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德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民族统战工作

2019-02-19徐万发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格达西藏地方班禅

林 旭 徐万发

西藏和平解放是共和国历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西藏地方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朱德总司令直接领导和参与了解放西藏的政策制定,也具体部署了进军西藏的相关事宜。不仅如此,朱德还巧妙地运用我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积极团结藏族同胞,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仅丰富了我党民族统战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对今后开展相关的民族统战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与格达活佛建立深厚友谊的影响力

1936年春,朱德率领红军总部和四方面军总部行进至西康藏区(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准备为部队筹集所需补给后继续北上。当部队到达康北甘孜地区时,红军惊奇地发现当地的城镇和村寨几乎空空如也。原来,在红军到来前,南京国民政府当局就派人进入当地“宣慰”,威逼利诱各寺喇嘛、土司、头人抵抗共产党和红军。同时,严禁藏人给红军带路、给红军当通司(翻译),还对红军进行污蔑和妖魔化,“要藏胞们躲进深山、背井离乡”。[1]当地的大头人夏克刀登在这些不实宣传的影响下,还一度率领藏军阻击红军。面对此番困难,朱德深知必须要做好宣传和统战工作,否则不但补给工作难以开展,更会加深红军与当地藏胞的误会,甚至走向对立。1936年3月,朱德在炉霍给部队就民族统战工作做了如下规定:“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爱护藏胞的一草一木,不经允许不进藏胞的房屋,看管并喂养好藏胞留在家中的牛羊。”[2]同时,他还要求各部负责人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民族政策,用实际行动争取藏族同胞,让他们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使他们加入到统一战线中来。

在朱德的教导下,红军战士帮助当地藏胞管理好牲畜,打扫好街道,他还带领红军总部帮助藏胞进行春播,使得良田不至于荒废。除此之外,红军部队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扩大红军的影响,以消除藏胞对红军的疑虑和害怕。这些工作成效显著,使得甘孜城附近白利寺的住持五世格达活佛多次主动与红军接触,并认定红军并非像国民政府宣传的那样可怕,而是主张民族团结,尊重宗教信仰,为穷人办事的部队。格达活佛亲自联系附近的大小寺庙出粮出钱支援红军,“仅白利寺就支援红军粮食青稞三万多斤,豌豆四千多斤”。[3]并且他还派寺里的喇嘛将匿藏于山林中的藏族同胞劝说回来,动员他们帮助红军。朱德得知此事后,深觉必须要争取格达活佛等人,发挥他们在当地群众中的声望。这样不仅可以使红军的处境得到改善,还有利于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夯实党和红军在当地的群众基础。四月初,朱德亲自去白利寺拜访格达活佛,两人一见如故,前后促膝长谈长达九次。事实证明,朱德的判断是准确的,与格达活佛等人加强沟通和联系,为红军在当地顺利开展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格达活佛是一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高僧,他佛学造诣深厚,普度众生,渴望为藏族同胞摆脱被压迫的状态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朱德总司令是共产党和红军主要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一位为了解放全中国劳苦大众而不懈奋斗的革命家。从本质上来说,二者的追求有相同之处。正因如此,两人的交往愈加频繁,友谊也愈加深厚,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格达活佛积极主动地响应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号召,为我党统战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1950年3月,康定获得解放。格达活佛闻讯后立即在甘孜召开了有3000多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并选派代表带上礼物和亲笔信去康定慰问解放军。不久,西康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在朱德的推荐下,格达活佛被任命为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康定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4月28日,十八军先遣队到达甘孜,受到了当地各界的热烈欢迎。部队稍作休整后,先遣队领导天宝、吴忠拜会了格达活佛。他们向活佛转达了朱德的问候,并细致宣讲了中央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同时谈到了西藏地方政府妄图“独立”的非法活动。格达活佛当即表示完全支持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并主动提出亲自赴藏去说服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这一要求上报给了具体负责解放西藏工作的西南局,考虑到西藏此时的复杂情况以及格达活佛的安全问题,西南局劝其慎重考虑,等待时机。此时,富有强烈爱国热情的格达活佛决意入藏,于5月5日直接致电老朋友朱德,要求入藏劝和。5月18日,朱德致电西南局的刘伯承和邓小平,格达“系藏族进步分子……甘孜前线如需要他先行入藏,请你们代我拟电答复”[4]。接到电报,西南局就西藏局势和格达入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后,以朱德的名义致电格达:“先生入藏进行和平谈判,用意极嘉,无比欣慰。谈判条件当由天宝同志转告。你对此有何意见,请告……总以有利于工作为妥。”[5]根据西南局的要求,天宝逐字逐句地向格达活佛讲解了作为与西藏地方政府和谈基础的“十大政策” 。格达听后激动地说:“共产党太宽宏大量了……中央考虑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周到,有了这十条,我去西藏的劝和使命就一定能够实现。”[5]同时,格达还就如何更好地落实相关和平方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坚定地认为,解放西藏是民心所向,自己是活佛又是西康省副主席,亲赴西藏劝和是当仁不让的。并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十四年前朱总司令就交给他做西藏工作的任务”[6]。

