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独秀青年社会责任观研究
——以《新青年》为中心的思考

2019-02-19梁巧娥

世纪桥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青年陈独秀国民

梁巧娥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一、寄语青年的原因

(一)青年是社会进化的推进剂

陈独秀认为青年是社会进化的推进剂,因此应该给予青年以发展空间。陈独秀强调青年时期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青年是推进社会新陈代谢的重要力量。他在青年杂志《敬告青年》开篇就对青年报以赞赏,把美好充满希望的事物赋予在青年身上,写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1](P.1-5)

基于对青年在社会进化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陈独秀特别指出青年应该明白两大问题,“第一当明人生归宿问题。”[2](P.1-3)“第二当明人生幸福问题。”[2](P.1-3)人生如白驹过隙,“一切未来之责任,毕生之光荣,又皆于此数十寒暑中之青年时代十数寒暑间植其大本。”[2](P.1-3)陈独秀认为人生数十寒暑载,青年务必珍惜宝贵光阴,努力实现人身价值,内求发展自己,外求贡献社会,不应该以做官发财求荣为人生归宿。在论及人生幸福问题时,陈独秀认为应该有五种观念:“一曰毕生幸福,悉于青年时代造其因;二曰幸福内容,以强健之身体正当之职业称实之名誉为最重要,而发财不与焉;三曰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四曰自身幸福,应以自力造之,不可依赖他人;五曰不以现在暂时之幸福,易将来永久之痛苦。信能识此五者,则幸福之追求,未尝非青年正当之信仰。”[2](P.1-3)陈独秀认为人一生的幸福均是由青年时代种下因,所以青年应该努力奋斗,为毕生幸福而努力奋斗。正当的职业,合乎实际的名誉,不包含发财这一项内容。值得说明的是,陈独秀并不认为发财是一件坏事,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幸福是由自己创造的,不可依赖他人。

(二)国家需要青年挺身而出

陈独秀认为位于亚洲之东有古老文明的中国当时落后于世界的潮流,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冲突交融过程中,大致分为七期,每一次冲突过程中,国民即经受一次觉悟,但是国民惰性过强,觉悟之后不久又忘记痛处,以至于仍然处于糊涂之中。关于共和宪政的论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陈独秀认为其时新旧思潮之大论战仅仅是少数人的主张,多数国民仍然浑浑噩噩,不认为共和立宪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对共和立宪并不敏感。所以陈独秀对共和宪政的论战不持乐观态度,“故予于今兹之战役,固不容怀悲观而取卑劣之消极态度,复不敢怀乐观而谓可踌躇满志也。”[3](P.377-378)前期的碰撞对国人的影响没有对国人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了实现政治民主,必须实现思想的根本性变化,彻底废除三纲之义,废除别尊卑贵贱的制度,实现思想上的革命,以自由、平等、独立的新思想替换腐朽的旧思想,唯此方可实现共和立宪制。

(三)时代需要青年树立科学责任观

陈独秀对当时青年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青年“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华其发,泽其容,直其腰,广其膈,非不俨然青年也,及叩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1](P.1-5)《吾人最后之觉悟》中,陈独秀认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3](P.377-378)陈独秀认为当时的青年空有青年的躯壳,缺乏青年的思想,与国家最需要的青年存在差距。

《我之爱国主义》中,陈独秀分析我国所处的环境,“外迫于强敌,内逼于独夫”,他肯定了那些少数难能可贵的爱国烈士,为国捐躯。但是他认为吾国之所以“外迫于强敌,内逼于独夫”是因为国民性堕落。为了吾国能够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的是要吾国国民性质的改变。“一国之民,精神上,物质上,如此退化,如此堕落,即人不我伐,亦有何颜面,有何权利,生存与世界?”[4](P.83-87)“今其国之危亡也,亡之者虽将为强敌,为独夫,而所以使之亡者,乃其国民之行为与性质。”[4](P.83-87)陈独秀认为真正使国家灭亡的是国民性质的堕落。“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4](P.83-87)陈独秀提倡的爱国主义是改变国民性质,是根本的爱国主义。

