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最后一个朋友是什么感觉?
2019-02-18晓林
晓林
他为何这样待我
阿志是上海市松江区某中学的高二男生,因严重失眠,久治不愈,经神经科医生推荐,在其妈妈谭女士的陪同下找到我做心理治疗。
谭女士告诉我,阿志从小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孩子,话不多,学习成绩却很好,中考时轻松考入现在就读的重点高中,让她在朋友面前很有面子。“但我总觉得他不开心。”谭女士怜爱地拍了拍一旁呆坐的阿志,说,“上了高中以后,学习压力增大,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连最好的朋友也在背后对他插刀,所以他就更不开心。”
“背后插刀?”我问:“这是个比喻吧?究竟是怎么回事?”
阿志在妈妈的鼓励下,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阿姨好!情况是这样的。”被妈妈提醒,把声调降低到正常的水平,“小林是我的初中同学,家在一个小区,一起考入这所高中,又巧合地分到一个班,所以关系很要好。以前,我们总是出双入对,有麻烦一起扛,有好事一起高兴。我们的学习成绩也差不多,排名总是紧挨着。这几年的暑假里,我们曾三次相约去外地参加夏令营。总之,我们之间没有秘密,就像亲兄弟一样。可是,高一和高二之间的那个暑假,我俩在崇明岛的英语夏令营处得不好,回来后就有点面和心不和了。”
谭女士插话道:“在崇明岛到底发生了什么?”
阿志脸涨得通红。他挠挠头,不情愿地回答:“其实也没有什么。有一次营里举行即兴演讲,我不肯开口,后来勉强开口又发挥很差,害得所在班受罚,集体做了30个俯卧撑。我感觉那时小林看我的眼神不对,很鄙夷的样子。我很伤心,也很生气,没想到连他也看不起我。”
我说:“是不是你多心了?”
“绝对不会!”阿志十分肯定地说,“别人是否看得起我,我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不会有错的!”
我问:“是什么让你在这方面如此敏感?”
阿志马上紧张起来,像一只受惊的小猫,下意识地往妈妈的肩膀后面躲。对于一个17岁男生来说,这个动作显得十分怪异。
谭女士苦笑了一下,强作镇定,说:“阿志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爸爸因挪用公款炒股票被判刑3年。我家所在小区其实是单位的家属院,这样的丑事瞒不住人,很快就有小朋友嘲笑阿志,甚至阿志班里的同学也用各种方式排斥阿志。那一段,阿志失去了所有朋友。我知道,有的同事为了撇清自己,严令自己孩子远离阿志。只有小林除外,因为小林的妈妈和我关系好,经常私下里接济我,帮我渡过难关,所以阿志非常珍视与小林的友谊。那3年,我和阿志饱受人们的白眼,也让阿志过早地体会到了人情冷暖。”
我问阿志:“你跟小林疏远以后,他对你有什么过激言行吗?”
阿志点点头,又摇摇头,犹豫地说:“在班里,我俩的座位离得不远,我经常能听到他与其他同学的对话。有一天晚自习,我正在赶做当天的作业,听他小声对一名女生说:‘知道老师为什么布置这么多的作业吗?就是因为有人不管作业多么多都能按时完成,让老师感觉我们还有油可榨。这不是坑害大家吗?我扭头看了他一眼,正好碰上他的目光,他马上躲开了。我觉得他这话是针对我。他为何这样待我?我又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但是,即使他是我唯一的朋友,我也不想跟他一起与老师作对,万一成绩下来了,受苦的不还是我们吗?阿姨,他这样的言行叫不叫过激?”
我微笑摇头,问:“小林是你唯一的朋友,是吗?”
阿志身體一震,像是撒谎被揭穿的孩子,胆怯地点了点头。
我接着问:“除了失眠,你还有哪些不适的感觉?”
“孤独。”阿志用那种豁出去的语气说,“失去最后一个朋友的感觉,您能理解吗?在班里,我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大家好像都拿我当影子看。我其实喜欢这种感觉,因为很安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这种感觉同时让我痛苦。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也在想这事。有时候,我幻想自己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比如像蜘蛛侠那样避免一次大灾难,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让我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但是醒来之后,一切照旧,醉生梦死,我像行尸走肉那样去食堂吃饭,去教室上课,去操场上看高一新生打球……”
我问:“你喝酒吗?”
阿志连忙摆手:“不不,醉生梦死只是一个比喻,糊糊涂涂的意思,我没有喝过酒,连碳酸饮料都不喝。”
我和谭女士都被他的用词不当和急于表白的慌张逗笑了。
可怕的自卑心理
经过仔细问诊,结合心理量表测试结果,我诊断阿志患有中度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谭女士不安地问,“什么意思?不是精神病吧?”
我告诉她,回避型人格障碍又叫逃避型人格障碍,最大的特点是行为畏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对付。根据国际通行的《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描述,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症状是: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知心朋友,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不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自己不常做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风险。
“只要符合其中的4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我说,“除了第7项以外,阿志不同程度地符合了6项。”
阿志问:“我时常感到压抑,觉得活着没意思。这种情况,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我解释道:“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在家庭之外,患者很少有亲密朋友和知己。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不愿意出风头,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出羞愧、哭泣或不能回答问题。患者对熟人很亲热,而对生活中习惯常规的任何改变都感到害怕。为了回避引起焦虑的情况,他们常寻找一些借口。有时他们对一些事物表现出恐惧,如果不加以重视,病情极有可能恶化成抑郁症或恐惧症。”
谭女士问:“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怎样形成的?”
阿志跟着问:“对呀,为什么我这么倒霉?”
我告诉他们,导致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低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出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2.消极的自我暗示。当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都会首先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自己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3.挫折的影响。有的人由于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我补充道,“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挑战梯级任务
听了我的分析,谭女士沉默了许久,然后问:“回避型人格障碍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系吗?”
我回答:“人的气质在出生时就已经有了分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个性。如果阿志从小就比较内向害羞,不太敢主动与人交流,那么可以说在他的个性里就存在这种潜质。不过,个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系统的社交训练,可以予以纠正。”
“那太好了!”阿志扯着妈妈的衣角,兴奋地叫道,“我要接受这样的训练!”
经谭女士授权,我对阿志实施了10次共20个小时的心理辅导,内容主要包括消除自卑感和克服人际交往障碍两个方面。
为消除阿志的自卑感,我引导他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我告诉阿志,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我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更不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第二,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增强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最初,阿志把自卑心理看成一种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我告诉他,这是不正确的认识,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人们都比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这是自卑者的优点,但不能因为有优点就保持自卑,而是通过认识这些优点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第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我引导阿志,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自问“人人都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难道我不是人吗?”经过训练,阿志终于醒悟,只要怀着豁出去的心理去做事,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
当阿志的自信心足够强,克服人际交往障碍便有了基础。针对他的情况,我采取梯级作业的方式,帮助他循序渐进地融入班集体。梯级作业共进行了6周,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周,每天与同学(或邻居、亲戚、室友等)聊天10分钟。
第二周,每天与他人聊天20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10分钟。
第三周,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一位朋友进行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第四周,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吃饭,或郊游。
第五周,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第六周,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其实,第六周的任务已超出常人的生活習惯,但作为治疗手段,在强度上超出常规生活是适宜的。
刚开始的时候,阿志对交际任务很排斥,因为他感觉十分困难,但坚持两周以后,他前期铺垫的自信心开始发挥作用,使他不断感受到交友的快乐。第六周结束时,他居然希望这样的训练继续下去。此时,我和谭女士都惊喜地感觉到,阿志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基本被克服,同时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他的老朋友小林。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