其实,就格达活佛入藏劝和的问题,朱德也很矛盾。一方面,格达德高望重,他亲自入藏劝和确实会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进军西藏的阻力,还能促使西藏地方政府早日派遣代表团进京和谈;另一方面,西藏局势十分复杂,内外反动势力交错,格达赴藏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况且,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在即,朱德意欲其作为特邀代表参会。这既能使二人当面叙旧,也可以使格达进一步掌握党中央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政策问题。当天宝和吴忠转达了朱德的这一意见时,格达深受感动,表示也想早点见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但因西藏现有之局势,应先入藏劝和,等西藏和平解放后,再去北京。为此,他特意致电朱德:“为建设国防,完成统一富强之新中国,则西藏问题之解决实为当前刻不容缓之急务”,还建议“积极培养组织广大的群众,以达到孤立少数亲英贵族”。[5]在他的再三要求下,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派遣格达活佛入藏进行规劝,以期西藏能够早日实现和平解放。考虑到格达活佛的安全问题,朱德特别指示:一切以保证活佛安全为首要,如果发现不利因素,也应及时返回。进藏途中,格达不忘朱德的嘱托,积极宣传中央政府的和平政策、民族政策及宗教政策,认真做藏胞的统战工作,团结当地的上层贵族。然而,8月22日,格达活佛却被帝国主义和西藏的反动分子毒死于昌都。朱德闻讯后,甚为震惊,悲痛难当。

由此可见,朱德与格达活佛建立的深厚友谊,对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达活佛不仅为红军在当地顺利开展工作扫清了障碍,还为后来西藏的和平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直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二、与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共同谋划西藏的统战政策

早在1949年初,毛泽东在谈到西藏问题时就说:“(中国)大陆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去就行了……西藏问题也并不难解决,只是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需要时间,须要稳步前进。”[7]同年8月,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你们攻兰州时请十分注意保护并尊重班禅及甘青境内的西藏人,以为解决西藏问题的准备。”[8]由此可见,共产党十分清楚,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宗教等原因,解决西藏问题要平稳,要注重统战工作。

在新中国成立当天,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就致电毛泽东和朱德,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并指出“西藏解放,指日可待”。[9]毛泽东和朱德十分重视这封电报,因为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之一,在西藏地区拥有崇高的威望,如果能争取到他的支持与拥护,那么对于西藏的和平解放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给班禅的复电中,朱德明确表示了解放西藏的决心与信心,并“希望先生和全西藏爱国人士一致努力,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的团结而奋斗”。[9]因此,十世班禅大师逐渐信任共产党,以至在西藏当局进行非法的“独立”活动时,班禅堪布厅便立即致电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恭请速发义师,解放西藏,肃清反动分子。”[5]成为共产党忠诚朋友的班禅大师,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国内外和西藏当地的形势,下令由十八军尽快进军西藏,同时提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而最早正式提议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西藏问题的,正是朱德。1950年1月18日,在政务院有关西藏问题的会议上,朱德指出:“西藏问题最好采取政治解决的办法,不得已时才用兵。第一步先要争取西藏的知识分子……要向他们说明我们对西藏的政策。”[2]由此可见,朱德不仅提出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西藏问题,还强调要注重对西藏同胞的统战工作。

