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机理*

2019-02-19彭小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育者学习者价值观

彭小兰

[内容提要] 完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需要经历认知、情感、信念、行动四个关键环节。其中,价值知识输入、价值知识建构、价值知识阐释属于认知环节;仪式熏陶、定向暗示、心灵感召属于情感环节;理想定位、自信定力、意志定心属于信念环节;精神认同、对话理解、习性制度属于行动环节,四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准确认识四个环节的基本特点、作用方式及其内在关系,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机理,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要素的构成及其功能实现方式。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行动四个方面。准确认识四个环节的基本特点、作用方式及其内在关系,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关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知机理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诠释真理和传播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教育对象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知机理是教育主体对价值信息的加工过程,涉及价值知识输入、价值知识建构、价值知识阐释三个方面。

1. 价值知识输入

价值知识输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指教育双方对确定的核心价值知识进行辨别、筛选、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过程。价值知识输入之所以在认知形成中是可能和必要的,主要在于学习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教育服务于人的学习需要。从学习角度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学习知识,完善自我认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可见,人之为人,最关键的属性是社会性。学习作为一种社会性行为,它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学习理论知识、培养研究能力,确立对待学习真理的态度。为了达到高效系统学习的目的,可以通过一定渠道由教育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知识传递,使受教育者积极接受知识,既包括直接的接受性学习,又包括建构性的实践锻炼学习。从教育角度看,教育的使命是培育人才。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应当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线上线下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宣传工作理念创新时提出:“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2]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网络化特点,创新价值知识输入理念,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2. 价值知识建构

价值知识建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在环境刺激和个体需要结合下,通过同化、顺化、调节、反馈等,使渐进性和累积性的核心价值观知识与自我价值观念协调并生成新认识的过程。价值知识建构在认知形成过程中之所以可能和必要,在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具有自身的特点,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价值知识建构的过程。从学生角度看,每一位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认知图式,他们的观察、思考、想象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在网络时代,社会的开放性、共享性、便捷性明显增强,个体价值观念呈现多样性特征,核心价值知识建构也就愈发紧迫而必要。学生群体的阶段性、层次性认知结构是价值观教育框架设计、内容设计的根据。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的。从教育者角度看,教育者的核心使命是帮助学生建构价值知识、提高价值认知水平、形成价值认知风格。在网络时代,教育者面临获取资讯途径不断拓宽和权威日益弱化的挑战,亟须改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学生价值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者深厚的学识素养,离不开教育者优秀的教学态度与创新的教学方法。教育者要紧紧围绕价值知识建构任务,利用网络途径提升学术水平、教学造诣、学科素养、专业化水平,重视自身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3. 价值知识阐释

价值知识阐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是教育双方在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协调的前提下,利用公共性推理和语言表达的方式传递价值知识的过程。价值知识阐释在价值认知形成中之所以可能和必要,在于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诉求,教育者有立德树人的职责。从学生角度看,价值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困惑,实现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受教育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是其心灵得以升华的重要阶段,是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是开启智慧的源头。面对互联网自由表达的现实环境,价值知识阐释正确与否成为学生社会化的关键一步。从教育者角度看,教育者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体,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播种者、主力军、筑梦人。教育者可以利用学科平台,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与流关系的辨析中阐释核心价值观,辨析传统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联系和区别,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科学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在系统比较和多方对话中,全方位、全过程地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释疑解惑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以传统视角与国际视角整合为路径,开展价值观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感机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感机理,涉及仪式熏陶、定向暗示、心灵感召三个方面。

1. 仪式熏陶

仪式熏陶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的首要条件。它之所以在情感生成中必要和重要,在于教育活动是一项具有特定规范体系的实践,是具有特定场所的立德树人的实践。“教育本质是以德育德、以灵魂唤醒灵魂、以人格影响人格的活动。”[3]仪式规范既约束教育者,也约束学习者。在教育关系的定向阶段,学习者对规范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对对象的感知判断缺乏认知,难以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应通过设计礼仪规范,让学习者在情境中感受教育的力量;通过校园诚信文化建设,讲清楚什么行为是诚信行为,什么行为是伪善行为;同时,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和大学生礼仪制度,营造友善敬业的成长成才环境,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通过校庆活动、毕业典礼等礼仪文化建设,寓教于活动中,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从场所角度看,场所给人一种安定感、确定感。场所包括有形的物质场所和无形的精神场域。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加强校报校刊、校园网、校史馆、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找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热爱和情感共鸣点,进行文化设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生活。通过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民族特色活动等。

