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地位*
2019-02-19王燕晓
王燕晓
[内容提要]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以及中华文化发展史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日益成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提出后,众多学者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例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以及三个层面内容关系的研究,梅荣政在《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一文中分析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因素,并提出凝练价值观“要确定社会主义性质,要同党和国家的根本信念一致,要有中国特色等”[1];再如,还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线图”[2]等。为了更好地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价值理念的具体解读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就是第一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范畴进行逐一解读的系列研究著作。[3]这些研究和宣传工作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意义研究,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4];也有学者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关系的意义[5]。这些研究对于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必要的,但局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领域的意义分析也存在不足。要真正把握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提出的价值和意义,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以及中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提出的价值和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自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其理论谱系不断扩大,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标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提出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准确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谱系中的位置。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6]116这一根本问题。如果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的视角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其发展中还必须回答以下问题:社会主义能否建立?社会主义如何建立?和平发展还是暴力革命?社会主义社会应是什么样的?进一步归纳总结,可以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划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社会主义根基论,即科学社会主义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理论是其他理论的根基,社会主义本质论、方法论、价值论等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建构的;第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三,社会主义方法论,回答如何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四,社会主义价值论,回答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具有怎样的理想和价值标准等。
就社会主义理论演进史而言,最早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表象式描述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基于对资本主义丑恶现象的认知,提出应该建立他们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以取代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社会理想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只从价值判断之维阐述了应该建立社会主义,而对于他们所提出的社会理想能否实现、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实现的路径是什么则存而不论。该不该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关涉价值判断的伦理问题,而能不能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则是指向事实的科学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探讨了社会主义能不能建立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奠定了基石。正如恩格斯所言:“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7]76社会主义能否取代资本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向他们提出的大问题。为了回答时代所提出的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性——“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8],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至此,长期困扰人类的一个大问题——社会主义能否建立——得到了解决。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其意义不只在于让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还在于为自古以来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必然建立的问题,但是对于未来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要如何建设等问题,则只提出了理论构想和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51恩格斯在回答共产主义者的目标是什么时指出:“建立这样的社会: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损害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7]69这里既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描述,也体现了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可以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作提炼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资本论》中,他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以及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视角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并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视角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力排“左倾”思想的干扰,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373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观点正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扬,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理论成果。
就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也有一系列的构想,如《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7]41
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而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揭示并具体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消费品分配只能遵循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实行按劳分配,“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9]14。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9]16。在探讨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时,马克思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9]27马克思对过渡时期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科学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整个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构想和基本原则,但是只有这些基石还不足以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凡是成功的实践活动都必须拥有三类不可或缺的知识。第一类是指导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类知识;第二类是针对具体问题的知识,即与具体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具体的实践情境紧密联系的知识,此类知识具有时空限定性,以具体的时空联系或条件呈现在实践者面前;第三类是满足人的价值追求的知识,即人们认为这样的实践活动是有意义的、值得的。没有基本的原则和公理性知识,实践就没有方向;但只有原则,没有具体的情境知识,就难以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只能落入空谈;而如果没有意义性知识,实践就失去了价值。就如同建筑师在建设大厦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力学原理,还要考虑具体环境以及建大厦是为了人的居住或满足人的需要。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同样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必须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不仅包括具体的物质条件,还包括价值追求等精神条件。
以列宁、毛泽东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领袖,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国实际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回答了在中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理论是直面现实的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品质决定了它必然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领袖面临着不同的历史问题,因此,其思想理论总是会各有侧重。就如同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6]64一样,他的这一思想虽蕴含“富强”等价值理念,但其理论重心并不在于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而在于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至于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则是党的十八大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而且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进行了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清晰界定后,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回答的“五大问题”在中国就有了比较系统的回答,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指明未来美好社会的蓝图,而且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1]新时代,习近平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2]163将价值理想变为了切实的价值实践。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2]163,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精神传承与创造的宏大背景中,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2]169。至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培育践行,将共产党人关于建设一个美好社会的价值理想转变为可以实践和践行的行动纲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成熟的社会科学理论必须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是“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是“怎么办”的问题,这两个都是事实性问题;第三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这是价值性问题。只有包括事实之维和价值之维的理论才是完整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包括事实之维和价值之维的理论体系,既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事实性问题,又要回答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价值性问题。所以,完整而又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该包括三大部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方法论和社会主义价值论(回答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方法论指向事实之维,社会主义价值论则指向价值之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比较系统而全面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方法论的内容。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全党必须直面并着力解决的大问题。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再到新时代习近平着力强调和推进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理论完成了从宏大构想到精准表述、再到实践践行的发展和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系统回答了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使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有了具体而又清晰的答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论在理论形态上的不断成熟,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价值目标和价值指引。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是(物质上及精神上的)利益,而不是理念。但是,通过‘理念’创造出的‘世界图像’,经常如铁路上的转辙器一般,规定了轨道的方向。”[13]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方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一般规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将一般规定性具体化为国家、社会、公民追求的价值目标。只有形成全民共同认可并砥砺践行的核心价值理想,才能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坐标判定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时,才能彻底摆脱诸如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公有制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困扰,才能够作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正确决策。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就有了正确的奋斗方向。因此,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问题多么复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都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这就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形成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展示了社会主义的愿景,在内容上充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价值理念”“24个字”,内容全面,涵盖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充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诚信、友善、和谐等纳入价值观念中,凸显中国特色;而且大胆借鉴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与中国文化结合,形成中国的民主、法治、自由观念。这些理念的纳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自信的特质和海纳百川、故能成其大的襟怀。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不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是在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创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2]1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以后,建设社会主义就有了价值坐标和方向。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措施和行为都值得鼓励和支持,有损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措施和行为都应该受到批评和反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内核,是根本。如果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习近平不断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2]164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历久弥新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品质,如“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行,行必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12]171毫无疑问,这些思想观念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12]171。中华传统文化既包含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也包含社会层面的齐家,更有国家层面的治国平天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形式到内容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充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其浑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因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了立足之基,才有了生根、发芽和茁壮成长的丰富滋养,才能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和“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12]171。
人类文化的划分有多个维度,比如梁启超从具体形态出发所划分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价值观念层面。文化也可以从事实与价值的视角进行划分,即真理性认知和价值性认知。所谓真理性认知,是指主体对客观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认识;所谓价值性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善恶的认知和判断,强调人的主体性需要而不是客体的本然状态。[14]可以说,文化是人类围绕价值目标这一核心而展开的一系列有组织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其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关于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基本共识和基本价值目标,统领着一个社会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引领着社会的文化发展,是文化的内核。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标识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表明中华民族对于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的共识,是指导国家、社会和公民活动的价值目标。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变迁的逻辑必然
文化变迁一般是从器物层开始的,而当器物层、制度层的变化不足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时,价值观念层就会发生变化。可以说,核心价值观的变迁标志着社会文化的转型。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遇到了来自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挑战,在器物层、制度层产生了变化,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进入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对中华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华民族在抵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始终探索中国的出路,寻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每一次的抗争与求索都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和谐美好的现实诉求,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转型和突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既是中华儿女求独立、求富强的历史,也是中华文化重建、追寻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换的历史。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在不转换核心价值观的条件下无法应对西方挑战;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则表明,落后的价值观同样无法应对西方的挑战;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失败则表明,仅仅直接拿来西方的价值观同样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对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才有了可资凭借的理论源头和现实依据。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探索,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无数仁人志士的求索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的奋斗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想逐步转化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修齐治平、天人合一等价值追求与价值理想转变为当今中国的敬业爱国、诚信友善、公正平等、文明和谐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思想的现代表达,凝聚了中华民族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共识。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