2月1日,朱德欣然接受时任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的邀请,出席了在京举办的藏族干部研修班开学典礼。他同藏族学员们回顾了红军长征时期进入藏区发生的事情,讲述了自己与格达活佛、德格土司的深厚友谊,并借此宣传了中央解决西藏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在座的藏族学员们深受鼓舞。他们在完成学业后,响应中央的号召参加了十八军。这些学员们一边随军入藏,一边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为和平解放西藏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月底,西康藏民代表汪嘉等拜会朱总司令,向其转达了格达活佛、张西朗杰、夏克刀登等人的联名致敬函,并表示藏族同胞十分渴望获得解放。朱德向代表们宣传了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并“希望藏胞一致协助人民解放军修路运粮与克服一切困难”。[2]代表们激动地表示,一定广泛发动当地藏胞支持解放军,并向他们宣传中央的好方针、好政策。4月初,代表们返途经过重庆,朱德指示刘伯承和邓小平,要接待好代表团。在专人护送下,代表们安全返回了甘孜,并向当地藏胞转达了朱总司令的关怀和希望。之后,当地藏胞对十八军给予了大力支持,如在昌都战役中,康北地区“邓柯的一个粮草供应站在20天中就供应部队25.5万公斤柴草和马料”[10]。

为了使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政策能够最快、最大范围被西藏和整个藏区的人民所了解,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研究决定利用广播进行政策宣传工作。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积极筹备藏语节目,最终于1950年5月9日正式开播。被毛主席称为“爱国老人”的喜饶嘉措大师受到中央盛情邀请,对西藏各界人士进行藏语广播。喜饶嘉措是佛教高僧,南京国民政府曾聘请他担任“国民政府委员”“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但大师以国家为重、民族为先,在共产党的感召下,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因此,在中央邀请大师通过广播宣传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时,他欣然应允并用藏语进行了广播:“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一部分,人民解放军有解放全国领土的任务和力量,前后藏的解放是有其必然性的……现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央人民政府,绝对爱护少数民族,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望我西藏同胞快快起来,努力争取和平解放,迅速派遣全权代表赴京进行和平协商,使西藏人民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经由和平途径达到解放。”[11]在广播中,喜饶嘉措还揭露了英美帝国主义和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挑拨行径,规劝西藏地方政府不要妄想阻止解放军前进。大师鞭辟入里的话通过广播传到了广大藏族同胞耳中,在西藏各界人士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与此同时,朱德还要求负责进藏任务的十八军在行军途中也要做好统战工作,争取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服务。他不仅一直关心关注着这支英勇的队伍,还为鼓励十八军而欣然题词道:“进军西藏,巩固国防是光荣而伟大的任务。”[2]考虑到青藏高原的艰苦环境,朱德多次致电西南军局,对十八军的补给问题作出指示。不仅如此,朱德在电报中还再三强调前线部队一定要做好统战工作,认真调研当地的实际情况,争取一切可争取的力量,积极宣传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1950年5月11日,西南局根据十八军的汇报,向中央写了一份调查研究报告。报告认真分析了“西藏的时局情况,列举了藏区人民不堪反动统治、藏军有可能争取”的材料后指出,“争取西藏和平解放的可能性较前增大,我们除继续加强进军准备外,拟特别加强政治争取工作。”[5]毛泽东和朱德在经过研究后复电指示:“利用一切可能以加强政治争取工作是完全必要的。”[5]根据朱德等党中央领导人的指示,进藏部队积极团结当地群众,认真宣传和平解放的方针,即便在昌都战役打响后,统战工作仍在积极开展。

为了使西藏早日获得解放,中央决定以打促和,实施昌都战役。在解放军的英勇战斗和藏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负隅顽抗的藏兵溃不成军,败局已定,这时受到解放军感召和亲友来信劝解的藏军第九代本格桑旺堆率部起义,他以全体官兵的名义向毛泽东、朱德发去电文称:“解放军这次进军西藏的目的,已由各地亲友来信知悉,是为了帮助西藏人民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下解放出来……因此,我们毅然脱离反动阵营,回到自己的大家庭里来,与解放军携手为解放西藏人民而奋斗。”[12]从这份电报里不难看出,党中央多途径宣传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进行统战的效果十分显著。正是“各地亲友来信”,使其知道了当下的局势和中央的政策,他才能当机立断决定起义。而刘伯承则代表中央给格桑旺堆发去了慰问电报,高度赞扬了他的深明大义,并希望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号召藏军官兵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的大家庭中来,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西藏”[9]。对于那些被俘的藏兵,解放军也耐心向他们宣传了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和宽待俘虏的政策,并给他们发放了返乡的路费。根据毛泽东、朱德等党中央领导人的指示,解放军认真进行统战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中央的政策,深受当地藏族同胞拥戴。因此,刚刚获得解放的昌都人心安定,局势稳定。附近尚未解放的波密、洛隆等地的头人、土司也纷纷委派代表前来欢迎解放军进驻。

