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与重构新框架的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君教授访谈

2019-02-19赵志君周玉林

社会科学家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产者古典经济学

赵志君,周玉林

周玉林(以下简称“周”):感谢赵老师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们注意到,您有丰富的学术经历,在社会福利函数、人民币汇率、宏观经济等领域成果颇丰,您去年在《经济研究》第8 期发表的论文《经济学个人主义方法反思-劳动分工和内生市场结构的视角》对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进行了评价,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您对被称为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展开的批判和对杨小凯开创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发展所作的贡献。您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这样的研究专题?

赵志君(以下简称“赵”):我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由崇拜到批判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一个模仿经典物理学建立的逻辑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依赖四个基本假设、偏好的稳定性、自利的最大化(理性)、市场均衡和资源稀缺。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贝克尔在其1976年的专著《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只提到了前面三个假设,其实,资源稀缺假设更为根本,无论社会还是个人决策都必须面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对高等数学的应用程度非常高。因此,作为一个数学专业背景的我来说,进入到经济学大门之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它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具有数学专业背景的人来学习。道理很简单:经济学处理最大化问题的工具正好是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市场均衡对应的数学概念是一组数学方程,所以,我感觉高级微观经济学特别适合数学专业的人来学。但是,一旦深入到西方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就会发现西方经济学是以论证市场经济有效性主要目的的学科,它的基准理论-完全竞争理论占有经济学教科书的大半篇幅。完全竞争理论由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和社会福利理论四个部分构成,从表面上看,它每一部分都是逻辑严谨的体系,但一旦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逻辑矛盾。

虽然二十年前我就发现了这个理论体系的缺陷,但当时对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了解并不深入,对完全竞争理论的历史文献掌握得不够充分,所以,那时不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展开批判的时机。

近年来,我认真研究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历史文献,分析了它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研究了杨小凯提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通过比较发现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根本差异。第一,它们的逻辑起点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完全竞争视为市场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他们把市场当成一种外生的存在,不考虑交易成本,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市场看作是在交易成本足够低的条件下经济体演化的内生结果,在交易成本很高时,市场不会产生,自给自足就是一种最优分工状态。第二,完全竞争一开始假设存在大量或无限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价格没有影响力;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从两人分工和两人市场开始研究,假设市场参与者人数是有限的,每个人对市场价格都有影响力。第三,在完全竞争理论中,消费者与生产者是分离的,消费者做效用最大化决策,生产者做利润最大化决策;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一体化的,只有一个最优化目标函数。第四,完全竞争理论体系存在很多逻辑矛盾,而杨小凯的分工模型消除了逻辑矛盾。

所以,我认为杨小凯的分工理论模型,尽管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它仍然是一个确定性模型,它只考虑的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而没有考虑收益递减的生产函数,它事先假设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效用相等,但它的框架是先进的,有发展前途。我去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那篇文章的主要贡献就是在杨小凯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引进了一些新的假设,包括市场参与者人数有限、信息不完全、生产者-消费者的自由选择、群体职业偏好的概率等。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在这个框架下,市场价格是内生的、随机的,价格是随市场规模不断演化。

周:最近您关注那些重要问题,正在进行哪方面的研究?

赵:过去一年多,我做的主要工作集中三个方面:第一,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对完全竞争理论概念、假设、结论及其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把它存在的矛盾全部找了出来。我发现了完全竞争的假设与假设、假设和结论之间存在至少十个逻辑矛盾,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大部分经济学家过去形成的观念:完全竞争虽不符合现实,但它用高等数学方法构建的逻辑严谨而精巧的理论体系。第二,从新古典经济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者行为理论入手,展开了新古典经济学和内生增长理论的逻辑考察,发现新古典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的利润函数定义存在缺陷、数学模型构造存在错误,推理过程存在逻辑不一致性问题。第三,继续发展劳动分工理论,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三个进展,一是搞清了市场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二是利用中心极限定理得到了工经济的随机均衡和双赢条件,三是建立了一个用于解释半分工半专业化现象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

周:你能举例说明发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哪方面的问题?

赵:最重要的问题是微观经济学的各个部分是不协调的。在一般均衡理论当中,生产者行为部分假设生产者集是有限的闭凸集,这可以确保最优化解的存在性。但在完全竞争理论中生产者利润函数没有考虑资源约束,生产集是无限的,不符合经济学资源稀缺的基本假设。另一方面,在不考虑资源约束的条件下,生产者利润最优化问题采用的一次齐次生产函数,造成利润函数并不是严格凹函数,不能保证最优解的存在,更不能保证满足一阶条件的解是最优解。我是考察了最优化的二阶条件后发现这个问题的,但一般教科书往往在不考察二阶的情况下就下结论,或者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没有将问题与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协调性联系起来。

周:你讲的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逻辑问题,模型错误难道以前没有人发现?

赵: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问题很多,其中有一些早就被人发现了,但据我所知,前人还没有从数学模型的建模、推理过程以及这些问题对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总以为可以通过修修补补维护传统模型。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问题能长期存在于主流教科书和其它文献之中。

周:既然新古典经济学存在那么多逻辑矛盾,为什么它仍然能长期处于主流地位?

