏”,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与此同时,也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名篇激励着人民群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3.第三个阶段:1966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文革”时期,新闻内容偏离其运作规律,当时的报纸、广播“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许多新闻内容罔顾事实、颠倒黑白、不计后果,从而使媒体失信于民,对党的新闻事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二)1978年到1994年:维护安定团结的精神力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1994年,新闻内容开始出现不同视角,新闻价值不再偏离新闻事实。在这一阶段,《光明日报》于1978年5月11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解放思想的大幕在中国缓缓拉开,1990年中央人民电台播发《拜金主义要不得》纠正了当时出现的错误思潮,而1992年3月26《深圳特区报》发表的著名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这一时期议题设置仍以中央媒体为主但已日趋多元,基本遵循由中央主流媒体设置议题、各相关地方媒体跟进发声,最终实现全国范围的热议和传播。主要内容是从理论上阐述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的重要性,从而团结和鼓舞人民群众投入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使命中。

随着图像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事业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呈现方式,同时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开启了中国官方新闻发布的新模式、新渠道。《新闻联播》等新闻栏目也为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建立了强大的舆论阵地,收视率长期排名第一。

(三)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日益多元的话语体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媒业态、传播样态、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传播速度更加迅捷、呈现方式更加丰富、传播渠道更加广泛、议题设置日益多元。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表达的通道,舆论场呈现多元化的话语体系,在以主流媒体为支撑的“官方舆论”之外,市场化的媒体出现并日益兴盛,由网民在网络聚集产生的“民间舆论场”逐渐崛起。

1.网络时代初期:民生类、监督类报道出现

1994年3月,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随即联网工作,中国新闻事业走进了互联网时代。这一时期,互联网正处于新生和成长阶段,舆论场还主要以报纸和电视为主导。各种晚报、都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视民生类节目快速发展,使新闻信息逐渐丰富,中国新闻事业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此时,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而社会也出现很多新问题,民生类、舆论监督类新闻在此背景下异军突起。

(1)民生类新闻兴盛

1995年1月1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横空出世。这一报种关注民生、贴近百姓、注重市场,大胆地接触和报道社会现实问题,迅速受到受众的欢迎,开启了全新的新闻表达方式。各地争相效仿都市报办报模式,“一城多报”正式出现,往往一座城市在党报之外拥有一家甚至多家都市报,新闻信息“产能”大幅增长,都市报的议题设置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民生新闻渐成主流。例如,《武汉晚报》2002年8月10日刊发消息《看个“咳嗽”要掏1065 元》,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582 字的短消息引发当地市民的强烈反响,该报6 天内用了5 个头版头条对这一事件进行强势跟踪,引起《人民日报》、新华社跟踪报道,各大网站和国内知名媒体转载,推动了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电视类民生节目迅速发力。2002年初“南京零距离”在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一经推出就创造了收视率的神话,成为了民生新闻的标志。从此民生类新闻成为业界新宠,一时声名鹊起。最初的民生新闻主要聚焦在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事件,而随着社会进步、受众参政议政意愿的觉醒,开始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重大民生领域,通过新闻舆论促进民生改善。

(2)舆论监督报道崛起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在中央电视台与观众见面,它的出现创造了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奇迹,也成为中国舆论监督类新闻的标志。中国新闻史上出现了这样一类新的新闻内容:聚焦社会痛点,感知群众难点,关注弱势群体,反映民生期盼,用舆论的力量激浊扬清。《焦点访谈》一类的监督类节目有效推动了社会问题的改革,也受到民众的极大关注。《南方周末》以及相当部分的都市报也加大了舆论监督报道力度,努力“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通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扩大自身影响力。

与此同时,网络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新渠道。网络舆论开辟了反映民意的新通道,并将互动扩展到媒体之外,促进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像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刘涌案”“宝马撞人案”等,在因特网上广泛传播,然后展开激烈的讨论,引发报刊、广播电视媒体全都参与,并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民意的力量促使政府有关部门做出修正。[1]网络也为政府部门了解民意开启了新的窗口,政府部门逐渐开始关注网络民意,收集网络民意的机构逐渐建立起来,网民声音、民间智慧通过网络渠道,越来越被政府部门重视。

2.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

2009年1月7日,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智能手机随即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让每个人随时都可以参与到舆论场中,从而使得新闻传播呈现“去中心化”态势。每个人的所思所想,或者拍摄一张照片、一段小视频,随时都可以传上微博、微信,进而影响舆论场。