2. 定向暗示

定向暗示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的关键环节,它是教育者从正面进行的隐性的间接的指引。定向暗示在情感生成中之所以可能和必要,在于教学权威的存在以及教育环境所具有的陶冶功能。从学校领导干部的角度看,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道德的行为、高尚的人格去感召、带动学生。从文化建设角度看,校风、教风、学风、班风都是隐性文化,具有育人、化人、养人的作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学习、生活、校规校训。教育者还应该用爱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受教育者、爱护受教育者,善待受教育者的兴趣,培养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

3. 心灵感召

心灵感召是教育者发挥感召作用而实现不言之教的过程。心灵感召在情感生成中之所以可能和必要,在于教育者具有示范性,学习者典型具有朋辈引领功能。就学习者来说,学习者有自身的动机、态度、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归因。“抓住典型利他事件进行教育引导”[4],重视以学习者群体中的典型人物来激励学习者,科研能手、创业能手、先进集体、先进标兵等典型都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能够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开展以身边故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真实人物感动学习者,让学习者群体中的典型成为“恒星”而不是“流星”。就教育者来说,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高尚人格引导学习者,以学术造诣教导学习者。教育者作为知识传播者,对学习者的示范、感召作用最为直接和显著,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师德的自我养成教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做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积极探索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基本向度和践行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科研指导、课外实践等途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信念机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过高尚美好的生活。具体涉及理想定位、自信定力、意志定心三个方面。

1. 理想定位

理想定位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的首要条件。理想信念是以奋斗目标形式指引个体行动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理想定位在信念生成中之所以必要和重要,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以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目标的事业,是一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的教育实践。从本质上看,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和目标相关,是人的精神支持与精神追求,是意识的最深层次、根本性的状态[5],具有现实性、未来性、稳定性、持久性。信念是教育对象成长的价值导向、动力、理念、路径,能够凝聚人心、聚集力量、激发斗志。“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6]从效果来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为青年提供精神动力、人生境界、方向指引的教育形式,关系到青年成长成才,关系到民族未来、国家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正如古人针对人生境界提出的“三不朽”论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番论述以道德为标杆,指引人生,影响了中华儿女的人格塑造。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研究和真理探索,教育学习者追求高贵、创造美好、呈现美好,实现培养人才、汇聚人才、服务社会的目的。

2. 自信定力

自信定力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的关键条件。自信是支持自我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自信定力在信念生成中之所以必要和重要,在于教育是一项主动的创造性事业。从本质来看,自信定力表现为坚定的人生原则和行动的内在动机,影响着人的认识和行为。教育者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使命,是学习者理想信念的浇铸人、价值观的培育者。唯物主义世界图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生追求,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7]从过程来看,信念的形成和自信相关,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价值自信是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奉、珍视、坚守,也是价值自觉的逻辑延伸。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认同度比较高,占比达96.7%。[8]

3. 意志定心

意志具有激励、维持、调控功能。意志之所以在信念生成中必要和重要,在于意志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引导、强化作用。从功能角度看,意志是理性存在者依据法则作出尊重自己内心的判断、裁决、选择的能力。中国古人用“心性”一词来表达意志。“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荀子·解蔽》)“理智既然是智慧的,是为整个心灵的利益而谋划的,还不应该由它起领导作用吗?激情不应该服从它和协助它吗?”[9]从途径角度看,信念的形成离不开正面舆论宣传。应在日常形势、成就、主题、典型、热点、舆论宣传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教育双方的价值信念。加强舆论宣传,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积极使用网络技术手段,根据网络传播即时、共享的特点,主动适应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阅读方式的转变,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地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实现全员即时共享。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行动机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行为习惯的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行动。价值观教育的行动机理是教育者以直观性、直接性、真实性、体验性的言行和仪行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涉及精神认同、对话理解和习性制度三个方面。

