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职业学校助力精准扶贫机制构建与实践探究

2019-02-18韦七玲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机制构建精准扶贫模式

韦七玲

【摘 要】本文以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论述农村职业学校助力精准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成立助学部门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贫困生扶贫制度;依据《贫困生助学奖学制度》,为贫困生创造助学奖学条件,对贫困生助学奖学;依据《贫困生优先就业制度》,着力培养贫困生“一专多能”,打造贫困生勤工俭学、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绿色通道;依据《预防贫困生心理贫困制度》,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联动对贫困生实施“精神扶贫”;依据《扶贫人员派出管理制度》,面向贫困农户助力精准扶贫,运行指导—服务式的机制,送教下乡扶助贫困农户脱贫。

【关键词】农村职业学校 精准扶贫 机制构建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39-03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职业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发挥着治本作用。农村职业学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是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的主阵地。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农村职校应利用自己的教学资源精准地对辖区贫困农户、贫困学生实施技术帮扶、心理帮扶和文化帮扶。

在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中,中职学校的贫困学生以及职业学校所在辖区内的贫困农户受惠较大。以岑溪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在精准扶贫中总结出一套经验,建立助力精准扶贫制度,探索对贫困学生从文化技能传授到心理帮扶,从“扶智”到“扶技”再到“扶业”,直至学生脱贫的扶贫模式。所谓“扶智”,就是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其思辨能力与自信力。所谓“扶技”,就是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门或者多门技术,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扶业”,就是学校利用招生就业平台,优先为贫困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就业机会,对有创业潜质与创业计划的贫困学生,学校招生就业部门为其联系创业资金,提供创业机会。农村职业学校助力精准扶贫,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做到扶贫工作有制度可循;要有可行的实施模式,做到扶贫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实际。

一、成立助学部门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贫困生扶贫制度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学校贫困生群体受到了国家的特殊关注,比如如何确定贫困生对象、助学金如何发放、贫困生档案有无记录、贫困生在读期间生活是否得到保障、贫困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贫困生能否顺利就业、贫困生家庭能否脱贫、贫困生家庭脱贫后如何防止返贫等问题,都是国家、社会、学校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管理。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组建由资助办主任、资助办工作人员、招生就业办主任、专业组组长、班主任等人员构成的助学机构—— 资助办。资助办的主要工作是学校牵头,各部门协同做好在校贫困生精准扶贫工作,明确了资助办、招生就业部、科组以及班主任的責任,做到三个确保:确保每一个贫困生能享受国家以及学校、社会的救助,确保每一位毕业的贫困生能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确保每一位就业了的贫困生能带动其家庭脱贫。

成立了资助办后,面对在校贫困生的扶助,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制订了《助学金管理与发放制度》《贫困生奖学助学制度》《贫困生优先就业制度》《预防贫困生心理贫困制度》等,这些制度为贫困生脱贫提供了脱贫保障。

二、依据《贫困生助学奖学制度》,为贫困生创造助学奖学条件,对贫困生助学奖学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资助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根据学校资助办发布的《贫困生助学奖学制度》,助学制度是农村职业学校助力精准扶贫中对贫困学生直接物质扶助的主要方式。助学金的来源主要来自国家财政,学校按照国家政策发放助学金。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因家庭突发变故致贫的学生其变故不属于国家政策补助时间段,或者材料不齐全而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这部分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会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继续完成学业。这部分的学生该如何救助?可以采用社会救助的方式,比如联系合作企业捐助。

2015 年开始,广西中职学校对学生已经实行免学费政策,这对于贫困学子来说是极大的福音。然而,要保证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解决他们的生活费用,单靠国家助学、社会助学还是不够的,学校还要积极创造渠道为贫困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就业部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学校在暑假组织学生到工厂实习,一方面可以学到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挣到一定的生活费。除此之外,周末鼓励离家远不回家的学生到辖区内的企业做小时工或者日工,既解决了学生吃饭的难题,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收入。

除了为贫困生创造助学条件外,也要为贫困生创造奖学条件。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对优秀贫困生实行国家颁发的广西区级奖学金和学校颁发的校级奖学金,极大激发贫困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贫困生的生活也得到相应的保证。学校除了对学习优秀的贫困生进行物质奖励外,还对顶岗实习表现优秀的贫困生实行物质奖励,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引导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现状。

职业学校对贫困生的奖学助学、勤工俭学,基本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根据学校招生就业部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国家示范校的岑溪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没有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

三、依据《贫困生优先就业制度》,着力培养贫困生“一专多能”,打造贫困生勤工俭学、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绿色通道

