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程序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的作用研究
2019-02-18于海兰
于海兰
(上海市同仁医院,上海 200335)
脑出血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高危疾病之一,该病起病急,发展迅速,极易导致患者致死、致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质量[1]。在临床医学经验中,优质的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急救的效果,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救效率,因此急诊护理程序对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分析急诊护理程序对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95例,观察组10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5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34±8.67)岁;观察组男性患者67例,女性38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3.13±6.88)岁。20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包括出现脑梗塞的患者,单纯的脑出血患者为100例左右,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经头颅磁共振或CT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脑出血,并排除有其它脑部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程序,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及时评估,监护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及时联系外科进行手术抢救治疗。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程序,具体措施为:①护理人员在患者抢救入院前,要立即提前准备好抢救的物资和设施,通知急诊抢救医师;②优化护理流程,给患者先进行抢救再迅速挂号;③医护人员在患者到达医院前1min内完成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气道开放、吸氧操作,保持患者呼吸流畅,并要清理患者口鼻分泌物,使患头部偏向一侧,辅助医护人员要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血标采样,迅速联系医师进行CT和 MRI检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监护,15min内完成肌内注射术、插尿管和备皮等操作[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CT检查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和急救的总时间以及致死率和致残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的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来检验,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CT完成时间、急救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致残致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状况时间评估
3 讨 论
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失语和四肢无力等症状,发病急,进展迅速,若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急救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对患者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胁,因此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的关键[3]。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急救速度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常规的护理程序急救时间较长,对患者情况不利,而优化的急诊护理程序能够大幅缩短患者急救的时间,提高患者急救效效率。因此,医院还要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急救操作技能熟练度,并建立绿色急救通道,缩短患者急救时间,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抢救保障。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急诊护理程序应用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程序能够有效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有临床医学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