二、寄语青年的内容

陈独秀对青年寄予无限希望的同时,也认为青年应担负起责任,而对于青年现状与国家需要存在的差距,希望青年能够通过改进进而担负起改造社会,拯救国家民族危亡的责任。

(一)思想上除旧布新

他在《敬告青年》中提出了六点意见,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盖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1](P.1-5)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1](P.1-5)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在《新青年》中又进一步对青年提出了要求,重点强调新青年与旧青年的区别,认为新旧青年的区别不在年龄差别,而在心理生理上之差别。在心理上,陈独秀认为目前青年大部分脑中充塞着陈腐堕落思想,“做官发财”思想充塞青年的大脑,他认为新青年“头脑中必斩尽涤绝彼老者壮者及比诸老者壮者腐败堕落诸青年之做官发财思想,精神上别构真实新鲜之信仰,始得谓为新青年而非旧青年,始得谓为新青年而非旧青年,始得谓为真青年而非伪青年。”[2](P.1-3)

陈独秀认为民主与科学是反对专制的重要手段。他提出青年应该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陈独秀在《近代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指出青年应该打破束缚,积极鼓励个人追求自己民主权利,实现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向以个人为社会基本单位转变。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民主权利的自由,但是个人不可干涉他人独立自主之人格。人类解放的历史就是独立自主权利解放的历史,独立自主人格的建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青年应该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打破“三纲五常”的束缚,建立自己的自尊,追求自己法律上的平等权利。陈独秀特别注意青年应该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青年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对打破“三纲五常”的束缚有重要意义,是促进民主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青年建立独立自主人格就是新青年的重要特征,是新青年的风向标,是新青年在思想上除旧布新的重要标志。

(二)生活上引领潮流

陈独秀认为人们对烦闷的生活有两种危险的人身观:“(一)堕落的乐观主义;(二)厌世自杀的悲观主义。”[5](P.377-379)陈独秀认为这两种主义均是没有看见人类光明的一面或者是没有努力改造的勇气和自信心,所以他鼓励要努力奋斗改变现状,“首先对于人性必须有黑暗光明两方面彻底的观察和承认,其次的需要,就是努力改造世界的勇气和自信心。社会中有勇气和自信心的先知先觉,应该用个人的努力,渐渐减少人性黑暗的方面,渐渐发展人性光明的方面。”[5](P.377-379)

陈独秀要求青年应该有正确的偶像观念。陈独秀猛烈抨击盲目迷信,他认为“世界上真实有用的东西,自然应该尊重,应该崇拜;”[6](P.75-76)他并不是反对偶像崇拜,而是希望人们正确对待偶像崇拜,希望人们拥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应该分清偶像的性质,他主张有区别的对待偶像崇拜,一切只因有人尊重才算有用的偶像是应该坚决抵制的。他接着提出了正确的偶像崇拜观念,“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6](P.75-76)在他看来,真实与合理是检验偶像的两个标准。新青年应该有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念,切忌盲目迷信跟风。这对今天部分青年盲目追星有极大的启发教育意义。

陈独秀论述了青年应该努力奋斗,在逆境中奋起直追。“抵抗力者,万物各执着其避害御侮自我生存之意志,以与天道自然相战之谓也。”[7](P.155-158)陈独秀对抵抗力的解释为个体避害趋利努力求得生存,他以进化论思想揭示了抵抗力的价值,认为人类社会生存进化,与抵抗力有无强弱有重要关系,抵抗力强,社会进化先进,吾国亡国灭种病根在于没有抵抗力,青年应努力奋斗,“世界一战场,人生一恶斗,一息尚存,决无逃遁苟安之余地,处顺境而骄,遭逆境而馁者,皆非豪杰之士也,”[7](P.155-158)青年应该树立远大志向,“云山隐者之生活,非有为青年之所宜。”[8](P.201-206)新青年应该抛弃自私自利,心怀天下,不局限于自己的利益圈子中。“生物界之吾人,允当努力以趋无穷向上之途,时时创造,时时进化,突飞猛进,以遏精力之低行,”[8](P.201-206)陈独秀认为新青年与旧青年区别之一在生理上的区别,“倘自认为二十世纪之新青年,首应于生理上完成真青年之资格,慎勿以年龄上之伪青年自满也!”[2](P.1-3)。

(三)弘扬新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陈独秀希望青年能够冲破迷信束缚,积极弘扬新道德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科学与人权,如舟车之有两轮焉,《宪法与孔教》一文中指出,孔教并非宗教,更进一步需要讨论的事孔教是否适合今日社会之发展,陈独秀认为孔教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了,孔教压抑了自由平等的思想,社会仍处在宗法封建社会,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引进西方社会的先进理论,在大力引进西方平等人权的同时,他对孔教进行了大力批判,号召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对孔教的批评应该毫不犹豫,以勇猛之决心与孔教斗争到底,废除孔教。

