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探索
2019-02-18邓龙奎
邓龙奎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1]2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的具体与历史的有机统一。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以下简称“五大发展理念”)。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是为适应我国在新时代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没有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理论,就不可能切实有效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8,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在20世纪末我国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的小康,集中体现在我国在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达到1 000美元。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 000美元以上,才意味着它进入了现代化的行列。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 000美元的实现,意味着把贫困的中国变成了小康的中国,但离我国现代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见,实现从低水平小康向高水平小康的迈进是一段极其艰难的历程。所谓不全面的小康,集中表现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方面,虽然我国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仅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致使在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在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则相对不足,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除了要改变这种状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从不全面的小康发展到全面的小康。所谓不平衡的小康,主要体现在我国在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等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问题。只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才能使我国向高水平的、全面的、均衡的小康发展。另外,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只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因此,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只有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第二,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我们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传统的发展理念已经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只有开辟新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论,才能解决现阶段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能够有效地解决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实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此,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化解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正确抉择。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经验教训的理论总结和科学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是也遭受了不少挫折。10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延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迈出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在这期间,我们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需要继续坚持,一些成功的经验需要总结。与此同时,我们在前进中也付出了许多代价,需要认真总结和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而且,过于强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在发展理念上进行创新,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经验教训的理论总结和科学概括。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诉求
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总体描述,它蕴含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诉求。党的十七大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各族人民的新期待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达到新的要求[3]1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7。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蕴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诉求。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发展目标的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质和核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一是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和方向,也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共享发展理念就是要保证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我们必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使全国各族人民能够从社会发展中受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强调发展的协调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还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具体表现在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同时,“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3]17为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治发展的目标和内在要求。这一目标涵盖3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内长期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完全胜利的政治保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既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主要体现。
第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大幅度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三要推进文化创新,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可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创造出适应人民需要的、国际竞争力强的文化产品,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第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全面的、均衡的小康。在发展的新阶段,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后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注重教育公平,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三要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使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四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五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基本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六要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
第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贫困社会、温饱社会到总体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这期间,由于经济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过多,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造成了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此,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三要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在全社会范围内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对策
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在21世纪初,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面临着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和重大挑战,要求我们开辟新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新举措解决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开辟新的发展思路。不同的发展观念带来不同的发展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经济、重建家园成为了所有国家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把经济的增长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认为增长就是发展,发展就是增长。在这种经济增长论的指导下,一些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与此同时却带来了经济结构不合理、贫富悬殊、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反思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认为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发展比增长有更丰富的内涵。法国的佩鲁在《新发展观》中认为,发展应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作为对经济增长论的批判,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极限论,揭示了当代的全球性问题。但是,增长极限论者的悲观估计也没有充分的根据,被一种追求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代替。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未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经济效益低,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等等。所以,从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开辟新的发展思路,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促使我国从传统的发展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科学发展。
第二,保持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经济需要在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只有保持经济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才能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如果以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850美元计算,“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就必须将年均增长的速度保持在7.5%左右,同时要把人口总量控制在 15 亿以内”[4]148。可见,如果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二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如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仍然很低,社会主义制度就可能会失去吸引力,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其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所以,只有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较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只有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才能化解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虽然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但是,如果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失去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当然,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使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就会延误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努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所谓战略机遇期,是指由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为发展主体提供良好经济社会发展机会和境遇,并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和目标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特定的历史转折期。”[4]142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的判断,认识到是否能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从国际形势发展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我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集中精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可能的。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完全可以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来加快自身的发展。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1年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5 933亿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我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奠定了基础和做好了准备。
总之,从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可以看出,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并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此,在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效化解新时期、新阶段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冲突仍时有发生,我们还要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必须时刻警惕分裂祖国的图谋。二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按人均计算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较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三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发展目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尽快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