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反思性研究的力作
2019-02-16张永清李琳
张永清 李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邢建昌等著,人民出版社,2019
从“知识”“知识生产”的视角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状况,无疑是邢建昌等所著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更为接近文学理论本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或理论视域。文学理论是一门知识吗?是一门什么样的知识?当今时代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去介入文学理论知识状况的思考?这不仅是普通学习者追问的问题,更是作为文学理论的书写者与传播者要不断思索解决的问题。全书不仅围绕文学理论和文学之间关系展开论述,更是在知识学层面探讨文学理论的知识演进及内在规律,是将文学理论提升到学科化和专业化的高度而展开的富于学理和创新的理论建构。
在传统知识学理论看来,知识的发现与接受过程主要依赖创造性和想象力,这些能力的自由发挥才是掌握知识的幸运之神。然而,仅有情感、想象、理解这些心理活动的参与,未经反思和抽象,获得的只能是最浅表的人类经验,还不能上升至知识的高度。知识社会学认为,知识并不能仅仅理解为对现实的摹写,不是通过建立与对象的认知关系就可以完成的生产。它应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并且还受置身其中的人的社会位置的影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强调文化科学存在着对于经验实在的思考整理,而这种思考整理本身是客观的、科学的,是有效的“知识”生产方式。韦伯强调紧扣社会学对象的独特性来“科学”而“客观地”阐释其中的规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正是从卡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福柯的人文知识考古学,以及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等来审视文学理论知识问题的。人文学科的“知识”,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不是对感性材料被动的反映加工,有别于一般社会科学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全书从“知识生产”这一视角考察文学理论知识状况,使论域从一般认识论转向价值论和生成论,从形而上学转向知识社会学。只有在掌握文学基本理论问题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历史、文化的语境,进行事实与价值、价值中立与价值判断、知识与意识形态等问题的科学认知,才能深刻地揭示文学理论的存在机制和表达机制的复杂性和多维性。这样的知识构架既有相对稳定的学理基础,不断滋养着审美与文学批评的实践活动,又充盈着丰富的人文取向,引领人进入深邃广袤的思想境地,去揭示可能性生活的意趣。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经历了从“形象思维”的讨论到审美反映文论的建立,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到文化研究的倡导,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的论争,乃至于关于形式、语言、叙述、结构等的探讨。文学理论40年的历程,每一次论争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从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到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整体反思,文学理论已经无可阻挡地进入一个多样、混杂的状态,文学理论领域的知识变革迫在眉睫。面对后理论时代的知识生产的多重性危机和焦虑,只有科学地思考和探索知识生产的合理路径及其选择,才能找到文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方向。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不应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它应当面向社会文化公共领域,在知识范式上与跨界性和跨学科性相适应,突出反思性与思想生产的深度综合,从而提供一种理论阐释的综合性框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高度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的积极探索,从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从整体上推动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努力。从知识学层面探讨文学理论的知识演进及其内在规律,它所彰显的价值就在于跨學科的知识建构力量。这是一种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从局部的知识生产走向跨学科的乃至跨国际的知识生产路径。全书对“知识”“知识生产”进行概念内涵厘定,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发展的每一阶段重要命题形成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语境进行揭示,不仅有对传统命题的再认识,更有对知识化社会中最活跃的构成——媒介系统与媒介化活动的崭新的思考,体现了在“知识共同体”平台上确立自身言说优势的胸怀、眼光和执着。其中的观念预设和价值判定,既是对20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状况的反思,也是对当下人文学科领域内观念的“多元转向”和“价值转向”的自觉呼应。
真理、权力与知识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代法国哲学大师福柯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福柯特别强调知识生产的局部性,提醒书写“被压抑的知识”。这一思想体现在本书的研究中,就是呼唤敞开文学以及理论的本来面目,拓展文学理论的边界,使文学理论知识生产朝着更加差异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这部著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在敞开文学理论知识过程中的思索与担当。当我们再度进入文学理论反思研究之时,首先应该尊重的是文学理论的知识特殊性,重新激发审视文学理论的知识论域的信心与信念。如此,方能在主观上不断突破思维的固化,实现理论研究的创新,从而开拓出文学理论知识状况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