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层气仿树形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

2019-02-19倪元勇崔树清武正天邱春华

煤炭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井眼树形泥岩

张 波,倪元勇,盛 晨,崔树清,武正天,邱春华

(1.华北油田公司,河北 任丘 062552;2.长江大学,湖北 武汉 431000)

1 概 述

传统的煤层气裸眼多分支水平井大多是由1口工艺井与1口排采井构成的1个井组。工艺井在煤层内与排采井洞穴连通,并在煤层内延伸至设计长度,在水平段两侧钻若干分支。由于这种主支、分支以及工艺井与排采井连通的洞穴均在煤层中,存在较多问题[1-4]:①煤层的不稳定特性造成主支易坍塌失去排采通道;②主支、分支追求最大限度穿越煤层,当出现垮塌时,随即完钻而达不到煤层进尺设计要求,主支不可监测、不可重入、不可冲洗;③生产过程中,井眼坍塌堵塞排采通道,井眼无法实现管柱重入进行疏通作业;④排采直井洞穴易垮塌,导致排采设备难以准确下入预定排采深度;⑤由于煤层漏失压力小、易垮塌,完钻后或排采生产过程中洗井困难。为此,提出了“主支疏通、分支控面、脉支增产”的水平井设计理念,形成了一种新的仿树形水平井井型[5]。

仿树形水平井是一种主支建在稳定的煤层顶板或底板上,分支由主支侧钻进入煤层,再从分支侧钻若干脉支的水平井。一个主支与若干分支以及每个分支上的若干脉支,形多分支水平井排采系统(图1)。主要由1口工艺井和2口排采井组成,其中,远端排采井也可作为监测井。工艺井分别与两口排采井连通,连通位置置于稳定的煤层顶板(或底板),工艺井的主支在稳定的煤层顶板(或底板)沿上倾方向钻进,形成稳定的排采通道;工艺井水平段由主支、分支、脉支构成[5]。笔者将重点介绍仿树形水平井成井的一些关键技术,为仿树形水平井的成功成井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为该井型的推广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2 仿树形水平井的关键成井技术

2.1 泥岩主支综合导向技术

仿树形水平井主支在顶板(底板)泥岩层延伸,导向技术比较困难,主要存在以下难点:①主支顶板泥岩钻进导向依据难以确定,钻头位置判断难度较大,主支一般在煤层顶部0~1.5m范围内泥岩中钻进,泥岩中砂质条带非稳定分布,主要导向参数伽马曲线特征横向变化较大,同时顶板泥岩厚度变化较大,没有区域稳定分布的标志层作为导向依据;②水平井井眼轨迹主要参考地震测线进行调整,微构造在地震解释剖面上难以发现,主支控制在煤层顶板泥岩1.5m范围难以实现;③主支在顶板泥岩钻进较煤层钻进摩阻大,定向钻进及侧钻分支比较困难。

可以通过泥岩综合导向技术来解决为主支的延伸问题。

1)精细地质分析,利用钻井及测井(取芯)资料,强化主支泥岩的地质认识。在进入煤层前进行井壁取芯,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岩性,判断煤层顶部有无明显砂质条带标志层,并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判断主支泥岩能否满足稳定性要求;同时,对比地震解释剖面、构造等高线与邻井实钻资料,预测地层倾角并确定几何导向控制点。在钻前分析邻井(包括洞穴井)煤层顶部泥岩岩电组合特征,施工中总结随钻导向参数层对应特征,进而确定导向依据,实现跟踪判断。

2)合理轨迹控制。随着水平位移的增大,井下摩阻逐渐增加,为达到主支与远端洞穴井的连通,采用多段微调整的轨迹控制进行几何导向,连续定向井段一般在3~5m,保证井身轨迹质量,确保与远端洞穴井的连通。

2.2 登梯法轨迹控制技术

常规裸眼多分支井主支和分支都追求煤层钻遇率,通过不断地调整轨迹去追踪煤层,易形成波浪状井眼,导致U型管效应,发生水锁和灰堵(图2),不利于后期排采。为确保主支在煤层顶板泥岩延伸,满足后期排采过程主通道的稳定,减少U型管效应,采用登梯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6](图3),确保主支平滑。图3中E、N为顶板泥岩内主支井眼;G、H为井斜角增至与地层倾角相当时稳斜段;H、I为井斜角降至与地层倾角相当时稳斜段;I、K为井斜角大于地层产状上倾0.5°的区域时稳斜段;F、M为煤层侧钻分支;J、L为井斜角达到90.5°稳斜进入煤层,保证轨迹上倾井段。

图2 煤层气排采水锁效应示意图

图3 登梯法轨迹控制示意图

登梯法井眼轨迹控制要求主支整体上倾,井斜角不小于90.5°,同时保证轨迹距煤层顶部不小于1.5m。控制好钻头距煤层顶部的距离调整井斜角与地层倾角相当,钻进过程中考虑复合自然增斜率来合理控制轨迹。当钻遇地层水平或下倾时,先确定钻头距煤层顶部的距离,控制井斜90.5°钻进,会出现距离煤层愈来愈远的情况,因此,后续地层上倾井段因缓慢增斜,最终达到钻头距煤层顶部距离适中、井斜角与地层倾角相当。