赵:第一个原因,我认为,是路径依赖。一种经济理论一旦产生,一定存在一种追随它维护它的强大力量。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更是不乏维护其地位的强大力量。早在1921年奈特(Knight)就批判过完全竞争理论,他的学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Stigler)在1957年也曾系统地考察过完全竞争理论,并指出完全竞争是一个开放性理论,没有人知道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说明在斯蒂格勒那个时代人们对完全竞争认识仍然是模糊的,虽然发现了它的缺陷,但没有人能够弥补它的缺陷。2001年Makowski and Ostroy也承认完全竞争理论存在缺陷,但他维护完全竞争理论的观点与斯蒂格勒如出一辙。我本人在二十年年前虽然也发现了相关问题,但当时也没有能够去解决。

第二个原因是新古典经济学是一门受高等数学武装的学科,由于数学是一种逻辑性强、推理过程严密的科学语言,所以,人们一般都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数学科学追求逻辑的严谨性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做的模型也做到了逻辑严谨,经济学文献用了错误的数学模型或推理过程出现错误的情况并不少见。

第三个原因是难以找到替代模型。通过考察历史文献可以发现,历史上国内外批判完全竞争理论的文章很多,但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很少,将建设性意见落实到行动上的更少。至于为什么没有经济学家去改造这个理论,我想并不奇怪。想去改造的经济学家缺乏工具,构建更加切合实际的模型必然面临信息不完全和跨期情况下的异质性经济人决策,这将给研究者增加好几个数量级的难度,一般人不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

周:根据您的研究,完全竞争理论在逻辑上是不成立了,那么如何构建新的经济框架去替代新古典经济学或完全竞争理论呢。

赵:我想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可以在两个方面做文章。第一个方面的文章属于低层次的构建,另一个方面文章属于高层级的构建。

低层级的构建是在原有基本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构建,这方面的工作可以立即展开。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把传统理论中的一个个漏洞都找出来,然后将它们一一补上。旧的理论体系一旦被发现逻辑漏洞,这个体系完整性受到了破坏,如果在原有的基本假设下无法弥补它的逻辑漏洞,这个理论就没有存在的合法理由。例如,我们发现完全竞争理论的许多假设之间存在矛盾,完全竞争模型存在无法求解的错误,就能说明它是一个错误的理论。所以,我建议新古典经济学应该排除完全竞争这个概念,其中的价格接受者假设、长期利润等于零的假设都应该被清除出去,代之以新的话语体系。

高层级的构建就是要另辟蹊径,建立解释力更强的全新理论框架。这个工作难度非常大、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

高层次的构建必然冲击旧有理论的基本结构和内核。所以,高层次的构建需要经济学家转变思路,从新的逻辑起点出发重构基准模型。我的建议是,从完全信息起点转向无信息起点,从大量或无限个体的竞争(完全竞争)转向有限个体的竞争(不完全竞争),从研究价格接受者的经济人行为转向研究互联互动的经济人行为,从研究静态均衡转向研究随机动态均衡,并以此为基础,逐步纳入交易成本等现实因素,最终构造异质经济人相互作用、产品价格内生形成的并带有跨时结构变迁的经济理论体系。

周:现在我们国家倡导道理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这与经济理论创新有什么关系?

赵:我国是具有五千文明史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没有间断的国家,又是现代化新兴市场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在短短40年的时间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取得现在的国际地位,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但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优秀文化传统的挖掘的不够深入,理解的不够全面,应用的也不够好。

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道德经》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和方法。“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告诉人们研究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无”的方面出发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奥妙、规律。在《道德经》中“朴”“下”“空”“虚”“柔”“弱”“雌”都是“无”的表现形式。杯子只有在“空”的状态时才是有用的,纸张只有在“空”的状态时才能画最美的图画,人只有处在婴儿那样的“无知”状态才最有未来和更多可能性。所以,《道德经》具有方法论的价值。

周:通常人们习惯把《道德经》当作养生和为人处世的指导书,你从方法论方面进行理解的确有独到之处。中国文化对你的经济学研究还有哪些启示?

赵:中国文化或中国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抓住经济现象的本质。我举个例子,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三”有多重含义。第一,“三”代表“多”。《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可以代表万物。在研究群体行为时,一旦把“三”的情况搞清楚,多于“三”的情况也就基本搞清楚了。

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道德经》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和方法。“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告诉人们研究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无”的方面出发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奥妙、规律。在《道德经》中“朴”“下”“空”“虚”“柔”“弱”“雌”都是“无”的表现形式。杯子只有在“空”的状态时才是有用的,纸张只有在“空”的状态时才能画最美的图画,人只有处在婴儿那样的“无知”状态才最有未来和更多可能性。所以,《道德经》具有方法论的价值。

第二,“三”代表着差异。例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易经》讲“三人行,则损其一,一人行则得其友”,它们都表达了多个人之间必有差异的意思。第三,“三”代表奇数和不平衡。将“三”或一个奇数分成两组,必有一组必为偶数,另一组必为奇数。

在一个多人相互作用的市场上,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三人行,则损其一”的意思是,三个人共事,至少有一个人的利益要受到损害;《论语》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三个人当中,至少存在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超过自己、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这两种说法,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但都阐明了同样的道理,即在多人社会里必然存在利益协调的困难,经过交易之后市场主体几乎必然出现分配不平等,人人都满意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机制可能是不存在的。

周:您强调我们的文化自信,那么您对西方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赵:遵循“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既要看到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明显差异,也要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西方哲学和科学历来重视演绎方法,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沿袭了古希腊欧几里德几何学、现代牛顿力学传统,先对人的行为提出抽象性假设,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得出逻辑一贯的结论。中国历来重视历史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冯友兰(2013)讲的很清楚:西方哲学从不证自明的“公设的概念”开始,而中国哲学则从“直觉的概念”开始。事实上,两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从历史传统看,中国学派经济学以中国问题为背景,研究方法以类比分析、归纳分析为主,西方主流经济学以西方经济问题为背景,研究方法以演绎推理为主。我认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并不是根本性的,我们中国人擅长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西方国家的问题,西方人擅长的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中国的问题。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研究方法必然表现出趋同的趋势。

猜你喜欢

生产者古典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