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六步一翻转”+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适配发展教育在汽车专业中的应用

2019-02-18苏江丽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

【摘 要】本文分析发动机课程的传统教学现状,阐述“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六步一翻转”+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开展适配发展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适配发展教育 六步一翻转 汽车专业 混合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120-03

发动机是汽车制造技术中最密集的关键部件,在汽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由于装配零件多样,装配工艺繁琐,因而出现了发动机装配线这样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动机装配线是对发动机装配的流水线工艺过程,熟悉并掌握发动机各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无论是作为一名汽车维修工还是发动机装配线的装配工,都是必须具备的关键职业能力。本文从《发动机机械维修》课程特点出发,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时需求,探索“六步一翻转”+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适配发展课堂教学,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发动机课程的传统教学现状

下面先介绍一个典型传统的汽车发动机实训课——“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课堂教学案例。

(一)教学环境

理实一体化教室,电脑、投影、白板;丰田 5A 发动机翻转实训台架 12 台,每个实训台架配备一台工具车。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先通过 PPT 展示对活塞连杆组的结构及作用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实物展示介绍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步骤和注意事项,接着让组长到台架前,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拆装活塞连杆组,其他学生则通过看课本了解拆装活塞连杆组的方法。组长学会了之后,再由组长负责教会小组成员。教师巡堂指导观察,实操结束后,学生回到座位由教师进行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析

由于没有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无法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师在备课时会导致学情分析不到位,因而讲解知识时缺乏针对性。另外,因为学生没有带着本次课应具备的知识基础进入课堂,所以课堂听课效率不高,多数学生处于放空状态。教师在给组长示范操作时,其余学生并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实操时,学生积极参与操作练习,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学生操作过程中错误和不规范之处较多,且由于实训工位数量较多,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而组长对操作情况也没有评价标准,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师总结的时候,针对性不强,没有依据说明是否所有学生都熟悉了活塞连杆组拆装的步骤,也无法判断学生对该项技能的掌握程度,没有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目标无法评估、无法测量。

上述案例的现象在中职课堂中普遍存在,如何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将关注结果转向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如何实现个性化学习需求?如何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及时地发现、反馈问题?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高效地解决问题?如何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与未来职业工作接轨?基于以上问题,开展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原则、“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六步一翻转”的教学模式,创建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会和情感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教学资源等,使得教学目标可观察、可测量,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六步”教学法是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原则,注重学生个人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养成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六步”即“资讯(获取信息)—计划(制订计划)—决策(完善、确定计划)—实施(实施计划)—检测(计划实施结果检验)—评价(对任务实施过程评价)”。而“六步一翻转”是将六步中的“资讯”或是“资讯”与“计划”翻转到课前学习,即“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中,前两步是在课前完成的。“六步一翻转”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原则,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着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如个人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养成。

三、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混合式课堂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线上”是指将传统课堂讲授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线上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线上资源要能实现对课堂知识的讲解,可以是微课或文档材料。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安排学习时间,都能带着基础进入新课中。此时的“线下”课堂教学,就能具备更充分的时间针对学生的学习重难点,在完成任务活动中突破的同时培养能力。另外,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无论设计什么活动或者任务来解决重难点,都应该对过程和结果开展评估,不但能使教学活动更加可视化,而且教师和学生能根据反馈的问题及时地调整教学或学习策略,更加有针对性地朝着教学目标实施,且倘若用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还会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四、“六步一翻转”+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开展适配发展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课堂通过模拟发动机装配线的真实工作环境,并以实际的工作任务—— 气缸盖的拆装来进行教学,采用“六步一翻转”+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来设计、组织教学,着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个人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社会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提升。

下面介绍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教学实录与评析

1.课前学习(资讯)

教师课前在蓝墨云班课上发布相关学习资源(微课、维修手册)和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查看资源之后,完成课前测试题。

教学评析:此环节将“六步教学法”的“资讯”环节翻轉到了课前,通过运用蓝墨云班课平台,让学生进行自学并测试,实现了学习资源随时随地的共享,教师远程监督,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每位学生都能带着一定的基础进入课堂。同时,教师也能随时通过后台数据查看学生查阅资料、完成测试题的具体情况,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初步进行自主学习时的问题所在,并根据问题调整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策略。