针对当时的种种迷信现象,陈独秀针砭时弊,积极呼吁科学,要求广大青年看清时势,走向无神科学的光明大道。他在《克林德碑》中回顾了义和团运动,他认为义和团运动原因之一就是封建迷信。陈独秀认为政府当局的人只是挂着共和的招牌,仍然是满脑子的封建迷信和礼教。陈独秀在《克林德碑》中猛烈抨击了封建迷信,虽然是分析义和团运动原因,但联系现实,指出当时社会种种迷信现象,提出了科学的道路,呼吁广大青年选择无神科学光明的道路,彻底抛弃旧道德的束缚。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就向青年做了介绍。“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1](P.1-5)陈独秀认为科学是符合理性而不矛盾的,陈独秀是将科学与想象合并起来考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1](P.1-5)他认为浅化之民有想象而无科学,欧洲进步的原因就在于科学之功,可以看出陈独秀对科学的重视,在以后的文章中,科学演变为他口中的“赛先生”,体现了他对科学的尊重与推崇。

三、陈独秀青年社会责任观特点

陈独秀关于青年社会责任观的论述体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点,由于时代的迫切要求,使得他的论述又具有要求青年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统一的特点,他关注女青年并鼓励女青年承担社会责任。

(一)承上启下的过渡性

《新青年》杂志发行期间,中国新旧思想正发生激烈的碰撞,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积极主动学习西方,用西方的理论与守旧的传统论战。备受推崇的是科学与民主,即后来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与“赛先生”。这一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西方的理论主动吸收,科学与民主受到推崇反映了国内科学与民主思潮的匮乏以及知识分子的渴求。

(二)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统一

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针对当时青年的现状,提出了“兽性主义”这一方针,陈独秀对缺乏兽性主义的青年能否承担社会责任表示担忧,“以如此心身薄弱之国民,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9](P.79-83)“兽性主义”的提出明显与时代环境有关,列强环视,国家被瓜分殆尽。而陈独秀此时面临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青年,心无大志,与国家的需要格格不入,这种情况当然使陈独秀着急,兽性主义的提出表明陈独秀希望青年要努力发展自己,使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国家需要。

陈独秀认为今之爱国主义不是仅仅为国捐躯简单了事,欲图国家救亡,必先使国民性质改变,“故我之爱国主义,不在为国捐躯,而在笃行自好之上,为国家惜名誉,为国家弭乱源,为国家增实力。”[4](P.83-87)正是由于当时国民性质的堕落,国家落后,陈独秀才发出如此疾呼。陈独秀认为此时最需要的是青年思想上能够觉醒,国民性质的改变就是此时的爱国主义。

(三)关注女青年,鼓励女青年承担社会责任

陈独秀在关注青年问题时,特别关注了女青年,鼓励妇女追求解放,追求独立自主的人格,鼓励妇女参与政治生活,妇女应该为国家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承担相应的责任。

陈独秀撰文介绍了欧洲七女杰,开篇写到“欧洲纪载所传女流之事业,吾侪须眉对之。能毋汗颜乎?爰录其脍炙人口者七人,以为吾青年女同胞之观感焉。”[10](P.196-197)接下来介绍了圣女贞德、居里夫人、罗兰夫人等七名欧洲女杰,他介绍了欧洲杰出的女性代表以期引入大众对女性的科学认识,并且唤起女性争取自己的权益,对欧洲七女杰的介绍肯定了杰出女性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介绍女杰实为呼吁女性青年能够向杰出的女性学习,为国家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勇敢承担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妇女担负起责任首先应该追求自己的解放,打破男权的束缚,追求独立自主的人格,经济独立。妇女应该积极参与政治,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结语

我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百多年前,国家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青年寄予希望,希望青年能够站出来,担起责任,救国于水火之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懈奋斗。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有担当、有作为、有志向的青年挺身而出,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努力奋斗。“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回顾百年前陈独秀对青年的尊尊教导,当代的青年仍然需要牢牢记住他的嘱托,当下的青年应该努力成为“强国一代。”

猜你喜欢

新青年陈独秀国民
一直难忘
高地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