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019-02-17杨铁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体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学校体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余体育训练,经过70年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课余体育训练的制度和竞赛体系,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70年来,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为我国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和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刻,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认真回顾我国课余体育训练走过的历程,总结我国课余体育训练取得的经验,对于推进新时期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课余体育训练的初创阶段(1949年10月1日—1966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体育事业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教育事业的初步兴建,我国学校体育得到了发展,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以改善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为中心,推行和落实《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以下简称《劳卫制》)为主要措施。
为了迅速改善我国人民群众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改变其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称的局面,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体委),1954年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体委)。
1954年5月4日国家体委、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卫生部、青年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颁布《关于在中等以上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指出,“应尽可能培养、训练各种运动队,把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号召学校体育工作要围着《劳卫制》进行,“把体育正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早操等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将学校体育中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正式提出来,为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逐步启动。
这一阶段我国课余训练主要是以大学为主。大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训练与竞赛基本上由各大学自主进行。大学课余训练的比赛形式多为学校内部进行的班组间、系级间的小型单项比赛,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校际间的体育比赛,省、市范围内的运动会和单项比赛。这段时期内我国大学课余体育训练也培养了不少优秀的运动员,如清华大学曾训练出田径、自行车、摩托车、足球、举重等项目的十名运动健将;上海复旦大学、北京航空学院的男女排曾是全国甲级球队。由此,为后来组建各省市专业队和国家队奠定了基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已见雏形,只是以零散的、校内的竞技体育竞赛体现出来。
据记载,当时影響比较大的全国性、国际性学生体育比赛有:
1950年8月为参加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世界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体育比赛,当年的7月8日至10日在天津举行了中国中学生篮、排球代表队选拔赛。
1954年8月10日至14日在辽宁省旅大市举行了13城市中等以上学校田径、体操运动会。
1954年7月31日至8月8日,中国学生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12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新中国较为正规的青少年业余训练发端于1955年国家体委在北京、天津、上海试办的3所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学校。而规模化的训练制度建立则开始于1956年,其标志为国家体委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建立青少年业余体校时颁布的《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规定了业余体育学校是利用课余时间,以热爱祖国的精神教育青少年运动员,促使他们身体全面发展,掌握专项运动技术,从中培养优秀运动员。
业余体育学校制度的建立成为后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经过几年的办校探索和系统训练,涌现出一批人才成为优秀运动员;大批业余体校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厂矿、企业、机关、军队之后,成为体育骨干,为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一时期课余体育训练取得的主要成绩是初步建立了以业余体育学校为主体的课余体育训练体系和学校的课余体育竞赛活动。
二、课余体育训练的受创阶段(1966年—1979年)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了,这个时期遭遇了全国性的灾难。学校体育工作也不例外,整个受到破坏,学校体育事业严重倒退,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活动也被迫停止。但是由于“文革”前17年积累的学校体育基础和人民群众的体育热情,在“文革”后期一些大学和中学仍然开展课余训练和竞赛,一些省(区、市)也把学校体育竞赛作为一项制度开展。
1973年成立了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该协会在国际上是世界中学生体育联合会的会员国家代表,在国内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下属的全国性的中学生体育组织,并于当年在长春市、烟台市举办了第1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于1974年参加了由世界中学生体育联合会在德国威斯巴登所举行的第1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1975年成立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该协会在国际上是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会员国家代表,在国内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下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体育组织;并于同年参加了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在意大利罗马所举办的第8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十年“文革”前期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受到破坏,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后期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逐渐开展一些零散、分散和群众性的小型竞赛。这一时期的主要成绩是我国成立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并加入了相应的国际体育组织,为我国学生运动员能够参加国际体育交流打开了“窗口”,这也是我国体育外交的一个胜利。
三、课余体育训练的恢复与振兴阶段(1979年—2000年)
十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学校体育工作进入恢复与振兴阶段。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一是“扬州会议”,二是“掖县会议”。
“扬州会议”是指1979年5月15日至2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由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会议研究并确立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恢复和发展确立了基调,为后来我国学校体育以及课余训练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制定统一了认识。
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1979年10月5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印发了关于试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其中专门提到:“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学校要建立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强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要注意群众性和经常性,坚持小型多样、单项分散,以校内为主的原则。同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又发布了《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规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4年举行一次。
随后,1983年12月8日国家体委和教育部印发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试行办法》,明确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目的任务,提出了“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体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经常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发展体育事业作出贡献”。同时还公布了首批全国2万多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业余体育学校的基础上又开辟了一条新的人才培养途径。
这一时期,我国大、中学校也纷纷重建了体育代表队,各级各类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校际、区级和市级各类竞赛活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得到恢复与发展。
按照《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于1980年和1986年先后举行了第2届(太原)和第3届(鞍山、营口)全国中学生运动会;1982年和1986年先后举行了第1届(北京)和第2届(大连)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各省(区、市)级和全国性学生体育竞赛已经形成制度化。
