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核心素养,打造有内涵的高中历史课堂

2019-02-18张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渗透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张峰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育的教学目标已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还包含了对学生历史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教学质量标准,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在历史教育中,将核心素养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有助于真正提高我学生对历史教育的认知,提高他们在历史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

【关键词】渗透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丰富内涵

在2014年,我国首次将核心素养作为书面文件下发,足以体现国家对于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视程度。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重视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并且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历史,作为高中学校教育中一门重要课程,是研究人类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念指导下,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描写与叙述。通过对历史的探索,找寻历史发展的规律,从中总结经验,顺应历史的发展形式,是历史学科的主要社会功能。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明的传承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打造有内涵有底蕴的高中历史课堂。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构建内涵丰富的高中历史课堂

1.将立德树人作为高中历史课堂教育的基本任务

全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高中历史课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學方式,是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中历史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历史思维模式,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与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2.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

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指高中历史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该观念下学习历史,对历史形成科学客观的认知,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高中历史课程承载着教育教学的作用,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多角度的研究过去的时代特征与文明进步,揭示了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影响。学生通过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学会在历史思维模式下认识并参悟社会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模式,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3.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以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整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后形成的能够满足一定需求的价值观念、思想品格与关键技能,是通过该学科的学习,形成的具有学科专属特点的能力与成就。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坚持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在课程结构设计、内容选择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通过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整合历史价值观念,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想品格与关键技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帮助学生形成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进行史料实证

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表明,唯物史观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基本规律,是一种相对科学相对完备的方法论,是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课程开展的理论保证。人类对历史的认知过程是由浅入深逐渐深化的过程,丰富的高中历史课堂教能够帮助教师参透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可以将史实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下,按照时间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对历史资料进行辨析,重现历史的发展经过,全面、客观的认识历史本质。

5.正确解释历史资料,养成家国情怀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可以对历史形成完整的认知。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要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搜集与辨析能力,以便于他们可以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和评判,提升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核心素养。通过对历史的不断学习,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国家归属感和自豪感。将核心素养的指导理念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魅力,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猜你喜欢

渗透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