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9-02-17李小伟
李小伟
活动参加总人数达到9200余人,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4113人,点评专家34人,参加现场展示的上课教师和指导教师226人;当地参加活动学生4120人,志愿者500人;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观看的人数达到510万人次,创造了网络直播纪录。近日,在四川省德阳市落幕的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堪称历届观摩展示活动开展以来影响最大、组织最好、方式最新、效果最佳的一次盛会。新时代,面对大好形势和局面,体育与健康课程该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体育该如何发展?本届大会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启示一:更好地服务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
近年来,由于“三评一赛”过多过滥,教育部发出了重点整治“三评一赛”的号令。在教学评优活动受到限制的局面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依然表现出强烈关注的势头,一方面说明在新的形势下,学校体育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被摆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学校体育的强劲发展,倒逼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发愤图强、努力进取,并形成了关心、关怀、关注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想什么、关注什么?如何满足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需求,更好地服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师?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如何更好地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这些都应当成为主办方认真思考的问题。尽管活动受到了一些局限,但以下亮点却足以表明活动举办的意义:
一是适应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教育大会对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参加展示交流活动的所有课,都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重要思想,体现立德树人、健康第一、以体育人的教育功能,使参会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方向,鼓舞了干劲,对于促进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
二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国务院严格控制“三评一赛”的情况下,教育部针对中小学各科教学的特点和提高教师素养的需要同意开展展示交流活动。以中国教育学会名义印发上课教师和指导教师公告,搭建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平台,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三是规模大、数量多、质量高。本届活动无论是参赛人数、报送展示课数量还是上课质量都较往届有大幅度提升,充分反映出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战略部署,高度重视体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所取得的成效。这些成效和成果对于引领未来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推动体育与健康教师进一步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
榜样。
四是展示交流活动学术氛围浓厚,通过活动,大家交流了教学经验,展示了教学成果,引发了教学思考,提升了教学感悟。与会者普遍反映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很大。本届观摩展示活动首次进行了线上交流,受众达510万人次,这对于推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引领体育与健康课程信息化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五是所谓上行而下效,正是有了本次活动搭建的平台,令各省(区、市)教科院、教研室高度重视,积极发动,认真审查,择优推荐,把推荐展示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的过程作为本地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本地区教学改革的有力措施,以开展推荐优秀课为契机,把推荐优秀课与上好常态课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各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
启示二:在“四位一体”目标下努力实践
体育和健康教育是什么关系?如何解决“两张皮”的矛盾?怎样才能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打牢基础?这需要学校体育工作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要完成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任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核心在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中,体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学生在体育中可以增进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锤炼意志品质,这是育德;可以增长学识、深化见识,这是育智;可以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这与美育有关;可以培养艰苦奋斗精神,這又与劳育有关。事实上,德智体美劳,内涵丰富、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做到“五育并举”,但从当前的教育现实情况来看,“长于智、熟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体、美在“德智体美劳”五大要求中是弱的。既然要全面发展,就要补上体育、美育的短板,加强学校体育等工作。要在更深层次思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命题,重新审视体育的新定位、新作用。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学校体育的新价值和新目标:“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构建了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目标,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和专项运动技能,落实常规的课余锻炼,开展全员参与的竞技运动。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的新价值新目标,需要明确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要求;需要满足与这些内容和要求相适应的师资、场地、经费需求;需要改革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负责同志、校长、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实现思想观念的革命,以思想观念、认识判断的更新促进改革发展举措的推出和落实。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师(教师)、生(学生)、校(学校)、家(家庭家长)、社(全社会)是五大主体,人(人员配备)、财(经费投入)、物(设施保障)、时(课时安排)、空(场地空间)五大条件缺一不可。从学校实践情况来看,各方主体参与学校体育的积极性还不强,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全,条件保障还不足,存在重形式轻内涵、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竞赛轻普及等现象。
学校体育不是学校中体育与健康工作的简单叠加或排列组合,而是关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大事,有必要在学校体育界开展围绕“健康第一”理念的大学习、大讨论,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对标对表,清醒看到自身工作的差距与不足,切实增进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启示三:体育与健康课程须聚焦“学会、勤练、常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强调,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这些都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遵循。
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设置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整合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能、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学习的同时,融合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获得全面发展。”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旨在通过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而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需要有抓手和切入点,这个抓手和切入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换言之,把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好,就是在貫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能真正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健身育人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特征。要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把学科核心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去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结构和各个层面的目标体系,这样就能保证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
我国有许多学生,学了12年体育,却没有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今后的学校体育,一定要在“教会、勤练、常赛”上下功夫,努力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在帮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的同时,掌握篮球、足球等更多技能。
对学校体育来说,“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体制机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学校要多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除了要做到“教会、勤练”之外,还要“常赛”。对抗性的竞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团队合作、尊重对手、全面发展的个性素质。过去学校体育并不重视竞赛,一讲到竞赛就是少数人或运动员的事。今后学校体育最大的革命就是要“常赛”,要组织经常性全员参与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至少班级内部的比赛要经常开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场竞赛的机会,感受竞技运动带来的魅力,通过“学会、勤练、常赛”爱上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