根据调查,部分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一方面是因为缺乏谋生的技能,导致就业困难,又或者是掌握的技能比较单一,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不具备职业转换能力;另一方面是贫困人口的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一旦失业,再学习新的技能比较困难,因此很难实现顺利再就业。岑溪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根据这些原因,要求贫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精通一门技能,辅修一门或多门技能。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计算机的专业技能外,还可以选择一门相近的技能,如电子电器。学校针对贫困生制订学习指导计划。首先,各专业组把本专业的贫困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本小组辅修何种技能。其次,各专业组派出专职教师负责每个小组的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主要是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最后,培训结束要进行检查,给予等级评定,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考辅修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弱。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的强弱对劳动者谋生有较大的影响。学习能力强的人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能跟随时代的步伐而不被淘汰。反之,学习能力弱的人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容易被社会淘汰。因此,职业学校除了要教会学生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在精准贫扶中尤为关注贫困生的学习能力,派出教师专门辅导贫困如何阅读文本、如何理解书本知识、如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所用的知识、如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把理论转变为技能,各专业每个星期有培养学习能力的专题讲座和专题活动。经过专门的训练,大部分的贫困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校教学部与招生就业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学习能力越强的学生,技能掌握得越熟练,就业越容易,薪酬越高。

马斯洛人类生存五层次理论把生存需求排在第一位,人只有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贫困生的压力来自家庭中的经济压力,他们首先要解决生活问题,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中职在校贫困生虽然有国家助学、学校助学、社会助学等助学,然而,他们如果要生活得体面一些、宽裕一些还是需要家庭、自身的努力。有些贫困生家庭家里劳动力缺乏,需要抚养和赡养的人口多,或者家里遭遇家庭成员重疾或意外等健康教育,这些贫困生来自家庭的经济帮助就微乎其微了。这就需要学校帮助贫困生走出经济的困境,让他们能不受经济困扰专心学习。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问题上,与企业合作,搭建扶助贫困生平台,打造贫困生勤工俭学、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绿色通道。目前,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已与本地、外地的 10 多家企业合作,为一、二年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为三年级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就业创业机会。这些机会,既能很好地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又能锻炼贫困生的独立能力。

四、依据《预防贫困生心理贫困制度》,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联动对贫困生实施“精神扶贫”

部分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自律性、纪律性差,而贫困生有一部分除了具有以上问题外,还有自卑、敏感、多疑、孤僻、自闭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使贫困生在困难面前变得消极,在生活无忧的其他学生面前变得敏感,严重的甚至会使贫困生感到前途渺茫,然后破罐子破摔,学习上不思进取,毕业后甚至懒于就业,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些因素会对贫困生家庭脱贫形成一种消极的影响,成为家庭更大的负担。因此,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在精准扶贫中也是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对贫困生实施“精神扶贫”,也就是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辅导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德育老师负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第二部分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有心理問题的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第三部分由班主任负责提高贫困学生的自律性与纪律性。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要建立档案,档案内容由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两部分组成,辅导教师记录辅导过程、贫困生思想转变和心理转变过程。

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对贫困生实施“精神扶贫”计划,疏导了贫困生的心理,转变了贫困生的消极思想,树立了“弱鸟先飞”的意识。贫困生变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了,学习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五、依据《扶贫人员派出管理制度》,面向贫困农户助力精准扶贫,运行指导—服务式的机制,送教下乡扶助贫困农户脱贫

根据调查,不同的贫困农户致贫的原因不同:有些是家庭人口负担重,有些是家庭突遭变故,有些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缺乏技能……职业学校在扶助精准扶贫工作中,要针对缺乏技能的贫困农户,利用职业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送技术下乡,扶助贫困农户脱贫。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扶贫人员派出管理制度》,探索帮助贫困(下转第43页)(上接第40页)农户脱贫的新模式。学校与合作企业在各乡镇设点帮扶,通过“校企培训、送教下乡”、派遣驻村第一书记等形式,开展各种培训、技术指导、营销渠道开发等,定培训任务和脱贫任务。从 2014 年开始,至今每年完成各类人员培训 500 多人,先后助力 114 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制定扶贫人员派出制度、奖学金助学制度、贫困生顶岗实习及就业推荐优先制度等,对贫困生实施“助学—就业—脱贫”一站式扶贫模式。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校企培训、送教下乡”“派遣第一书记,带头扶贫”针对贫困农户的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农户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让贫困农户在自己的土地上利用先进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实现脱贫。近几年来,先后有 300 名贫困学生毕业,就业后薪酬较高,其家庭因此收入提高,摘了贫困帽子;完成各类人员培训 500 多人,先后助力 114 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总之,制度是扶贫的保障,农村职业学校助力精准扶贫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技术培训是扶贫的关键,要利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贫困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对在校贫困学生,生活上则需要助学、奖学、勤工俭学多管齐下,解决其生活困难;学习上要重点关注、重点教导,使其掌握谋生技术,顺利就业,解决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困难;心理上要重点辅导、多鼓励,使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摆脱心理贫困的束缚。

【参考文献】

[1]穆惠涛.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2]范亚红.县域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3]刘鹏飞.中职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1)

[4]董 晖,徐兴林,谭春波.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8(23)

[5]张诗雨.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村职业学校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的实践研究”(后变更项目名称为“农村职业学校助力精准扶贫机制构建及实践模式研究”)(GXZZJG2017A081)。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机制构建精准扶贫模式
风险社会治理下网络理性参与机制构建
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
浅析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举措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