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步调一致转动能促改革
2019-02-18通讯员田玉庆秦震
□ 通讯员 田玉庆 秦震
近年来,济宁市国资委积极推进国有企业重点领域改革,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实施转型发展,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卓有成效。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既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来了机遇,也对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优势、提供强力支撑提出了要求。
以制度定规矩
国务院公布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确定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一系列基本制度。
目前,济宁市基本完成市县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整合市县属涉旅资产资源组建了孔子文旅集团,顺利推进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充实壮大了济宁城投、山东公用、济宁国投等重点企业资产规模和竞争实力。全面完成市管企业及所属企业党建进章程修改工作,通过公司章程明确了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重大事项由党委事先研究、董事会和经理层按法定程序决策的原则得到有效落实。制定市管企业董事会议事规则,在4 户市管企业选配了6 名外部董事,为董事会规范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鲁泰控股在子公司开展了经营班子市场化选聘。经国务院国资委职业经理人研究中心批复,建立了全国职业经理人大数据济宁分中心。
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公交集团等相继开展了精简机构、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推动收入分配向一线职工倾斜;合理控制市管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并在市国资委及企业网站公开披露。严格规范市管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行为,推进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制定《市管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以执行重到位
济宁市相继印发《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市管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布了市管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名单,全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眼睛向外,加强与先进企业的战略合作。市国资委相继引进南威软件集团、浙江网盛生意宝公司、江苏中圣公司等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各级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到87 户,占监管企业总数的34%。各混合所有制企业根据股权比例行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改变了混改前企业一股独大、一个人说了算、“三会一层”形同虚设等问题。济宁将推进企业上市作为实施混改的重要途径,山东公用、鲁泰控股等列入全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目前,市政府批复了鲁泰控股混改方案,与多家战略投资者签订投资意向;山东公用正在解决拟上市资产历史遗留问题,推动资产整合;海纳科技新三板挂牌已完成。
以考核明责任
济宁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市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实施方案》,强化了市国资委4 项管资本职能,取消监管事项2 项、下放12 项、授权5 项;市国资委建立了出资人监管的权力和责任清单,为加快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提供了制度保障。
根据济宁市《关于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意见(试行)》等要求,市国资委坚持分步推进原则,将济宁能源、山东公用、济宁国投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实施企业分类改革,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中,商业一类企业4 户、商业二类企业1 户、公益类企业1 户,并推进市管企业对所属企业开展分类改革。同时,修订《市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组织分类考核,对商业一类企业,重点考核企业经济效益、资本回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对商业二类企业,重点考核企业投融资能力、服务保障水平、运营效率和降本增效情况;对公益类企业,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重点考核公共产品服务质量、保障能力和成本控制。从2018年度考核结果看,分类考核起到了预期的导向作用。
以体制抓班子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济宁市国资委党委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任务清单,明确了市管企业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内容。开展了市管企业党委书记和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并逐级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出台《市管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将落实主体责任情况与负责人薪酬分配和选拔任用相挂钩。深入推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为8 户市管企业选配了领导班子,全面推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19名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12 名党委成员进入经理层。
加强企业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工作,对济宁能源、济宁城投、文旅集团和土发集团等企业党组织关系进行了划转、理顺。下发《关于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的通知》,按照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将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年度预算,2019 年市管企业提取党组织工作经费1795 万元;各市管企业按照要求,配备了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850 名。
以责任强监督
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绷紧廉洁这根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对国有企业财务、审计、法律监督和纪检监督,严格实行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内控机制。健全国有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规范交易行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促市管企业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分管责任和“一岗双责”。
市纪委印发《市管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意见》,单独设立驻市国资委纪检组;新配企业纪委书记7 名,新设企业纪检监察室7 个。市国资委党委联合派驻纪检组,对731 名企业领导干部及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建立廉政档案。组织对7 户市管企业、13 户权属企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准则》、《条例》和党建工作专项监督检查,并开展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山东公用被评为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
促发展有作为
深化企业内部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内部重组整合,搞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富余人员。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以来,市级层面先后出台国企改革文件19 件,并对市政府制发涉及国有企业的19 项文件进行了清理,国企改革的制度框架体系日臻完善。
全面完成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25 户市属企业纳入市国资委监管范围,邹城市率先完成县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市政府印发《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清算工作总体方案》,对71 户资不抵债、停业停产等困难企业及“僵尸”企业实施清算退出。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将降低财务杠杆目标任务纳入市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确保负债率得到有效控制。印发《市管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新增投资项目进入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高风险业务和低端低效产业。全力推进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已全面完成国有企业356642 户“三供一业”、55 个市政设施、20 个社区管理机构、3 个消防机构、11 个医疗卫生机构分离移交工作,基本完成16 个教育机构分离移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