2.课中

(1)班级晨会。模拟发动机装配线的企业管理,让班组长整理队列、检查着装;安全管理员、5S 管理员汇报检查情况;教师布置本次任务,并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评析:通过开展此环节,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在日常锻炼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助于今后快速融入企业。

(2)课中学习。课前学习情况反馈:教师先和学生一起通过蓝墨云班课查看他们课前测试情况,对正确率较低的题目让学生说明答错的原因,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释疑;然后提出教学目标,交代本課重难点。

教学评析:云班课能通过数据直观地显示学生所选答案的偏向,使学生和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明和讲解释疑,一方面通过学生说明,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错题的理解;另一方面,疏导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并加深印象。

①开展任务一“试”。请几个学生示范并讲解本次课所用到的工具的规范使用方法(指针式扭力扳手、风炮),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观察示范学生的动作,共同纠错,对有疑问的地方由教师示范、强调工具的使用要点,确保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和形成规范操作。

教学评析:学生在练习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操作意识,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内化为自己的正确动作要领,强化规范意识。

②开展任务二“探”(计划与决策)。学生分成 4 个小组,依据课前自学所获得的基础,对气缸盖的拆装工艺流程进行小组内讨论,并通过流程卡片对气缸盖拆装工艺进行排序。各小组初步得出工艺步骤后,让学生相互对比各组“成果”的不同之处,并请小组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看法,最后一起得出正确的气缸盖拆装工艺步骤。接着给学生几分钟重新梳理内化,然后让学生完成蓝墨云班课中“工艺流程”的测试题,检验学生对气缸盖拆装工艺步骤的掌握程度。

教学评析:此环节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卡片法”的基础上开展“六步一翻转”的第二、第三个步骤即“计划、决策”。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由自己与小组成员建构,增强了分析能力;同时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得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开展“工艺流程”测试和测试数据的及时反馈,教师能够快速了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能够在经过自主或合作学习后给予学生和教师及时的反馈,通过这些反馈,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但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也让教师教得明明白白。此外,这些测试活动也是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③开展任务三“练”(实施与检验)。学生 2 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技工、质检员),在发动机装配线上实操练习拆装气缸盖,训练技能。技工负责按照标准流程规范地操作,质检员运用手机,对照“气缸盖拆装工艺卡片”标准操作流程,对技术员的操作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实操结束,两人互换角色,互相纠错,反复练习。发动机装配线上模拟了真实的发动机生产线的工作过程,倘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则按下暗灯系统的“质量”按钮,向教师求助;操作结束,则按下“操作”按钮,报告操作完毕。教师在巡视学生操作、解答学生的疑惑、适当指导示范的过程中,通过课堂管理系统将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到看板,并进行语音播报,提高学生的自觉规范意识。每一轮实操结束,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查看云班课中学生互评的操作情况数据,分析操作易错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易错点释疑。

教学评析:此环节是在计划和决策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发动机装配线上进行实操练习。发动机装配线从设备到管理运行机制全部与企业同步,将企业真实生产流水线搬到教室,还原了企业装配生产线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教室就能体验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有助于形成规范操作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实现了学习时空的拓展。“暗灯系统”和教学评估系统的配套使用,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间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此外,学生在操作时,进行了合作学习、互相评价,学生彼此给予及时的反馈。在操作和评价中,学生进行了相互沟通与交流,在加深每一工艺规范操作要点的同时,他们与人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每一轮的实操结束后,都能即时查看网络后台数据,教师对学生操作易错的环节(正确率低的工艺步骤即是学生操作的易错点)进行交流、分析并释疑,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④开展任务四“精”(实施)。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装配组和拆卸组),每人一个工位,在之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流水线作业,体验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发动机装配的整个工艺流程),精练地操作某一工艺。

教学评析:此环节是任务③的检验与升华。模拟企业更加真实的工作情景,也是让学生从 2 人一组的小团队变成整个大团队的流水作业,前一个学生如果完不成操作项目,后一个学生就无法往下进行,培养学生在一个大的环境下应该兼顾和考虑的不只是技能,还包含速度、相互协作等方面的意识,学生更能切身地体验将来职业工作内容,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初步形成工匠意识。