(1)“两微”兴盛:自媒体监督快速发展

微博、微信借助手机终端快速发展,带来了新一轮传播革命,使普通公众有了舆论议题设置的条件和能力。微博是“广场式”舆论场,微信是“茶馆式”舆论场,伴随社交媒体成长的自媒体已成为舆情的集散地和发生“核反应”的主战场,构筑了影响力巨大的“民间舆论场”。

微博、微信的兴盛,改变了人们表达心声、反映诉求的方式,人们在遇到社会不公等问题时,不再习惯于求助媒体,而更多地选择直接通过自媒体发声寻求解决之道,使自媒体监督呈现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例如,2018年下半年,自媒体人“兽爷”、微博大V“花总丢了金箍棒”和国内知名医学新媒体“丁香医生”掀起了3 场舆论风暴,深刻地影响了疫苗行业、酒店业和保健品业。以“兽爷”为例,2018年7月21日,自称“兽爷”的自媒体人、《南方周末》前调查记者张育群在微信公众号“兽楼处”发布文章《疫苗之王》,揭露长生生物、康泰生物等多个疫苗业大佬的发家史、问题疫苗史,瞬间引爆了舆论。[2]最终引起政府的关注,长生生物成为第一只因重大违法遭强制退市的个股。

(2)短视频火爆:调动了个人的传播热情

由于信息极大丰富,碎片化阅读成为受众了解信息的常用方式。单纯的文字阅读已难满足受众的需求,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在从“阅读时代”进入“读图时代”后,又更迭到“短视频时代”。“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APP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火爆。短视频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传播门槛,调动了互联网时代的个体的传播热情,从而实现了全民参与传播。

(3)算法介入传播:“信息找人”成为常态

随着信息的极大丰富,人们已经不可能全部浏览各种媒体生产的信息产品,这就需要新闻信息提供方为受众精选个体所喜爱的信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科技的发展,算法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地介入新闻传播的整个流程,使得受众上述需求得以满足。新闻信息提供方基于大数据的算法,可以依据受众的活动区域、行为习惯、性格喜好进行“画像”,自动推送受众想要了解的内容,实现了“信息找人”。

二、新闻传播的变迁给对新闻事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新闻事业发展到当前阶段,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闻形态、媒体业态、舆论生态、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革。当前,站在4G 向5G 过渡的时间节点,中国的新闻事业正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

(一)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

1.舆论引导难度加大。当前,受到各类新媒体的冲击,传统主流媒体的议题设置能力很大程度被削弱,已难以具备“一锤定音”的话语权。随着近年来一些纸媒遭遇困境而“休刊”,一些电视台频道压缩,以及大量有着良好职业素养的新闻记者转行,传统主流媒体生产优质信息的“产能”遭遇挑战。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信息“产能”与日俱增,加之一些优秀记者转行到自媒体,一些自媒体,如前述“兽爷”“丁香医生”等,已具备通过较为严谨的调查和信息整合发布深度报道能力。受众从“你说我听”到“你说我疑”甚至“你说我驳”,在一些有争议的事件中,“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形成不同的反应,主流媒体的报道被“反转”现象也时有发生。

2.正面热点难以形成。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播渠道空前扩大、新闻业态深刻变化、信息产品急剧增多,而能够引起大众关注的,往往是更能刺激眼球的负面信息,这使得“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传播特征更加凸显。这一传播特征为弘扬主旋律的正面宣传报道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面报道往往难以引起读者兴趣和关注,使典型报道、成就性报道难以深入人心,正面舆论热点难以形成。

3.舆情产生更加迅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产生更加迅速,往往是一张图、一个小视频,在舆论场就能迅速传播并产生全国影响。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往往在还没有媒体报道的情况下,因为场面有足够刺激受众神经,仅通过社交媒体群组传播,就能产生广泛影响,甚至引发全国性的舆情。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通常已做不到首发消息,首发信息往往来自微信、微博。无论是2015年的8·12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还是今年3·21 江苏响水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在官方消息发布和媒体报道之前,相关视频和图片已传遍全网。

