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训中心“导生制”路径的研发

2019-02-18潘献梅

卷宗 2019年36期
关键词:导生制护理专业

潘献梅

摘 要:文章介绍了我院护理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路径,重点阐述实训中心以“导生制”的形式成立“学生护理管理部”,并从管理思路、研发方法、实践效果和成果等方面,论证“导生制”管理路径是可示范的。

关键词:实训中心;导生制;护理专业

在全国教育领域中,高等职业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实训中心的建设。我院护理实训中心规模庞大,占地2.8万平方米,主体楼5层,设有基础护理、外科、内科、妇产科、口腔科、老年科、急救中心、禮仪训练8个区域。共计126间实训室,每年服务人数高达3000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实训中心的结构、规模及运行机制越来越复杂,传统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需要,所以研发新的管理路径势在必行。

1 传统管理模式的问题

1)管理队伍薄弱。传统模式中,实训中心仅靠几名实验教师管理和运行,她要承担各科的实践教学,还负责实训中心的精细化管理。超负荷的工作量让她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改革创新,导致实训中心管理效率严重低下,功能发挥受限。

2)管理制度不健全。传统管理模式中,制度的执行力差,缺乏科学的监察和评价体系。实训室脏乱,使用率低下;设备损坏率高,维护成本大;耗材无计划使用,浪费严重。

3)学生“三自”能力差。现今,高职学生多为00后,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教育能力欠缺,在实训中易出现职业行为不规范、岗位责任心差、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创新创优意识淡薄等问题。

2 新型管理模式的提出

鉴于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实训中心研发了导生制的管理路径,卓有成效。

1)导生制提出。导生制又叫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是由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贝尔和公谊会的教徒兰卡斯特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实训中心管理中引入“导生制”,对缓解实训教学需求不断增长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有积极意义。

2)管理框架。实训中心成立“学生护理管理部”,择优选拔了一批专业素养高的护生,模拟医院护理部的三级护理管理体制,根据实训中心不同区域的功能,设置了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干事四个行政级别。通过多重考核,形成导生队伍。借助多维的信息化平台激发护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以生导生,为护生职业素养提升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3 导生的培养机制

1)选拔。导生制成败的关键在于导生的选拔,“宁缺毋滥”。本着择优录用的原则。对报名的护生进行面试答辩、专业理论考试和实践管理能力考查,成绩优异、岗位责任心强的导生进入部门锻炼,根据专业科目成绩和综合管理能力优胜劣汰。在5.12护士节授职授帽暨表彰大会上,院领导为优秀导生进行授职,发放聘书。优秀导生成为护生专业素质管理的主力军。

2)职责定位与培训。导生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实训教师对导生开展系列培训。让其明确自我职责,树立服务的思想。让导生明白,成为导生对自己是一种锻炼,有利于深入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和增强交际能力。为让导生定岗定责,学生护理管理部下设多个分部多个岗位。各岗位职责分明,管理目标明确。每个岗位均有实训教师指导,每周对其进行礼仪规范、人际沟通、理论与技能、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为导生制的顺利运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3)运作方式。从3个时间节点阐述。(1)课前。实训中心与学生护理管理部科学排班,形成合力,形成人人覆盖、轮流服务的全天候值班团队。根据实训室当天的使用预约,做好各时段开放的准备,对进入实训室的学生进行着装规范的检查与评比。(2)课内。对卫生、纪律、着装规范、水电安全等方面进行详细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做好记录,水电安全反馈至学院后勤保障部门,卫生、纪律、着装规范反馈至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并根据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评价。(3)课外。课外是开展学生自我管理的重点时段。学生会进行各具岗位特色的管理活动。①耗材发放回收与设备使用维护。耗材与设备管理始终是各高校实训中心管理的核心环节。耗材设备管理岗的设立,让学生在管理中充分参与,使耗材与设备管理更具特色化、实效化。实训教师对导生进行精细归类、科学摆放、正确发放与回收的培训。将用物准备视频,通过信息化平台发布。各班级总负责根据实践授课计划,安排学生轮流到耗材管理处领取用物。领取后双人查对,无问题即电子登记。次日课后归还时,双人查对无误后再登记。通过这种方式,耗材与设备管理井井有条,学生珍惜耗材,爱护设备,实训中心耗材设备损耗率大幅度下降。导生的业务能力与管理服务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②实训室的开放管理与卫生整理。实训室课外开放的时间及利用率的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素质乃至综合素养的提高。庞大规模的实训中心,数量众多的房间需要强有力的统筹管理,达到实训中心房间使用的最大化。学生护理管理部设立了四个模拟病区,每个病区均由一个导生团队进行管理。导生团队通过终端平台了解本区实训室预约的情况,推荐优秀技能能手参与指导,对实训班级进行监督与评价。实训室使用后的卫生整理很重要,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卫生责任意识。各区实训室被平均分配给所有年级的护理班,形成责任制。各班级进行实训室的精细化卫生整理,整理后由导生们依据《实训室卫生整理规范》进行面对面的评价,评价后的结果及时在群内进行公布。这样的岗位设立与管理模式,使的实训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中,导生与护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了严谨的卫生职业意识。③专业活动的开展。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始终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除了技能上的训练,各项专业活动的开展同样引领着护生向着专业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学习分部设立了理论竞赛岗、技能竞赛岗、学习交流岗。各岗位定期举办理论知识与技能竞赛、学习交流会。在护生中营造“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也让学生们在学习交流会中找到学习的技巧与方向。礼仪分部选拔出20多人,开展培训,包括:演讲与朗诵、着装礼仪、行为礼仪、形体与舞蹈。导生发挥了职业礼仪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以点带面的指导,每个导生都是礼仪小讲师。她们有计划地对各班级进行职业礼仪培训,举办护理礼仪风采大赛。广大护生职业礼仪意识越来越强,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宣传分部通过电子屏及微信公众号、QQ群及时开展宣传活动。将党的方针政策、专业活动举办动态、优秀护理班及个人表彰进行多形式的宣传。导生们自主招募具有审美编排能力的护生,互相交流,以老带新共同参与文稿的编排,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文章,分享给广大护生。以宣传赢关注,以宣传促发展。秘书部每天将各岗位的考核情况统计汇总,每周公布一次班级与个人的得分排名。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排名找准自己的方位,通过排名感受压力,从而激发前进的动力。

4 管理成效

学生护理管理部创新性的运行, “导生制”得到充分体现,“导师制”有了进一步的延伸。越来越多的导生及护生在国家、省级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奖。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入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学生护理管理部这一导生团队也获得省级三甲医院的关注。团队成员实习后留院工作的学生比比皆是,广大护生带着良好的职业习惯进入临床,受到临床老师的一致认可。实训中心的导生制自主管理模式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积极肯定。

5 思考与展望

新型的管理路径虽然已经卓有成效,依然还有许多亟待创新与完善的地方,未来实训中心的管理任重道远。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紧跟学院的发展步伐,为培养一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出力。

猜你喜欢

导生制护理专业
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实践研究
“今天我当小老师”——基于导生制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大学新生导生制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