(3)评价总结、布置作业

①评价总结。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教师再结合教学评估系统看板的情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最后,回顾知识点,再次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评析: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学会反思。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再次重点强调在操作过程中的易错点,加深印象。

②布置作业。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气缸盖拆装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并上传到班课群中。

教学评析:课后作业的布置再次检验和巩固本课知识。

3.课后

(1)课后辅导。通过蓝墨云班课重新查看学生课前和课中完成测试活动的数据,对得分较低的学生进行约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区,并进行课后辅导。力使每位学生都掌握气缸盖拆装工艺技能。

教学评析: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优生,同时也要关注暂时的落后生,课后的“特殊关照”给予他们更多进步的支持,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2)“悄悄话和你说”。让学生通过“悄悄话”平台与教师课后交流,对本次课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课堂提出建议。

教学评析:将师生关系延伸到课外,促进心理相容,增进师生关系,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我的明天”。组织学生到企业发动机生产线进行顶岗实习;带领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厂工作情景,安排维修技师与学生交流答疑。

教学评析:以两个职业方向為出发点,学生体验实际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体制以及汽车维修厂工作情景,使学生了解一名合格维修工必备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职业意识,树立自己的职业方向。

(二)教学评价

本次课的教学评价由学生评价(40%)和教师评价(60%)两部分组成。

1.学生评价

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完成互评(实操训练时,质检员根据技工的实际操作情况,对照“气缸盖拆装工艺卡片”进行评分);课后学生通过“悄悄话和你说”对教师进行评价,对课堂提出建议。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包括以下方面:

①理论学习考核:“蓝墨云班课”课前测验学生成绩;

②实操能力评价:实操训练(学生提交的 “气缸盖拆装工艺卡片”互评结果);

③过程性考核:各任务自主测验、小组讨论学习及合作度;

④安全意识、职业素养评价(通过教学评估系统反馈)。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本次课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德育与智育相融合,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采用“六步一翻转”+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来设计并组织教学,将学生转换为学习主体,在与企业装配线真实工作情景一致的实训中心展开教学,设置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改变传统的实操考试和理论考试,将过程性考核贯穿课堂,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

将企业真实生产流水线搬到教室,模拟企业的发动机流水线生产过程,使学生在学校就能身临其境感受企业的制度、生产模式和工作要求,更有岗位代入感,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弥补传统实训工位不足的弊端,有助于学生形成规范操作和职业素养,逐渐养成工匠精神。

本次课将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能力培训巧妙地进行融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试—探—练—精”的过程中,通过“个人学习—小组讨论—伙伴互评—团队流水作业”,对学生的个人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社会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例如,在社会能力的培养方面,先是伙伴互评,一个学生做,另一个学生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和交流;接着从小团队变成整个大团队的流水作业,前一个学生如果完不成操作项目,后一个学生就无法往下进行,培养学生在一个大的环境下,应该兼顾和考虑的不只是技能,还包含速度、相互协作等方面的意识,使能力培养的层次由小至大、由浅及深。

综上所述,“六步一翻转”将“六步教学法”中的“资讯”翻转到课前让学生学习,再结合混合式课堂教学“线上”+“线下”学习。这样不仅在线下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能使教师通过线上实时了解学生在线下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并进行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同时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六步一翻转”与“混合式课堂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结合,更加突出学生为主体,使教学效果更直观、可视化,更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与此同时,适配发展教育在中职课堂中的应用,学生在符合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知识;在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中展开互动,在互动中进行同伴辅导,满足个体学习需求。在“六步一翻转”与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下,创造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情感需求相适应的课堂,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毫无疑问是一种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莱文著.教育心理学[M].吕红梅,姚梅林,等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江  帆.互联网环境下汽车专业“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9(10)

[3]庞亚飞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及其实证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报,2018(15)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环境下汽车专业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GXZZJG2017A039)。

【作者简介】苏江丽(1992— ),女,广西柳州人,助理讲师,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研究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教育。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
微课在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汽车类专业“校企互通 双向流动”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分析
基于精益管理理念的汽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浅析中职汽车专业学生的成长历程
基于创训结合的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汽车结构与拆装》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