4.“信息茧房”加深圈层隔阂。当前新闻内容极大丰富,表现为渠道智能多样、信息纷繁芜杂、扩散快捷无序,也不可避免造成泥沙俱下。而人们接受信息渠道不同,造成的信息也各有不同,形成了“信息茧房”。而往往客观本原、真知灼见被淹没在大量谣言或偏激观点之中,因接受不同来源的信息,受众往往观点各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信息茧房”导致圈层之间的隔阂加深,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统一。

(二)新闻事业面临机遇

1.打破了新闻传播的空间界限。在网络出现之前,中央级媒体面向全国,行业媒体面向所在的领域,地方媒体面向所在的区域,发行面有相当局限。对一件事情进行报道的影响力,取决于刊播的媒体层次是否高、发行量是否大、是否在黄金时段播出。而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完全打破了发行区域大小、发行量多寡、刊播版面或时段是否重要的限制,只要一条信息足够有吸引力,不论是发在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不论刊播在什么版面和时段,在社交媒体都能产生裂变式传播。当前,一些媒体通过创意策划推出的融媒体产品浏览量过亿甚至上10 亿,其影响力、引导力是在依靠发行量的旧媒体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2.新媒体发掘培育了大批读者。相对于信息匮乏的时代,受制于信息传播的难度,大量信息无法到达受众。而在当前这个信息极大丰富时代,每一台手机都是一个新闻信息终端,每个人用零碎的时间通过新闻客户端、微信“朋友圈”、社交群组都可以随时了解信息,人们对信息的阅读量和需求量空前增长。在新闻的定义中,“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随着各类直播平台的兴起,这个“新近”的时间,已不再是“昨日发生”“刚刚发生”,而往往是“正在发生”,新技术条件带来的新闻时效性的增强,也极大地增强了新闻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3.新闻内容呈现形式更加丰富。以往,新闻内容呈现在报纸、广播、电视;而如今,各种新闻资讯客户端、微信等社交软件、抖音等视频终端,都是新闻传播和呈现渠道。新闻传播渠道变迁也带来了新闻形态的转变,图表、动漫、歌曲、H5,都用于传播新闻信息。例如2017年建军节前,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H5 产品,让受众用换脸形式生成“军装照”,火爆互联网。这种区别于以往的新闻内容呈现形态,使得主题报道可以变得好看、好玩、可参与,让受众喜闻乐见并自觉参与其中,潜移默化让受众接受宣传和教育。

4.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当前,已经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时代,每个人人的社交群组产生这巨大的影响力,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人际传播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可以制造舆论,而人人都可以为我说话。相对熟悉的社交群组里,由于对个体有着一定的信任度,每个个体的发声效果往往比单纯以官方渠道传播信息的效果要好,这也是隐性的新闻分发方式。在“对外宣传”转向“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更多的可以借助无数的个体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更利于国际社会认可。中国有8 亿多网民,若能唤醒8 亿网民一起传播中国好声音,势必能够产生强大的传播效果。

三、坚持守正创新,继续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宣传思想战线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强调“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面对纷繁芜杂的新媒体舆论环境,牢牢把握“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重要原则,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从“正能量”“用得好”上下功夫,既要“正能量”又要“有流量”。

(一)守正:正能量是总要求

守正,即坚守正道,是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基。无论媒体格局和传播环境如何变迁,新闻报道都必须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新闻人的社会责任,真正做到政治方向“正”、舆论导向的“正”、新闻志向的“正”、工作取向的“正”。

1.政治方向的“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48 字方针”,首先是“高举旗帜”。新闻事业首先要高举旗帜,就是新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3]

2.舆论导向的“正”。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事业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担负着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历史使命,必须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不是不要舆论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报道是相统一的。”舆论监督本身就是正面报道的一部分。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积极报道,及时解惑,才能更好的化解情绪,引导舆论,从而推动工作进程。

3.新闻志向“正”。新闻事业的核心是人,人是让“内容”真正“为王”“成王”的根本。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话语权抢夺日趋激烈,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市场左右生存”的现状和观念的引导下,新闻工作者作为“把关者”“守门人”,更需要坚持正确新闻的志向,需要提高职业素养、增强业务水平、锤炼职业品德、练就过硬本领,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当前,不时有各种假新闻出现,有的张冠李戴,有的捕风捉影,有的纯粹编造,这反映出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工作取向的“正”。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需要有正确的群众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报道工作,要践行“三贴近”、深入“走转改”,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恪守职业道德,坚守新闻底线,反映群众心声,讴歌人民创造,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创新:用得好是真本事

