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几点思考

2019-02-18贾秉权

卷宗 2019年36期
关键词:学习特点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摘 要:军校大学生具有双重身份,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大学生。目前很多高中生走进军校,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存在低效学习问题。可通过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构建以兴趣为取向的教学观,借助教师专业引领,建立学后而思进而做的策略来培养军校大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军校大学生;学习特点;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互联网时代,学习是个人在社会上的通行证。大学时代更是学习的黄金时代,生理、心理和外部条件保证了学习是主业。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有意义学习培养知识的实现力,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批判性学习培养思考能力,很多军校大学生来到军校后没有意识到学习性质的改变,再加上训练强度比较大,导致学习的低效问题。入学时候的天之骄子,最后因为英语四级没过校线1,或者挂科清考不过拿不到学位证。军校大学生作为军队发展的后备力量,其学习的效果决定了自身的任职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潜力,甚至会影响到军队未来人才的素质进而影响到强军兴军的伟业。因此,探究军校大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学习的含义

最早的时候,“学习”分开使用,学在《说文解字》说:“觉悟也,本作斆,篆作学。”甲骨文中的学是教师用双手把(爻)有关占卜的知识教给学生,习在《说文解字》:“习,鸟数飞也。”指获取知识和规律性后反复练习。《现代汉语词典》对学习的解释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行为主义看来,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在认知主义看来,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育学对学习的定义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2 军校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军校学员,一大部分是通过高考选拔后进入军队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并入伍的大学生,属于现役军人。军校学员是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学生和军人的双重角色。因此,军校学员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参加军事技能的训练。具体来讲,具有以下特点:

1)自觉性。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大学阶段学习的好不好主要与学生在图书馆、自习室和实验室的投入的时间相关,它是与中学被动学习、听老师讲课相对的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自主性是大学生学习的首要特征”。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有学习的内在要求,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去制定学习计划,知道自己想要啥,学什么,怎样学,要达到什么效果。

2)专业性。大学生在入学前或入学之初就已经选择了专业,而大学教育也都会按专业分班来进行。高等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是一门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大学学习是一种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为任职或者继续深造打基础的一种活动。

3)合作性。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大学生的“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人共同学习,以及通过与同伴和老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学习”。大学阶段的学习比较开放,无论是做实验还是写文章,都不是追求标准结果,知识都是在理解中生成的。

4)开放性。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进行改革时候就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蔡元培以学术为宗旨,罗致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在信息教育普及的时代,大学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大学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随时随地的,大家通过知网、万方、维普及外文等数据库,通过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课程,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学习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课程。

5)强制性。军校实行封闭管理,学员不能随意外出,即使周末也是按比例外出,而且学员平时依据一日生活制度实行连队化管理,要实行点名制度,不能随意逃课,队干部会查寝,而且上课要和教员报道应实到人数,并说明未到原因。

3 军校大学生学习的实质

军校大学生学习获取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明白为何学,从哪里获取学习资源,怎样学习,更加重要。军校学员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为何学,学习什么,还是把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当作学习的唯一目的,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了解了为何学这个问题,学习就发生了。”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信任学生,基于其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索、反思,教师看时机进行点拨,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 培养大学生学习品质的策略

学习品质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特性。它主要由学习倾向、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及学习策略等方面构成。当代军校大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学习品质,具体表现为学习倾向偏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欠缺和学习策略不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军校大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做出自己的思考。

1)端正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倾向。这一策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很多大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如果考试没通过,翻来覆去的联系老师。军校实行分配制度,学生期末成绩的高低最后会影响到分配地的先后选择,所以这些学生考试前让老师给“重点”。目前的这种培养模式是对教育初衷的一种否定,军校学员应当培养的是忠诚、干净和担当的基层指挥员,是能学习,会学习,具有独立批判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学习本来是幸福的事情,但是一旦把学习看成一种工具,则学习的内在价值就淡化了,学习也失去了本应有的快乐。学生来到大学,在最美好的年华做着最美好的事情,应该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杜绝功利短视的学习动机,体会读书涤荡心灵的感觉。

2)构建以兴趣为取向学习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一策略解决的是“要不要学”,即学习动力的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发生真正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有利于实现有意义学习,完成知识的重新建构,形成系统的知识。在信息时代,知识滚滚而来,只有兴趣,才可以主动迎接新知识,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3)借助教师专业引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策略解决的是“能不能学”,即学习能力的问题。“学力”并不是靠单纯的累积形成的,而是借助高端引领才得以形成的。因此,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高水平的专业指导、帮助和引领。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努力让其感受到理智上的“挑衅”,激发其学习斗志,让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4)注重学习策略,建立学后而思进而做的学习方式。这一策略解决的是“会不会学”,即学习策略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内心想好好学习,但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甚至产生了学习性焦虑。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則殆”提倡学思行同步进行,反思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内在机制,做好学习反思,写好学习后记,这是学生不断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智运,刘永红.大学生学习素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贾秉权(1986-),男,汉族,山西灵丘人,硕士,武警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军校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特点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对数学的影响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品质
关于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论音乐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