1. 精神认同

精神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行动生成的微观表征。精神认同之所以在行动生成中必要和重要,是因为教育活动是一项交互性的精神实践,是一项寻求认同的实践。从实质上看,教育活动的动机是促进教育双方的精神认同。认同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意义生成并达成共识。由于个人受到自身所在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影响,所以界定认同需要考虑四个问题,即“认同是如何、从何处、由谁以及为什么而建构”[10]。从形式上看,精神行为作为一种动态的符号系统,其实现必须以主体参与来开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以参与分享知识信息为主要内容。价值观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每个人终生都在不知不觉地持续地锤炼思想、唤醒情感、塑造能力、形成习惯。[11]教育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空间中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交换资源的过程。学识渊博、精神高贵、品行高尚的教育者通过仪表、学养来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学生。学识渊博、精神高贵、品行高尚的教育者相比于书本知识,更能在网络时代的个性化教育中产生影响,因为网络原住民更重视个性、重视分享性,关注生活场域中的美好身影和声音,并依此来改变自身的行为。

2. 对话理解

对话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行动生成的中观表征。对话理解之所以在行动生成中必要和重要,是因为教育活动是通过话语传递的实践,是通过话语理解而产生共鸣的实践。从实质来看,语言是直观的,能够传递信息。“知性不直观,感官不思维。”[12]语言的功能实现依赖对话,对话具有及时互动、融合理性和情感的优点,能够促进理解和共鸣的达成。对话能够让教育双方真实全面地表达自我,通过交流产生理解和共鸣,既关注传统,又面向未来。从形式上看,理解在于参与者自主选择和达成公共行为,“必须摈弃真实寻求合作以外的一切动机”[13]。网络时代的大部分对话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间接呈现交往双方的外貌体态、表情、注意力、亲密度、信任感。从途径来看,网络时代“文化话语权行使和文化话语能力表达”[14]实现的关键在于实践。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与人说话的欲望,有表达自己看法与主张的愿望,有向人倾诉、影响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广泛利用网络的空间和时间超越性、传播的即时同步性优势,开展慕课教育,使人人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效果更为明显。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是否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敬畏自身的职业,均可通过其课堂话语得以表征。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学习者对教育者是在平等对话中增进认同,还是在权威问答中被动服从,也受教育者话语的影响。话语创新需要在文化传统和技术技巧上着力,以更充分地发挥好对教育对象的积极影响。

3. 习性制度

习性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行动生成的宏观表征。习性制度之所以在行动生成中必要和重要,是因为教育活动是涉及习惯规则生成的实践,是制度化、规范化的实践。从实质来看,习惯规则是固定化的行为,是对行为的无形约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将社会意识转换为个人行动,转化为行为习惯。唐代陆贽说:“窃以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资治通鉴·奉天论赦书事条状》)人不仅要有成人的意识,更要有成就自我的能力。这就需要与他人积极交往,按已经形成的正确的行为习惯去行动、去选择。[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效实现的最重要的方法是形成可靠可信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16],“习性更是制度借以得到充分实现的东西”[17]。习惯具有持续性,能够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接受并实现自觉运用。从途径来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说服教育,还需要规则强制和制度保障。行动产生于价值、规范、角色和设施[18]的设计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实践精神,需要在实践中去领会、在实践中去融入生活。”[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发挥价值导向的规范作用,对正面行为给予鼓励和支持,对负面行为给予惩罚和制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发挥政策、法规、校规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导向、保障、约束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养成体系,贯通核心价值观知与行、内化与外化的通道,在实践中深化学习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0]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类实习、文化类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体验生活中认识自我,在直观活动中体验、领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争做到知行统一。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坚持用整体性思维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为目标,重视多方力量统筹协调,在把握教育双方的知、情、信、行各个要素的内在运行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科学的教育方法,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教育者学习者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