创新,即独辟蹊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源泉。需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满足用户习惯的基础上,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把握时代脉搏、展现时代风采、开拓新闻事业的新局面,让正能量的报道发得出、传得远、有流量、被信服。创新需要把握网络规律,坚持“时度效”的原则,在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生产出更多优质的新闻产品,体现新闻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社会温度、创新力度。

1.话语方式的“新”:摒弃说教式宣传 让报道平易近人

新时代的用户画像是自由、复杂、多元,他们并不是抵制崇高,而是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传播主旋律需要创新话语体系,读者已不那种“用悲情来衬托高大、用牺牲来烘托崇高、用苦难来催生感动”的新闻内容。2018年512 护士节前夕深圳市卫计委制作的短视频《戏精女护士》就在网络上走红,微信推出1 个小时阅读量即破10 万。经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腾讯、抖音等各大平台转发,全网点击量已超过6000 万。这个短视频在创作之初就使用了当下用户最喜闻乐见的抖音网红“戏精式”的表演,用吐槽的方式来表达医护人员这个群体的奉献和敬业精神。这个短视频的走红让我们看到新时代网民对正能量的一种期待,但正能量的氛围营造切忌重复空洞的政治口号和官话、套话,而要用全新的传播理念和话语体系来表达。

2.呈现形式的“新”:提供更丰富的新闻信息体验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媒体时代的深刻洞察。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内容,用好更新的呈现方式,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广泛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主导权,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手段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呈现方式,网民阅读习惯呈现分众化、碎片化的特征。受众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新闻传播重视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交化的传播特点,对同一主题的新闻事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让受众更容易了解信息;要抓住受众,还需要提供给受众“好看、好玩、可参与”的信息体验,让受众乐于接受信息。主流媒体通过制作小视频、H5 等增强内容传播力,通过进驻抖音等平台拓宽传播渠道,就是适应上述传播趋势的有益尝试。近年来,主流媒体生产的爆款产品几乎都是对用户习惯做了深刻分析,并遵循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分众化、场景化的移动互联时代传播特点。例如2018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制作的“中国很赞”MV,以“点赞青春,点赞中国,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用抖音上最火的手指舞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不仅在线上与深度互动,还通过线下活动,走进成都地铁7 号线,报道在7 号线的创意主题列车上的故事。2 万多乘客驻足观看,在“中国很赞”的地铁专列上写下自己最真诚的对祖国的赞美,巧妙实现了两会报道与百姓平实生活的场景连接,成为2018年两会报道的爆款。

3.技术储备的“新”:紧跟技术更迭引领业态发展

从“口与耳”到“铅与火”,再到“光与电”“数与网”,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带来传播方式的重大跃升、媒体形态的重大提升。[5]十九大报告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没有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就无法达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效果。技术创新是确保实现新闻舆论“四力”的前提,没有技术做保障,党的精神无法贯彻,所有实际工作都难以进行。随着全媒体不断发展,制约传统主流媒体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总是被动地跟在技术发展的后面。微博出现,就做微博;微信普及,就做微信;短视频火了,就做短视频;抖音火了,就进驻抖音……主流媒体缺乏技术储备,往往一项新技术还没用好,又出现了更新的技术,永远跟在技术之后。

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宣布,5G 的实施标准将在2020 完成。5G 的速率是4G 的100 倍,即将到来的5G 时代,新闻内容将有更丰富的形态,一批互联网应用将迭代或淘汰,新闻业态必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主流媒体提前在思想认识做好迎接这个时代的准备,做好技术储备,开发更具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传播平台和形态。

四、结论:新闻事业70年的变迁发展启示

70年来,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之所以得以蓬勃发展,得益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市场发展规律,顺应信息技术变革。当前,新闻事业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网络舆论场的崛起给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闻事业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四个牢牢坚持”是中国的新闻事业保持在正确方向前进的基础和保证,无论时代如何变换、传播技术如何更迭、舆论场如何多元,都要始终坚持。新闻媒体要牢固树立“党管媒体”“党媒姓党”意识,始终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自觉维护和努力发展好新闻事业。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与人民同呼吸同命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深入人民,加强调查研究、讴歌火热生活、反映群众呼声,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够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生产出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产品,让中国的新闻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舆论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