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真”课堂

2019-02-17林苑英

教师·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林苑英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以立德树人为教学中心点,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核心素养的现代公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并注意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深入學习,以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推动其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文章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就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追求课堂学习的“真”体验和需求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真”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1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6-0084-02

道德与法治课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促使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提升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了解社会、参与公共活动等,并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真的、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能全面发展。

一、教与学有机统一,提高教学效率

虽然教与学是两个相对不同的主体,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与学有机统一起来,既要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也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使学生进行“真”学习。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要先了解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并制订相应的课堂教学计划;在上课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高效地渗透课堂知识。其次,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能力,在上课时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在较难处给予一定的提示,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如在“我们不乱扔”一课教学中,在上课前,教师要先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思维能力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并注意简化课堂内容。在上课时,教师可先询问学生对垃圾堆和校园环境的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讨论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给学生讲解,而是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思考阶段,教师也可结合学生的思考情况对一些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予以提示,如乱扔废纸屑不美观且浪费、塑料不容易分解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活中不乱扔垃圾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创设情境,使得学生深入学习

小学阶段处于比较感性的阶段,学生容易被趣味性的学习情境吸引,从而能深入学习。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以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得“真”情境的体验。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既要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愿意参与,也要尽量地使之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也要注意问题的选取,不仅要由简及难地设计一系列问题,还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情境,结合课堂内容促使学生获得情境体验。

如在“大家排好队”一课教学中,上课前,教师可先给学生设置情境,并注意添加一些趣味性内容,如砸金蛋、掷铜钱等。在上课时,教师可先和学生讨论有关砸金蛋的内容,因为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可提出“在砸金蛋活动中有人插队,这个时候怎么办?”的问题,学生一般都会说阻止他或者谴责他。这时教师可接着提问:“为什么要阻止插队的人?插队的人给排队带来了什么影响?”在和学生深入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插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插队容易促使其他人也插队、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等。

在学生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也要培养学生排好队、遵守秩序的观念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情境以问题的方式输出课堂内容,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行为规范。

三、满足心理因素,促使学生“真”参与

数据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心理需求越高,学习兴趣就越大。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展开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来促使学生达到活动学习上的“真”参与。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针对不同的学生从行为习惯、学习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并且深化活动思想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尽量让学生全身心放松,进而使其思想也进入课堂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的自我心理需求。如在“爱心的传递者”一课教学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其性格特点、语言行为都有着较大差异,因此上课前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一些了解。上课时,教师可和学生讨论有关残疾人的话题,并在PPT上播放残疾人生活艰难的图片来促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其同情心。在学生被深深触动时,教师再引领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可选取一部分学生扮演图片里的残疾人,其他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对“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时性格开朗的学生会立即上前帮助“残疾人”过马路、用简单手语以示关爱等,性格内向且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却不知道怎么办。这时教师可指导其和“残疾人”握握手,以示自己的关爱,这能促使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因素展开教学活动,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真”参与。

四、进行体验教学,促使学生获得“真”知

学生只有亲身体验学习,才能获得“真”知,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财富。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联系学生的日常经历,引领学生挖掘有关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使其获得“真”知。首先,教师要引出学生能理解的日常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述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可在一旁进行修正和补充。其次,在学生述说自己的想法时,教师应注意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内容,以期让学生在产生良好体验的同时加深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如上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近来的学习情况给其发放奖品,并有意识地先让学生自行排队。由于这是对学生的奖励,学生一般都会十分积极,且有簇拥上前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把以前课堂讲述的内容延伸到实际行动,如对学生在领取奖品过程中的不排队行为、簇拥行为等和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点包括容易发生什么矛盾、造成什么危险、自己有什么感受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深入剖析,并告诉学生如何去做和如何去注意自己的行为等,从而有效促使学生了解正确的行为规范,并且从实际体验中获得“真”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真实体验展开课堂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对课堂知识应用的升华。

五、根据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重要過程。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利用一些细节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给其搜集一些相关的细节,然后引导学生从此细节延伸到其他内容,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其次,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并依据学生情感变化适时展开新的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情感体验。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有关父母的爱的知识时,要先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父爱、母爱的故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妈妈的账单等。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受后,教师再呈现生活细节,如每天父母送自己上下学、遇到雨天时父母经常把伞打在自己头(身)上等,然后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教师可鼓励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父母爱自己的小故事,可给其相应提示或者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在学生讲解完成后,其对父母会有更深的情感,这时教师再进一步提问:“那你们都给父母做过什么呀?”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报父母的爱,即好好学习和关心父母等,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展开教学,能在较大程度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六、联系实际生活,丰富学生知识

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联系实际生活案例,引领学生结合课堂内容对其进行剖析,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帮助其积累生活经验。上课时,教师要给学生选取一些其能接触到的案例,使其能根据案例表述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在和学生讨论案例时要注意渗透一定的课堂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

如在给学生讲解有关法律维权的知识时,教师要先对课堂内容作简单的讲解,促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着系统的认识。然后教师可给学生选取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并且从头到尾地给学生讲解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等,注意隐去结尾。在学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教师可询问学生打人者与被打者分别有哪些出格的行为、触犯了什么法律、互相侵犯了什么权利等。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差,其只能回答一部分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补充回答,还要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拓展,如在不侵犯对方权利、不违法犯法的情况下,打人者与被打者怎么做等,进而深化学生的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案例来展开课堂内容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还教给了学生正确的处理方法。

七、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教学的展开要从课内到课外、从知识体验到情感体验等,让学生走进“真”课堂学习和认识,以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也要向其传授相关的处理方法,从而使得知识趋于“真实”化,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冬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3):194-195.

[2]俞 琳.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国教师,2019(3):100-101.

[3]刘天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 2017(47):69.

[4]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51.

[5]单安花.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探索[J]. 考试周刊, 2019(33):136.

[6]谭丽君.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新校园(中旬刊),2018(4):23.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