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河北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探析

2019-02-18崔玉虎徐婧钰李朝阳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营销策略电子商务互联网+

崔玉虎 徐婧钰 李朝阳

摘要:河北省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特色农产品品种丰富。从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传统营销着手,引出“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分析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观念较弱,互联网大数据水平不高,质量问题频发,模式选择存在较大偏差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对优化完善河北省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提出建议,对打造“绿色河北,农业强省”有现实性研究意义。

关键词:河北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传统营销;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5.024

随着《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与《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使得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各环节加速融合。现代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精准化生产、透明化管理、高效化经营、便捷化服务及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种养加”及营销物流模式成为全省农业发展新业态。

从目前现实情况看,农业与互联网接触水平较弱。因此引出“互联网+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通过互联网搭建平台,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展销,有利于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环节。

1河北特色农产品概况

河北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以特色农产品为着力点,重点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农业产品。由产品特色、工艺特色、营销特色、售后特色等组成。特色农产品也可以体现地方与区域特色。

河北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如:大名面粉、张家口奶业、魏县鸭梨、黄骅冬枣、沧州金丝小枣等,特色产业已经开始走向集群化、规模化。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需求不断多样化,因此,改变传统的河北农产品营销策略俨然成为当务之急。

2河北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2.1传统营销策略

河北特色农产品主要是通过实体店铺进行销售,独立农户或农村合作社组织农民集中生产特色农产品,采摘后将特色农产品进行选择性加工,由农产品加工企业将产品送到各个实体销售点,进行适时销售,最终产品到消费者手中。但这种策略一方面耗时多、产品流通速度慢、加工成本高;另一方面無法直观反映消费者售后状况,对农户或农产品加工企业决策造成影响。基于以上两方面,我们可看出,由于河北特色农产品的分散性和行为不规范性致使农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管理薄弱,且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极有可能导致被其他产地品质较差的农产品仿冒,从而降低市场美誉度。

2.2“互联网+”营销策略

2017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实施意见》,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支持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互联网销售平台。到2020年,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通过政策的支持,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先后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企业平台,将农产品进行销售,带动河北省特色农产品行业发展,提升其品牌知名度。

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与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其公司平台惠农网上进行特色农产品销售。该平台主要以B2B的方式为农村用户服务,为农产品提供供销渠道。该平台及时发布农业部提供的全国农产品的市场行情、最新的农业政策和新闻,与此包括袁隆平在内的几十位农业专家会为广大农户解决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提升农户或合作社农产品种植技术,随时进行学习,还可以降低销售成本,获取更高利润,提升农户或合作社收入。但是这种方式会对物流终端要求较高,可能会出现产品拖延问题等。

河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河北省知名农产品特色营销服务公司。该公司根据地区行政级别设置分销中心,逐步打造农村电商新品牌,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集群与规模效应。这种营销策略实现农户与电商企业的相结合,农户提供产品,电商公司提供平台,加快销售速度,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起到积极作用。

3河北省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存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与互联网联系越来越紧密,相应的特色农产品在全国知名度不断提高,同时结合河北省农产品现状,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在拓宽农产品市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河北省农产品网络营销还存在发展阶段,在农户观念、售后、技术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第一,农户知识储备较少,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特色农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需要拥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知识做支撑,而农户知识储备较弱,对互联网了解较少,缺乏专业的技术培养,同时,农户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制定相应的农户电商学习机制,安排专业知识人员为农户进行讲解,同时加大相关产业扶持力度,着力打造新时代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二,特色农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售后机制不完善。通过互联网销售特色农产品,不是简单的销售渠道的方面,更重要的是保证消费者收到质量高的农产品。很多消费者在进行区域特色农产品购买时候,当产品送达时,产品出现过期、与特色农产品不符等状况,同时,还无法便利进行售后,对平台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加大检查与执法力度,平台应不断完善相应的售后机制,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

第三,物流保鲜技术面临挑战。众所周知,特色农产品的保鲜期较短,如果想实现长距离的运输,在保证新鲜、安全的前提下,最重要的就是物流保鲜技术。但是从现状看,该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技术较为单一,运输效率慢。应加快物流保鲜技术的研发,将GPS技术、互联网技术、保鲜技术等进行融合,为消费者提供实时信息,保证农产品安全送达。

4指导性建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将会逐渐成为主流销售模式。“互联网+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同传统销售模式,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因此,政府、农户、电商公司三者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模式发展,为河北打造农业强省奠定重要基础。

第一,多渠道提升农民技能水平,落实农民培训机制。建立定向专业、定期培养、定期服务的基层农技人员补充机制,进一步解放农户思想,积极组织开展农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逐步形成“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支持农村合作社,形成带头示范效应。

第二,强化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完善农业科学创新体系。积极发挥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的积极作用。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打造资源共享、目标一致、任务明确的创新平台。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现代化人才,与各地农业高校开展深入交流,为农业高校提供农产品实验、实践基地的同时,也为自身农产品产业化、创新化开辟了新道路。

第三,着力打造农产品物流平台,提升物流配送保鲜能力。河北省逐步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面的网格化物流体系。有效开展农产品第一、二、三方物流,形成单独的河北特色农产品物流运送体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可通过专业线上互联网平台,搭建新型物流运送体系,进行会员跟踪物流配送制度,以便更好了解用户所需。

第四,建立健全食品质量监督体制,完善农产品售后机制。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建设农产品质量安检体系,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形成专业的食品质量检查组,不定期抽查检验农产品质量,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处理,并于线上进行公开监督、督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生产和经营农产品的全程监管,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宇庭,李富忠.“互联网+”时代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6,(02):104-106+110.

[2]郑亦麒.“互联网+农产品”型网络营销效果提升策略[J].农业经济,2016,(04):138-139.

猜你喜欢

营销策略电子商务互联网+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