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近六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特点研究
2019-02-17雷鹏
雷鹏
内容摘要:仔细研究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特点,对于语文教学工作者与研究者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回顾2013至2018六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研究和归纳其命题特点,可以发现江苏高考作文有“后话题作文”的倾向、哲学思辨意味概念的具体化带来“载体”的诞生、“阐释型”仍是主流等特点。
关键词:江苏语文 高考作文 命题特点
一.前言
随着江苏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竞争更加进入“拼语数外”的时代。无论是大背景还是学生层面,对语文的重视程度都在进一步加大。在目前的江苏高考模式下,甚至衍生出了“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而作文又一直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所以,“得作文者得语文”又是顺理成章的说法。目前,材料作文已成为江苏高考的定势,也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训练的重点。如何根据目前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特点和趋势,采取相对应的合理策略来开展高中作文的教学工作,这是每一位语文教育者和研究者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2013-2018江苏省近六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特点研究
自2013年开始,江苏作文由命题作文变为材料作文,作文的审题难度不大,但要写好,需要考生具备一定思辨的能力、思维的深度。材料作文必然有它独特的优点。材料作文的开放性可以引领不同层次的考生各显身手,让他们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个性和培养创新思维,体现了鼓励创新、彰显个性的时代特点。而很多新近专家对全国卷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过分推崇或盲目追求,都是不理智的选择,唯有正视材料作文的特质和魅力之处,才能科学落实高考作文的考查要求。
具体分析这些年的作文题目,可以将命题特点大致归纳成以下几点:
1.“后话题作文”的坚守——以“材料作文”之名行“话题作文”之实
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最大特点,就是“伪材料,真话题”。这种现象,从2014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就隐约可见一斑。关于这种现象,学者徐飞也有相关研究,他在研究中提到:“尽管材料作文题早已‘一统天下,但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仍是‘明就暗推,以‘材料作文之名行‘话题作文之实”①。将这种作文称为“后话题作文”,我认为是准确的。
除却2013年的“探险者与蝴蝶”,因为2013年的“探险者与蝴蝶”是江苏高考作文题尝试与全国高考题接轨的一次,但那年的“蝴蝶之痛”让江苏高考命题从此关闭了叙述性材料入题的大门。近些年,江苏命题风格渐渐形成,卓然而立,既没有沿袭全国卷的风格,也没有步上海卷纯重思辨的后尘。“命题人以复古为创新,希望从源头破除学生套模板、背材料的应试陋习,引导学生真正从生活出发,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②从2014年的“青春”,2015年的“智慧”,到2016年的“长话短话”“个性”“创新”,到2017年的“车”,再到2018年的“语言”。无不展现出话题作文的特点。我们能够用这些简短的词语概括这些年份的作文题目,就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正如当我们听闻这些词的时候,就能想起该年份的作文题目一样。
江苏高考这几年作文题的材料聚焦于一到两个核心语词,行“话题作文”之实,写作者需要围绕核心语词,即“话题”,来构思行文。但也许有人会说,言论型材料基本都含有两三个核心词语或关键概念,构思行文理应围绕它们来写。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江苏高考作文题中的核心语词是独立存在型的,而非彼此联系。即使是2014年的“青春”,出题人的立足点也是“青春不朽”这一面,所以,实际上是以“青春不朽”这样的短语形式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单位,而16年的“个性”或“创新”,两者之间也不一定非要发生关联。
2.“载体”的诞生——由“哲学思辨的具体化”到“具体化的哲学思辨”
这是近些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出现的一个逆转性的新趋势。所谓“哲学思辨的具体化”是指抛出的话题都是较为抽象的、具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就如2014年的“青春”,2015年的“智慧”。考生需要将这些抽象的大概念具体化,化大为小,选取一个切入口细致入微地写,才能写出真感悟、真风采。
到了2016年,这种逆向趋势就显现出来了,材料的话题不再是抽象的“青春”、“智慧”,而是“长话短话”,回归到了具体的“话”,但这种回归还不算彻底,毕竟后面还紧随着一系列的核心概念,如“个性”“创新”等。谈“个性”、谈“创新”,也算切题。
到了2017年,这种现象已经基本定型。2017年一改以往“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落子实在,“车”,一种天天见到却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具体存在。从2017年的高考命题材料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命题人有意让考生转向关注生活真实发展的脉络,而不是闭门造车去和文人大家亲密接触而“架空生活”。文章必须围绕“车”展开,空谈真情、哲理都属于偏离题意,但又不能仅仅停留于车,要由车引发后半部分的“发展”、“真情”、“观念”和“哲理”等概念。命题人没有明确这些概念的具体内容,文章写得深不深,就要看学生到底有没有重视材料后面命题人想要学生升华的内容。这就相反地呈现出了一种由“具体化”事物上升到具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大概念的趋势。这种具体化的事物更准确地说,应该称为“载体”。是为了引发哲学思辨的“载体”。所以,聪明的考生,会将材料中前半部门的关键词“车”用为切入口,谈它至少可以保证不偏题,然后紧密联系后半部门命题人所希望引出的更高层次的“具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内容,由浅入深,在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挖掘后,如能再回归现实,回扣“载体”,使文章呈现一个圆润饱满、深入浅出的整体,这将会是一篇不错的考场佳作。2018年的“语言”更是如此,就不再赘述了。
3.记叙文的“喘息空间”——“阐释型”仍是主流,“探究性”不强
当前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阐释型作文题”仍是主流。阐释型作文题,顾名思义,是要对概念或事物进行具体“阐释”的文章。概言之,“阐释型”作文只需考生调动自身知识,阐释材料已有的观点和概念,不需要进行演绎推理而得出新的看法或方法。而“探究型”作文题与“阐释型”作文题不同,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问题情境,展开探究,寻找合适的问题解决途径,自主确立观点并进行论证。“探究型”作文题的空间相对开放,观点、角度并不唯一,能自圆其说皆可。
再以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材料共三句话,最后一句其实提供了四种立意方向:“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车来车往,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车来车往,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这四句话基本涵盖了有关“车”的各种立意,考生很难逃脱也无须逃脱这四种立意。于是,有老师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几乎没有给考生留下立意空间。其实不然,这四句话只是提示了立意方向和思考角度,并不等于立意本身。换言之,它提示考生可以从“时代”、“情感”、“观念”、“哲理”等角度中具体选择一个,进行具有个人特色的详细阐释,而至于选择哪一个角度或确定什么立意,考生仍有很大的自主权。
然而,培养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语文大纲所提出的任务,是时代对未來人才的期待。高考作文的目的当然不是培养探究性,但适当渗透探究性应该既符合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也符合作文本身的规律。”③当前,各地高考作文题思辨色彩越来越浓、探究性逐渐体现。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目前教育考试中心和省级考试机构对作文题进行评价主要依据六条标准: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难易度。
不过笔者并不赞同过多地将“探究性”融入作文考察当中,对照这六条标准,江苏高考作文题在“探究性”方面是弱的。但其实反面想想,难道江苏不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其独特的“个性”吗?江苏高考语文一向提倡与赞扬记叙文文体,希望在高考作文中挖掘出优秀的记叙文,而因为在命题中“探究性”与“思辨色彩”的相对不强,才给了记叙文书写一定的“喘息空间”。如果作文材料思辨色彩过于浓厚,连命题人都想让学生去写议论文了,学生哪还能写出优秀的记叙文来呢?
注 释
①徐飞.情理兼融,偏重阐释——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简析及备考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9):72-74.
②陈可人.2017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江苏卷[J].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7(28):57-59.
③徐飞.情理兼融,偏重阐释——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简析及备考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