1985年12月27日至1986年1月1日,由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在山东省掖县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学生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总结交流了学校开展业余体育训练的经验,讨论和确定了《关于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86—2000年)的框架。1986年11月11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印发了这项规划。这次会议后来被称为“掖县会议”。
《关于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86—200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确定了从1986年至2000年15年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目标,以及10项政策和措施。《规划》的主要精神,从理论上澄清了当时学校和社会上对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模糊认识,也为课余体育训练实际工作指出了努力方向,极大地激发了从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规划》的出台是对于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工作。从此,我国课余体育训练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为了贯彻落实《规划》的通知精神,国家教委于1987年7月30日和1988年7月29日分别印发了《关于试点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中学生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并公布了第1批51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216所试点中学名单。
为了加强对学校课余训练试点工作的管理,1990年6月9日,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下发了《高等学校课余训练试点工作评估办法的通知》(教体司〔1990〕023号)(以下简称《评估办法》)。1998年3月20日,由国家教委颁布實施《关于对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和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试点大学进行检查评估的通知》(教体厅〔1998〕4号),并于1998年上半年对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以下简称“试点中学”)和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大学(以下简称“试点大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评估。
1998年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成为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主要职能是负责开展全国学生国内体育竞赛和参加国际学生运动会及单项比赛的组织管理工作,职能和任务更加明确。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一是,厘清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目的和具体任务,恢复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二是,初步构建了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以试点中学为骨干,以试点大学为龙头的课余体育训练网络。为省、市专业运动队和高等体育院校输送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体育后备人才。三是,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模式。如“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与高水平试点大学一条龙办学模式”“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大学办体育俱乐部的模式”“高水平试点大学与行业体协联办模式”“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大学与专业队联办模式”“传统校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办模式”“高水平试点大学独立运行模式”“后备人才培养学校运行模式”“传统校独立运行模式”等多元化的“教体结合”模式,并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四是,初步建立了每4年一次的和每3年一次的大、中学校全国性的体育竞赛制度和以单项协会为主体,每年举办一次单项比赛的竞赛制度,调动了各个单项协会的积极性,促进了丰富多彩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这一阶段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成为大学生体育赛事的重要标志。五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管理的日趋规范。自《规划》之后,教育部为了加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组织和管理相继颁布了27个相关管理文件。这些文件包括有关高水平运动队高校招生办法管理、体育竞赛的注册与管理、试点高校和试点中学的管理及评估办法等相关规定。六是,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一批学生运动员的体育运动成绩达到了健将标准,运动会各项纪录多次被刷新。
四、课余体育训练的快速全面发展阶段(2001年—2019年)
如果说上一个阶段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得到了恢复和振兴,那么,这个阶段则是在上一个阶段基础上得到了快速而全面的发展。
(一)总结经验,规范管理
《关于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86—2000年)于2000年底到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专家对《规划》实施15年的情况进行了及时总结,并起草了《总结报告》。《总结报告》总结了15年来取得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在这个基础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围绕新的目标和发展机遇,于2005年4月18日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关于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86—2000年)的通知实施情况加以肯定,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功能与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提出新的具体措施。由此,将学校课余训练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加强对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宏观规划与指导,尽快提高学校运动训练水平,教育部于2005年6月14日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函〔2005〕5号)(以下简称《评估通知》),当年组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工作。2005年评选出第2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后备体育人才学校。
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加快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讲话提出“使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加大运动项目建设力度,教育部于2010年对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了第3轮评估,于当年公布了第3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后备体育人才学校名单。
(二)迎接挑战,创造辉煌
2003年5月1日开始,中国大学生体育的国际联络和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冬、夏季运动会等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整体移交给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2005年第23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选拔、组队并选派参加比赛的各项工作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全面负责。这是我国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的又一个里程碑。这次移交意味着历史的转折,为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经过《规划》实施以来的15年探索与积累,我国课余训练与竞赛的训练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竞赛体系逐渐完善与规范,在国际赛场上得到了回报。
2001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1次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在这次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一举夺得54枚金牌、25枚银牌、24枚铜牌的辉煌成绩,金牌及奖牌总数均居各参赛国之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5年第23届(土耳其)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夏季)获得金牌总数第2;
2007年第24届(泰国曼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夏季)金牌总数第1;
2009年第25届(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夏季)金牌总数第2;
2011年第26届(中国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夏季)金牌总数第1;
2013年第27届(俄罗斯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夏季)金牌总数第2;
2015年第28届(韩国光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夏季)金牌总数第3;
2017年第29届(中国台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夏季)金牌总数第9;
2019年第30屆(意大利那不勒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夏季)金牌总数第3。
自2005年以来,除了2017年之外,其他届次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国均取得金牌总数前3名的好成绩。
