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建设刍议

2019-02-16席俊敏

文教资料 2019年34期
关键词:金课课程建设

席俊敏

摘    要: 针对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及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建设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课堂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课“实践教学”研究、旅游管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课    金课    课程建设

一、引言

2018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时代,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堂教学质量是基石。旅游管理专业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课”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教学内容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课的教学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和学科发展的新成果,但是目前一些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另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没有特色,选用的教材、教师观念和教学方法仍然沿袭传统,没有随着旅游业态的发展推陈出新。

实践教学方面,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讲授、知识传授为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占比较小,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队伍方面,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由于目前我国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是高学历,大多没有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做出规定,学历普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大多在旅游企业发展,使“双师型”教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实训教师普遍短缺。

教学评价体系方面,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很大程度上流于是否出勤,或由学生评教代替,由此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目标比较简单,有些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能力等进行打分、排序,并以此作为教师评级、晋升等的依据,势必影响教师的接受态度,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评价内容固化,侧重于工作态度、授课技巧、教学互动、教学内容、多媒体应用等方面,忽视课堂之外与教学相关的研究和专业活动,忽视教师反思及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等环节。

专业课课程思政方面,一是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同感不高,缺少主动融合的意识,一些院校僅停留在传达中央文件精神的层面上。二是课堂思政建设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照搬思政课概念,缺乏教学手段的创新。三是对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培训不完善,缺乏具有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基本处于随机状态。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建设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就旅游管理专业课建设现状,以下将从五个方面阐述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建设内容。

1.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课堂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课堂建设,第一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堂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情绪,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第二,丰富教学内容,突出时代特征,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要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将传统文化、当今社会热点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引发学生共鸣,突出专业课内容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第三,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引导,让其充分表达观点和思想,逐步把学生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的轨道。

2.旅游管理专业课“实践教学”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课要取得长足发展,除了重视理论教学的发展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过程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实践教学发展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二是实践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

(1)旅游管理专业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要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指课堂的实践环节,包括情景教学演绎法和模拟教学法等,情景教学演绎法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设置一定的场景,让学生以场景再现的方式扮演相关角色,感受角色中人物的心路历程,熟悉真实工作场景中的工作流程和环节,解决场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校外实践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到企业参加轮岗实习,或研究性实践,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

(2)配套系统支持

旅游管理专业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配套系统的支持,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践教学体系,都离开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比如前台接待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酒吧实训室等,实验室的建设需要资金支持,立足旅游管理专业长足的发展,旅游学院要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要争取企业资金支持,完善校内各类实训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中锻炼综合技能,培养旅游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另外,通过旅游院校和旅游相关企业的合作,将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送到企业中锻炼,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加深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反思,理论教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也可以邀请企业中的基层工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领导人员等请入学校,通过定期召开讲座和论坛的形式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或者让企业的从业人员走进学校成为外聘或挂职教师,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旅游管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是指在高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挖掘提炼各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要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上,专业课程教学目标需突出体现教师要用好新思想,熔铸爱国精神。首先要建设课程思政长效机制,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激励制度,强化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认同感,建立专业课教师常态化课程思政教学培训制度。在教学方法上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建立课程思政“课中课”教育教学模式,组织实施具有育人功能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展示。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加对课堂德育的评价比重,重视专业课的育人导向。

4.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不仅有与授课专业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与此专业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两处着手:一是从教师招聘上把好关,招聘条件中除了注重教师的学历外,还要注重教师的相关实践经历。二是加强对在岗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邀请实训指导教师在校内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加强与旅游企业合作,让教师挂职锻炼等。

另外,重视学科内骨干教师的培养,为其提供各种机会,承担学校的教研工作和改革工作,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团队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实行导师制,影响和带动其他老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完善教师梯队。

5.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有必要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的目的一是为了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二是为了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完善教学过程、改善课程设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一方面建立对学生专业课知识掌握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根据课程技能标准建立面向实践能力的课程评价体系,适当增加专业技能考核在课程评价中的比例。

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从评教主体看,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上级部门评教结合起来。从评教时间上,学生可以日常评教,随时反映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在每学期期末对所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评价。从评价形式上,可以举办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或采用听课评教,或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录像等形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也可以采用座谈的形式集中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另外,重视教师在课堂之外所做的與教学内容有关的研究和专业活动,将其纳入教学评价体系,重视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中所做的贡献。

四、结语

响应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文件精神,本文在分析旅游管理专业课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课堂建设,实践教学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五个方面阐述旅游管理专业课“金课”建设内容。

参考文献:

[1]Mintzberg, H.. Managers Not MBAs: A Hard Look At the Soft Practice of Managing and Management Development[M].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2004:7-11.

[2]陈宝生.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

[3][美]玛丽亚·哈迪曼.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M].杨志,王培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色,2018.

[4][美]布鲁斯·乔伊斯,玛莎·韦尔,艾米莉·卡尔霍恩.教学模式(第八版)[M].兰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吴绍春.从11门课程看美国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3).

[6]吴付来.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N].中国教育报,2019-04-01(005).

[7]David A., Garvin. Making the Case: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the World of Practice[J]. Harvard Magazine, 2003 (58): 9-10.

[8]刘静.“文化走出去”背景下英语“金课”探索与创新——以英语口语教学内容为例[J].南方农机,2019,50(02):116.

[9]Watson, S. R.. The Place for Universities in Management Education[J].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1993,19(2):14-42.

[10]黄东,朱林.聚焦德法之思    探索辩论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的思辨之维[J].北京教育(德育),2019(01):88-92.

[11]张新启.打造高职“金课”的理念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2):8-10.

[12]忻叶.从“水课”到“金课”[J].江苏教育,2019(04):6.

[13]柯勤飞.融合创新打造课程思政“金课”[N].中国教育报,2019-01-07(005).

[14]蔡基刚.高校外语界“金课”打造的标准和内容探索[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06):1-5.

[15]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16]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23-25.

猜你喜欢

金课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