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实践研究
2023-07-30赖华龙
赖华龙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的概念和原理、课程特点、分层分组规则设计、教学设计、运行效果等内容,从实践总结出小组成绩只取后50%的有效分层分组规则设计和一体化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导生的导学作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分组教学;导生制;规则设计;染整化学基础
一、概念和原理
导生制又称兰卡斯特—贝尔制,由英国传教士兰卡斯特和牧师贝尔所创而得名。其特点是选年长而优秀的学生充当导生,教师先指导导生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再令其转教其他学生。在具体的班级学习过程中,导生具有小组榜样的作用,同时解决了单个教师指导不过来的问题。
分层分组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组织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先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接着每个小组搭配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内学生可以互帮互学,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就是将导生制和分层分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小组“尖子生”作为导生的作用,并运用到课堂教学管理中。
二、染整化学基础课程的特点
染整化学基础课程是数字化染整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安排在大一上学期,其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染整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染整化学基础课程分为三大模块:热力学原理、化学平衡和反应动力学基础(从宏观的角度学习化学理论),物质结构原理和元素周期率(从微观的角度学习化学理论),元素无机化学(应用化学理论,按照“元素周期表”系统学习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与应用)。《染整化学基础(下册)》教材以碳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为主线,分为三大模块:烃类(包括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烃类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它同其相应的单体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时长上,随着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染整化学基础课程的课时不断被压缩,由一学年压缩为一学期。教学时长的缩短,要求教师在有效时间内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
在学生学情上,学生和教师互相不熟悉,且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化学水平良莠不齐。个别学生高中化学学得较好,能很快适应高职化学教学,甚至出现“吃不饱”的状态,而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高中化学知识,出现“吃不了”的状态。学生学情的巨大差异,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分层分组规则的设计
(一)学生不同层次的划分
染整化学基础是大一上学期的课程,教师必须在第一次课上摸清学生在化学知识方面的不同层次。为此,笔者课前设计了1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其中2题为初中知识,5题为高中知识(由易到难),3题为未讲授的大学知识。每题均8个选项,目的是尽量避免学生猜对的情况。在第一次课上,笔者通过问卷星或学习通等即时软件,花费15分钟完成学生不同层次的划分。
(二)分组
在15分钟的入学摸底小测中,笔者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快速确定小组数。小测结束后,笔者根据实时成绩排名,安排学生的分组,每组各6人。班级以分为A至H共8个小组为例,对男生和女生分别进行S型分组(男生、女生的学情不同,需分开)。
为保持组间均匀性,具体分组方法:男生按照成绩,1至8名顺序分配至A至H组,9至16名顺序分配至H至A组,循环往复。女生从H组起始,1至8名顺序分配至H至A组,9至16名顺序分配至A至H组,循环往复。如表1所示。
(三)平时成绩的评定方案
在开展分组教学时,许多教师通常以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平均成绩作为小组成绩,或者以小组内“尖子生”的表现作为小组成绩,出现小组内学困生“打酱油”等现象。
笔者分组教学实践的一大特色是平时成绩的评定与众不同。以小组6人为例,笔者只取后50%(后三名)的平均成绩作为小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导致个人学习很好的学生可能在最后一组,平时成绩相应低;学习很差的学生可能在第一组,平时成绩相应高。
针对这种评价方式,首先要厘清一个问题“这种评价方式公平吗?”笔者的评价理念是自身学习好并且能带动同组学困生,才是最优学生。个人学习成绩好,却未能提高同组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说明团队协作不够,平时成绩理应低;个人学习成绩差,却因为自身努力超越了其他学困生,平时成绩理应高。所以,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是相对公平的,不仅考查了学生本人的学习情况,还考查了学生的进步度和团结协作能力,并且从规则层面促进了导生发挥其作用。