2.3 泥岩造穴及连通技术

仿树形水平井主支需要在顶板(底板)泥岩进行连通,而泥岩的强度比煤岩大,常规在煤层段造穴用的双刀翼工具易发生断裂等复杂事故,应用一种新的单翼造穴工具(图4),实现泥岩段的成功造穴。该工具主要由本体、心轴和刀翼三部分组成,本体将工具与钻杆连接到一起,并为工具的旋转提供扭矩;心轴连接刀翼与本体,其上部有液流通道,能够让钻井液进入到刀翼;刀翼上均布有切削齿和水眼,用来切削地层,并承受一定的钻压与扭矩。

图4 单刀翼造穴工具

同时,考虑在泥岩连通,泥岩段扭方位比较困难,而且泥岩中一旦连通失败,不能像煤层采取憋压连通等补救措施,只能实施二次连通。因此对泥岩连通的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煤层连通采用普通的测量系统(MWD或EMWD等)即可完成,但是存在测量误差和计算误差,不适合泥岩的精准连通。采用一种精确中靶系统(RMRS系统),它是一种主动测量系统,能精确计算出钻头相对于靶点处传感器的相对方位和距离,不会产生累积误差,从而精确引导钻头向靶点钻进,确保工艺井和排采井在泥岩精准连通。

2.4 复合双循环携岩技术

由于煤层的不稳定性,且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井眼在煤层中延伸距离较长,为防止钻屑和垮塌煤块堆积,常规解决携岩和井眼清洁问题主要通过增加钻井液的粘度、切力等流变性能和提高循环排量来携带岩屑,保持井眼清洁。但是容易污染煤储层和压漏煤层,进而发展了充气辅助携岩技术,通过向钻井液内注入气体,减小钻井泵循环压力,提高钻井液返速,从而实现辅助携岩的效果。但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大,当井壁垮塌时,或钻井液中岩屑浓度变化大时,带来井底压力波动,加剧井壁失稳。针对充气辅助携岩技术这一缺陷,利用液体可压缩性远小于气体及液体射流可产生负压的特点,采用双管双循环技术[7]实现仿树形水平井岩屑的有效携带(图5)。该技术能有效防止在煤层钻进时由于钻速过快而在水平段形成砂桥,造成卡钻等复杂事故。

图5 双管双循环携岩示意图

二开钻井结束后,先下入带有防转插座与相关固井附件的外层套管,并进行内插管固井作业;固井结束后下入带有扶正器、自封封隔器、射流发生器、防转插头等部件的内层套管,并将防转插头插入到外层套管的防转插座上,进行配合固定。钻进时从立管注入排量Q1的钻井液保持正常的循环外,还有一部分钻井液从外层套管与内层套管的环空注入排量Q2的钻井液,经射流发生器发生转向,进入钻具与内层套管的环空,与原有的钻井液混合在一起,提高了内部环空的钻井液排量,达到上直段与斜井段辅助携岩的目的。

2.5 泥岩固壁技术

主支顶板泥岩虽然强度比煤岩大,但是存在大量微裂缝,流体侵入裂缝导致岩石应力改变,强度降低,发生井壁失稳。为确保仿树形水平井主支安全钻井,采用挤注固壁剂对泥岩裂缝进行封堵加固(图6)。固壁后,泥岩的平均单轴抗压强度比钻井液侵入下提高了114%(表1),能有效解决泥岩的垮塌问题,为主支在泥岩安全延伸提供保证。

图6 泥岩固壁过程

序号顶板泥岩单轴强度/MPa钻井液固壁剂强度提高/%130.4377.77156239.0872.9687336.0775.62110平均35.1975.45114

2.6 悬空侧钻技术

由于仿树形水平井设计多个分支和脉支,采用普通的下封隔器/斜向器进行侧钻或打水泥塞进行侧钻,成功程序复杂,不适合在水平段进行侧钻作业;而且分支数量多,大大增加钻井周期,投资成本增加,效益降低。经过探索和实践,采用悬空侧钻是比较适合的一种经济有效的侧钻方式。它具有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的特点。在钻过的井眼中,将由单弯螺杆组成的导向钻具下至侧钻点,根据要求的方位摆放好工具面,以滑动的方式控时钻进,钻头在无任何支撑的条件下钻出新的井眼,从而实现分支和脉支的有效钻进,在一水平主支井眼上采用悬空侧钻的方式钻多个分支,在分支上侧钻脉支。

3 结 语

郑试1平-5井是华北油田在沁水盆地部署的一口仿树形水平井,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该井共顺利完成1个主支,13分支,26个脉支。全井总进尺12288m,纯煤进尺9408m,实现万米进尺无事故,煤层进尺创国内之最。

通过配套关键技术的攻关,仿树形水平井成井屏障基本攻克,为这种新型水平井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水平井主支的稳定、疏通、可重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层坍塌堵塞排采通道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地沟通煤层割理系统,增大煤层的裸露面积,从而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仿树形水平井技术对我国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井眼树形泥岩
泥岩路基填料抗剪性能实验研究
不同pH条件下红层泥岩崩解特性研究
摩阻判断井眼情况的误差探讨
超深水平井套管通过能力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加深小井眼钻井技术在海东1井的应用
长庆地区小井眼钻井技术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荣成市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及其配套技术总结
不同树形对中国樱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胜利油田垦119区块塑性泥岩钻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