2017年我国福建省晋江市又成功申办了2020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三)国际交流,全面深入
积极推进国际体育文化与体育赛事的交流是这一阶段的一大特征。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体育文化与体育赛事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十年以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进一步加强了与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家的学校体育的交流,增进了青年间的相互理解和好感,通过学校体育这一媒介,与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德国、韩国、中东欧等国家在学校体育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与交流,举办了多场中外大学体育发展研讨会、大学生体育文艺周、教练员培训班、大学体育教育峰会,以及多样化的体育赛事等活动。
1.与美国的交流活动
自2012年以来,学校体育纳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在举办研讨会、友谊赛、教练员培训班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从2015年开始,中国中学生体协(CSSF)—NBA、中国大学生体协(FUSC)—NBA连续3年举办校园篮球教练员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000多名,有效促进了中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高了学校篮球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5年8月21日至28日,北京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赴美与帕克十二联盟会员高校进行了多场友谊赛、训练及交流活动。
2017年8月18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选派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组成的北京大学生女足联队一行28人抵达美国,开启中美校园足球交流
之旅。
2016年6月5日和7日,由耐克公司大力支持的中美大学生女子足球友谊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16年11月8日至13日,第五届中美大学生体育文艺周系列活动在上海举办。其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男子篮球队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进行了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男子篮球常规赛,并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男子篮球队进行了中美大学生男子篮球友
谊赛。
2017年6月19日至25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承办、耐克公司赞助的中美大学生女子足球友谊赛在北京成功举办。俄勒冈大学女子足球队来华与北京大学生女足联队、北京青年女子足球队分别进行了友谊比赛和训练互动。
2018年12月在华举办中美校园篮球训练营,邀请美国胡塞克中学男子篮球队来华参加友谊赛、训练及交流活动。
2018年在华举办中美校园足球友谊赛,邀请美国中学足球队来华参加比赛、训练和互动等活动。
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联合选派的209名学校体育教练员于2016年9月至12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犹他大学留学。
2.与法国的交流活动
2015年5月15日,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法国外交部部长洛朗·法比尤斯的见证下,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常务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杨立国与法国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洛朗·贝特卡签署了《关于推动中法校园体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2016年校园足球教练员赴法留学项目合作协议》。
2015年6月22日至29日“第一届中法大学生体育文艺周”系列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法国的大学生男、女足球全明星队分别与中国航空航天大学男子足球队、中国农业大学男子足球队、北京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进行了对抗赛。
2017年10月13日至20日在法国举行了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法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联合主办的首场中法大学生女子足球挑战赛。以东华大学女子足球队为班底组建的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队此行分别与波尔多大学女子足球队、图卢兹大学女子足球队进行了友谊赛。
2018年11月4日至11日在法国里昂举办了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法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联合主办的中法大学生足球挑战赛。
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在法国图卢兹举行小学生赴法国足球训练营。参加训练营的小学生有50名左右。
3.与英国的交流活动
2016年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英格兰足球总会签署了《关于中英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框架的谅解备忘录》,明确今后双方将在大、中学校领域教练员培训、学生运动员互访等方面进行务实合作。
2016年7月6日至9日在英国斯旺西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大学生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中,北京师范大学女子橄榄球队代表中国参赛。
2017年9月28日至10月8日,应英国南威尔士大学邀请,经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校足办”)选拔,委托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派出中、小学足球队(共计38人)前往英国卡迪夫和斯旺西参加校园足球训练营。
2018年9月2日至8日在西安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英大学生体育文艺周活动,英国剑桥大学、朴茨茅斯大学和诺森比亚大学男、女橄榄球队与中国大学生队伍进行了友谊赛和对抗赛。
应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邀请,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遴选的西南大学七人制橄榄球队一行30人于2018年9月2日至9月9日赴英国卡迪夫参加中英大学生七人制英式橄榄球友谊赛。
4.与德国的交流活动
2016年11月,中国教育部与德国足球协会签署了《关于中国大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全面加强在青少年足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国足球的发展和繁荣。
从2016年起在珠海成功举办首届中德大学生足球四强赛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4届中德大学生足球四强赛。
2017年7月3日至12日,受“全国校足办”委托,应德国足球协会邀请,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派出了由“全国校足办”选拔的小學生足球队(共42人)赴德国参加校园足球训练营。
2017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选派的河海大学男子足球队前往德国参加中德大学生足球训练营。
2018年9月15日至23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选派的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前往德国参加中德大学生足球训练营。
5.与俄罗斯的交流活动
2016年7月,刘延东副总理与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共同主持会议,并见证了在莫斯科成功举行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俄罗斯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签署合作协议。协议包括自2016年起,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俄罗斯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将在华共同举办中俄大学生冰雪嘉年华活动,中俄大学生冰球、冰壶、单板滑雪等冬季项目队伍将进行友谊赛、交流联欢等活动。该项目旨在推动国内高校冬季项目的普及和发展。
2016年俄罗斯远东国立体育学院、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等大学生单板滑雪、冰壶队伍应邀来华参加友谊赛。
此外,还有与韩国等国家之间在学校体育领域的交流。如,2016年8月8日至11日,在江苏盐城成功举办了中韩大学生足球挑战赛。
与此同时,我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大学生体育协会积极参加和承办各种国际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国际体育交流和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
2015年6月27日至7月2日,2015年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暨第2届亚洲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在武汉四中成功举办,共有来自29个国家、地区和友好城市的644人参赛。这是迄今为止武汉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项国际赛事。
第43届亚洲中学生足球(U18)锦标赛于2015年8月30日至9月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成功举行,本届锦标赛共有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伊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一队(深圳翠园中学)及中国二队(包钢一中)等12支队伍参赛。
华侨大学获得了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承办权。2015年10月9日至11日,第1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在厦门市成功举办。该项赛事作为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新项目,得到了国际篮球联合会、各会员国家和地区的广泛支持。2018年华侨大学获得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的男子冠军,清华大学获得该项赛事的女子冠军。