可以看出,在十八军进藏期间,朱德与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共同谋划西藏的统战政策,尽可能地去团结藏族同胞,多途径地去宣传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它使得广大藏族人民了解了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团结了一大批爱国进步人士,也揭露了西藏地方当局枉顾中央和平号召、负隅顽抗的反动行径。

三、参与接待西藏地方政府和谈代表团与《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工作

由于中央和平解放西藏政策深得人心,加之昌都战役的失败、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得西藏地方政府不得不开始寻求和平解放西藏的途径,派出谈判代表团赴京进行和谈。

1951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和谈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一行人从昌都出发赴京,另外两名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由亚东启程,绕道香港赴京,他们分别于4月22日和4月26日抵达北京。一下车他们便受到了首都各界代表的热烈欢迎,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理等一大批国家领导人都亲自到车站迎接他们。这样隆重的场面、高规格的待遇,使得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们深受感动,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4月27日,为了促成和谈成功,十世班禅一行人也顺利来到了北京。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和部分国家领导人,也率领首都各界代表亲自到车站迎接。可以说,接待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和班禅一行人的规格和礼遇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看似简单的安排,其中却包含了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良苦用心。

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错误政策和英帝国主义的挑唆,致使九世班禅和十三世达赖失和,九世班禅被迫离开西藏,最终颠沛流离在他乡圆寂。因此,中央也想借此机会化解双方的矛盾,这样不仅能使达赖与班禅重归于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谈判的顺利进行,使得西藏早日实现和平解放。果然,朱德和周恩来等人的亲自迎接,没有厚此薄彼,使得双方都感到十分激动,感觉到了中央对他们的关心,这从情感上也就拉近了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领导人的距离。由此可见,西藏问题的复杂性和中央处理民族问题时的慎重态度。

安顿好班禅和阿沛等人后,一个新的、敏感的问题又出现了,就是他们与毛泽东主席见面的顺序。阿沛是十四世达赖亲自指派的代表,是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班禅是西藏格鲁派两大活佛之一,一直心向中央。但达赖和班禅之间尚有隔阂,那么无论先见谁,另一方肯定会有意见。周恩来与朱德等人商量后向毛泽东建议,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的庆典,在天安门城楼上同时接见。5月1日,阿沛由张国华陪同,班禅由范明陪同,同时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了他们,并与他们一起观看了盛大的游行活动。多少年后,阿沛还清晰地记得毛主席在接见他时说:“我们是一家人。家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就能办好。”[11]而这次见面的安排也被称为是“最好的时间,最好的地点”。

1951年5月23日,经过六轮正式谈判,双方达成了协议。在朱德、李济深和陈云的主持下,双方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协议签订后,朱德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协议符合于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的利益,因此也符合于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中央人民政府即宣布永远废除民族压迫政策,而代之以国内各民族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并将其付诸实施。全国绝大多数民族包括青海、四川、西康地区的藏族在内,因此获得了解放和自由……中央人民政府一定要援助西藏人民清除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影响,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和主权的统一,保护伟大祖国的国防,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永远获得解放,回到伟大祖国大家庭中……希望西藏地方政府切实负责地执行《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希望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亲密地团结起来,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之下,为和平解放西藏而努力。”[11]两天后,朱德再次为进藏部队题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用我们的辛勤劳动逐步把高原变沃土。”[4]

5月31日,朱德出席了为欢送班禅和阿沛等人举行的宴会,并和班禅及阿沛等人进行了亲切地交谈,希望他们能够维护好协议的顺利实施。几天后,朱德和周恩来又亲自去火车站为他们送行。