小组成绩,以四周左右评定一次为宜,即时公布各小组成员对小组成绩的贡献,促学作用较为明显。最后,取每次小组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小组的最终平时成绩。
四、教学设计
(一)第一次课的设计
第一次课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分组教学更是重中之重。通过实践,笔者的第一次课运行效果较好,两节课的课堂45分钟具体设计如下。
1.第一节课
首先,自我介绍、课程简介、学习方法简介(5分钟)。目的:初步树立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高职学习的初步认识。其次,摸底小测(15分钟)。目的:快速摸清学生化学基础,为后续授课调整教学设计奠定基础,同时进行层次划分,为分组作准备。最后,再次分组(25分钟)。①在小测时,快速根据班级学生人数确定小组数;②按照小测结果和分组方法,将学生分配至各小组;③小组聚集,同一小组的组员聚集在一起。
2.第二节课
首先,各组选出小组长(25分钟)。小组长并不是教师指定,而是小组公选。小组长的职责主要是督促小组成员学习,所以不一定是小组内成绩最好的学生。由于刚入学,小组成员之间还不熟悉,所以设计自我介绍环节:①每个小组成员,在纸条上写出自身最显著、最容易被別人记住的三个特点或者最得意的三件事(5分钟)。②每个成员把纸条传给右手边的同学,由右手边的同学在小组内介绍。本环节的目的是活跃小组气氛,使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了解。实践证明,此环节可以充分展示小组成员的个性,促使学生融入小组(15分钟)。③小组成员将大拇指指向他推选的小组长(得票最多的当选),教师进行登记(5分钟)。接着,笔者说明课程的考核方案(20分钟)。这个部分可以融入课程思政等元素,引用企业等案例,解释小组要团结协作才能取得好成绩。
(二)课程的教学设计
分层分组规则出台之后,笔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也应配套规划。如授课的起始两周,学生对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等不适应,笔者应以讲授式为主,并穿插小组问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荣誉感。授课的第3至5周,笔者设计小组协作活动,同时加强对小组的管理,再过渡到小组协作、组间PK的导学模式。
五、实践情况
笔者对数字化染整技术专业的新生进行两个学期尝试。2021级新生17人,分为4组,每组4人(其中1组5人);2022级新生49人,分为8组,每组6人(其中1组7人)。从实践情况看,效果较好。
(一)组间均匀性
由于学生的化学水平良莠不齐,在分组教学情况下,笔者通过设定小组最后一名作答等简单题目,有效调动了学困生为小组努力的积极性。从表2可以看出,各组的学习水平(小组后50%的平均值)比较均衡,无论是2021级还是2022级新生,各小组间的均匀性较好。
(二)学习积极性
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在学习小组氛围较好的前提下,导生容易发挥导学作用,无论是代表小组抢答,还是在小组协作过程中,积极性都比较高。学困生对进步度的考查也较为欢迎和适应,对专门设计的、面向他们的简单题目,回答积极性都很高。通过学生评教、期末试卷等综合反馈,全体学生对自主学习印象深刻,学习效果较好。
在运用导生制分层分组时,笔者在课堂上不讲解知识,而是将知识点拆分成若干个问题,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和教材等自行查阅、归纳、总结。学生的自主学习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学生个体查阅;第二步是小组汇集,即小组长汇总组内每个成员查阅的结果;第三步是组间PK,即各组互相评判其他组的答案,给出分值,并允许被评判的小组对打分提出质疑。
(三)掌握程度
通过严密的分层分组规则设计、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情况较好。这避免了个别学生学习好,其余学生听不懂的情况,同时有效避免了常规分组教学中学困生生“打酱油”的现象。
综上所述,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关键在于有效的分层分组规则设计和一体化教学设计。小组成绩只取后50%的做法,有效发挥了导生的作用,也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君华,左显兰.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高职项目课程实施的有效模式[J].职教论坛,2010(18).
[2]顾晓梅,李淑华.高职《染整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陈祝军.高职《染整化学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J].科技信息,2008(30).
[4]钟少锋.纺织染整专业《基础化学》模块化教学法应用及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
[5]方寅春,陶旭晨,刘志,等.轻化工程专业染料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广州化工,2021(16).
基金项目:2022年学校“在线精品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編号:明医科院教〔2022〕16号;2023年学校教科研课题“思政元素融入工科类在线精品课程实践研究——以《染整化学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为例”,项目编号:2023KY021。
(作者单位: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