2017年我国福建省晋江市高票获得2020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举办权,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在维持我国固有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团结亚洲会员提升亚洲在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中的地位。
通过“走出去参赛、请进来办赛”的方式,为学校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带动国内学校体育发展,更好地满足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发展需求。
通过承办国际大赛,提高我们办赛的国际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通过不断拓展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创新学校体育交流的主题和配套活动,打造品牌项目,形成示范联动效应;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外专家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以世界眼光、国际思维,不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做法,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同时,应注意在加强科研中深化服务。
(四)专项培训,提升素养
为迅速提高我国学校课余训练教练员训练水平,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加大了教练员培训力度,近年来连续派遣大中学校的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项目的教练员赴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留学。
2014年至今,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与英国文化协会合作,举办“学转英超”校园足球教练员与裁判员培训。
2015年起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每年联合选派的240名校园足球教练员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图卢兹第三大学、蒙彼利埃大学、波尔多第四大学、里昂第一大学和鲁昂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留学。至今已经持续5年。
2016年起,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每年联合选派200名左右高校体育教师/教练员以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分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犹他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留学。项目涵盖篮球、游泳、田径、啦啦操。
上述举措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教练员严重短缺的问题。
(五)人才培养,初露锋芒
我国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经过20余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初步建立了学校系统的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专业队、职业队和国家队输送了一批高水平的后备人才。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运动员。有一批校园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进入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和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WCBA)的各个俱乐部中,如,韩德君、任俊威、任骏飞、周湛东、万圣伟、曾令旭、解立彬、邵婷、武桐桐、赵雪同等。2018—2019赛季全明星赛期间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队就战胜了由各俱乐部组成的新锐队。另外,从2019年CBA的选秀也可见一斑,选秀大会报名人数达61人,其中大学生球员24名,CBA和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俱乐部推荐球员25名,还有6名来自社会。最终在选中的16名球员中,大学生球员中入选9人。其中来自北京大学的王少杰还以状元秀被北控俱乐部摘走。
五、展望新时期我国学校课余训练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随着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体制和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将以体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将会有以下9个发展趋势。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将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的伟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国建设的根基是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是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根基,同时也对推动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开展起到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将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将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教育观念的更新,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在学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被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进而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将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进一步推进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的深入普及和开展。
(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将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推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和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将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体系,学校体育竞赛朝着小型化、多樣化和便捷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各级各类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在学校建设中重要地位的认识、目标的理解,不同层次的、内容多样的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活动将得到广泛开展,进一步丰富学校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学生的多样化体育需求。
(五)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更加完善,将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随着我国体育体制的深化改革,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和机制的日益完善和健全,学校将成为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重要基地。
(六)体育回归教育将是历史的必然。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体育离不开教育、教育也离不开体育已成为广泛的共识。“教体结合”已经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并被广泛认可。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教体结合”的模式不仅是学校系统将继续坚持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将朝着协会制、社团制、俱乐部制多元化方向转变。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将逐渐向协会制、社团制、俱乐部制多元化管理模式转变,学生体育协会将更具有自主权,这将进一步推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活动的丰富多彩。
(八)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将更加自觉地运用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手段,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NCAA成功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为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CUBA篮球联赛,以文化为核心塑造的大学生自己联赛的品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经验。这些都为我国今后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借鉴。
(九)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教练员素养将进一步提高。
作者简介:杨铁黎,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人才强教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体育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休闲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监事兼高校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主持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关于我国课余体育训练发展战略研究》《课余体育训练指导》等专著,主编教材10余部。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和教学优秀成果奖。主持起草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北京市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京津冀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规划》《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昆明市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庆市万盛区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多项政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