虽然协议是签订了,但是西藏地区的形势依旧十分复杂。为了使协议能够顺利实施,朱德等党中央领导人更加注重对西藏上层的统战工作。在那时西藏上层人士对西藏的局势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考虑到这一点,1952年5月19日,在给西藏工委的指示中,党中央就明确指出:“任何上层分子,只要他不是顽固的帝国主义走狗或蒋匪帮特务,我们都应争取……现在我们的方针,不应该是以组织下层去孤立上层当权分子,而应该是以从上层着手,稳住和争取上层,达到顺利地、逐步地、巩固地团结群众的目的。”[4]经过统战,1954年9月达赖和班禅赴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朱德、周恩来、李维汉等人再次亲临车站迎接他们,这使得达赖和班禅十分感动。为了表示欢迎,以及团结达赖和班禅,朱德在紫光阁设宴款待他们,并致辞道:“只有充分照顾各民族发展的特点,才有可能团结各民族,发扬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西藏的前景是光明的”[2],勉励他们要为民族的团结、西藏的发展,多多做出贡献。

不可否认,朱德等人细致的统战工作对修复达赖、班禅间破裂的关系,保证和平协议顺利地签订、实施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阿沛、十世班禅的团结和统战,也卓有成效,他们两人后来都做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贡献出了力量。

四、朱德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统一战线”是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也是现今共产党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朱德同志积极开展民族统战工作,尽可能地去团结藏族同胞,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而这些,对现今我们开展相关的民族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启示:

第一,党的领导是统战工作的前提。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开辟出了一条可以团结各种社会进步力量进行革命与建设的统战道路,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统战理论和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统战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统战工作只有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方向,服务大局;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将统战工作毫不动摇地贯彻下去,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而这些在西藏的工作中就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也正如毛泽东指出的:“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13]

第二,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民族地区统战工作的根本目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是各民族一起创造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签订《十七条协议》时,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态度很明确:只要不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商量着办。正是这样的全局眼光,使得双方经过坦诚的协商、友好的交往,最终达成了协议。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仍将是西藏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

第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统战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方法。当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开始着手解决西藏问题时,他们首先考虑的便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解放西藏,是打还是和。根据西藏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时西藏地区的形势,用和平方式解决西藏问题的政策被确定了下来。后来,中央决定进行昌都战役,那也是随着局势的发展而不得不进行的一场“以打促和”的战役。“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在西藏开展工作时我们要一以贯之,切实地落实这一思想。

第四,尊重少数民族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手段。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因为历史的原因而全民信教,这点早在红军长征进入藏区时,共产党人就加以注意了。朱德率领红军总部和红四方面军进入藏区时就曾发布大量有关民族工作的布告,在《共产党红军对番人主张》中就明确写到“番人信教自由,念经敬佛当喇嘛听其自愿。”[1]这些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方针,拉进了红军与当地藏胞的距离,他们在当时解决了红军补给的问题,在后来解放军进军西藏时也为解放军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在西藏开展工作,务必要尊重藏民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正如朱德所说:“要尊重藏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学会藏语……和藏族同胞亲密相处。”[4]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团结,有利于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加强团结少数民族中坚定的爱国人士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步骤。西藏和平解放时,藏族同胞中一大批的爱国人士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早日实现西藏的解放而努力奔走。格达活佛、喜饶嘉措大师,他们都是颇负盛名的高僧大德,在共产党的统战下,成为了共产党人的亲密朋友。他们利用自己在藏区的影响力,积极宣传和平解放西藏的政策,努力促使西藏地方政府早日派代表入京谈判。邓小平在谈到西藏工作时曾说:“要正确运用孤立顽固,抓紧中间,培养提高进步力量,团结百分之九十五,注意统一战线。”[5]在西藏要团结爱国进步人士,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样才能形成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中央开始着手解决西藏问题的时候,以朱德为代表的领导人积极谋划解放西藏的政策、方针,通过各种途径统战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和平解放西藏而努力。可以说,朱德把民族统战工作贯穿西藏和平解放的全过程,并做得有声有色,成果显著。一大批立场坚定的爱国藏胞,在朱德宏观和微观的民族统战工作下,纷纷响应党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为西藏的和平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献出了生命。实践证明,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朱德积极开展民族统战工作是明智的、正确的、成功的。

猜你喜欢

格达西藏地方班禅
西藏地方辣椒栽培模式探究
男人与马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格达活佛: 身披袈裟入虎穴 出师未捷身先死
我给十世班禅大师当翻译
蕃物志
《六世班禅洛桑班丹益西传》的史料价值
明朝对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册封及其演变
九世班禅与拉卜楞寺间的史实考究
格达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