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
2019-02-19尹淑秀
尹淑秀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一、五四精神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底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尽管是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但仍然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中国正义的要求被驳回,《巴黎和约》对中国的主权公然侵犯,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尊严,残酷的现实告诫了中国人什么是“弱国无外交”。而当时软弱无能的北洋政府代表团居然打算在如此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这一消息传到国内,彻底燃起了中华儿女的愤恨之火,触动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爆发了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几千名青年学子走上街头,进行爱国游行示威活动,发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的呐喊,很快爱国主义运动便开展至全国,各地出现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场面,进而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性的爱国运动,最终也达到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目的。五四运动表达了当时国民对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的强烈抗议以及中华儿女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怀。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1]这场由青年学子逐渐发展到全中国社会的各阶层的全民族的革命运动充分的表达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责任感与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
(二)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目标
陈独秀在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首先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提出“国人欲脱愚昧时代,羞为浅化之为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2]民主与科学的提出对于当时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而言,就是向封建独裁和愚昧迷信的宣战。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把民主与科学作为思想利器,直指封建专制主义和愚昧迷信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把人们从封建愚昧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为各种先进的思想的传入创造了机会。在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涌入中,科学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崭露头角,赢得中国广大先进知识分子的信赖与追随,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遍的流传与展开开辟了新的途径。民主与科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接受的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实现了在内涵上的扬弃与升华,冲破了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禁锢,使人们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赋予了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更大的自由。五四运动期间,热血青年在两面旗帜的引领下,开放自己的思想与视阈,踊跃探求找寻真正可以扭转中国命运的必由之路。
(三)追求进步是五四精神的灵魂
五四运动是由一群敢于冲破旧的制度、文化和思想束缚,敢于开拓视野、探求新思路、接受新思想的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发起的革命性运动。五四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环境很大程度上束缚了追求进步的脚步,巴黎和会的失败更是警醒了中国人,落后就是要挨打,只有不断追求进步创新才是真理。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人追求进步、开拓创新的新起点,也是我们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从开始学习欧洲启蒙思想的民主科学来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步自封的新文化运动,到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引起了中国人的瞩目,在中国开始流传,使人们接受到一种全新的思想潮流,再到外交失败致使国人愤怒,爆发运动,把工人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工人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宣扬,推动中国共产党登上革命运动的舞台。当时中国先进分子及全国民众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是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的目的就是追求进步、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二、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爱国主义是亘古不变的时代主题,更是强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核。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向心力鞭策着中华儿女不遗余力的向着共同的目标挺进。在不同的时期,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爱国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五四运动就是中华儿女用爱国主义情怀谱写出的最绚丽的诗篇,在我们民族的发展脉络中有着其特殊的历史位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幸福感得到提升,我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国际号召力、影响力与日俱增,这是华夏子女在新的历史前提下所谱写的时代赞歌。新时代,我们要以这40年所取得的成绩为依托,接力新的时代任务,把爱国情结寄托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之上,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奋力拼搏。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是五四运动的根本性质,其性质反映出在一定范围内的民主,它也成为了人民民主的一个标杆,五四精神中的民主其实就是指大多数人的民主,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人民民主。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1978年至今,我国的民主政治领域也获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傲人成果,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完善,人民民主得到了制度层面的保证。在我国过去的建设发展脉络历程中,中华民族的整体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公民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参与度与层次得到了很大提升。公民政治意识与素养的提高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的意志得到体现、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继续加强在全体人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培育与引导。继续在中国这片土壤中赓续发展、日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最大程度的实现人民民主。
(三)发扬科学精神,树立创新进步理念
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党和人民在时代的大潮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积极参与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队伍中,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以惊人的速度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时期,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建立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自主创新才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内核。创新型人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人才的培育依赖于教育的发展,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激励,创新意识能够激发起创新潜能,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焦点所在,创新才能是推进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症结所在。青年是思维最活跃、求新愿望最强烈、最富创新意识的群体。广大青年学子要最大可能的挖掘自己潜在的能量,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将自己培育成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三、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
(一)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连结在一起
五四运动的革命前辈们用热血生命告诫我们,任何一位中国人的远大前程都是走在祖国的光明大道之上的。在民族危亡之际,实现民族独立、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救国志、报国行是每一位热血中华儿女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实现中国梦就是在实践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小梦想,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从而圆国家梦。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先烈用生命告诫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前途是安危与共的关系,只有有了祖国这个强大的后盾,每个人才有实现锦绣前程的未来的可能。离开了国家,个体的所有远大志向和美好憧憬都将是海市蜃楼。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有家国情怀,要清楚自己的前程和国家的命运是脉脉相通的,将自己的强国志、报国行注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
将五四精神注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使命中去,在传承中弘扬。五四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其爱国主义和进步求新的精神实质仍然是推动人们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要求我们踊跃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构建献身出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3]我们要带着坚定的信念和憧憬,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大潮中,要善于抓住机遇,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迎接各种各样的考验与磨难,担起祖国与人民赋予自身的时代任务,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攀登人生的新高度,为完成中国梦、建设现代化强国奉献自己的智慧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