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教育理念的高职高专语文教学
2019-02-16赵丽莉
摘 要:新课改的今天,给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学实践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向学生普及更多的社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在高职高专中比较明显。因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将人文教育理念有效的贯彻到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去,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愿意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文教育;语文教学;有效建议
高职高专语文学科中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又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素材。而高质量的高职高专语文课堂,也必定是洋溢着人文气息,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气质修养的课堂。而对于人文教育理念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融入还需要一個循序渐进、耳濡目染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研究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确保人文教育理念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 探究作品的思想意蕴,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高职高专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学作品都从不同角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意蕴,有的是爱国者的拳拳忠心,有的是智者的理性剖析,有的是成功者的上下求索,有的是仁者的宽厚慈爱,还有的是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些内容都是提高学生思想境界,人文修养的重要素材,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一线语文教师能够深入挖掘这些作品的思想意蕴,并通过对学生多言感知的有效刺激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文修养。
例如,屈原的《涉江》,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阐述,相关视频资料的演示等方式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诗人无罪被逐时,那种担忧祖国命运的情怀,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在作品的感染下成为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情怀,人文素养较高的好青年。
二、 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根基。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在高职高专语文作品中都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掌握不同文章的不同文化内容,并努力挖掘作品中的精髓文化,加强对其的利用程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修养。当然,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我们需要尽自己所能将其落到实处。
例如,高职高专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诗经》《楚辞》的相关内容,提及的建安七子的作品,以及所囊括的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精髓,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需要从这些宝贵的遗产中汲取精神养料,并通过情境教学法、故事导入法等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滋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在作品的品读和欣赏中使得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 捕捉文章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美的向往,并具有创造美的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师来说,面对的学生是正值青春年华的花样少年,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热情,所教授的语文学科又是涵盖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等多种美的学科。因此,我们更需要从教材的基本内容出发,善于捕捉文章中所蕴藏的审美因素,循序渐进,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学生一旦对文章作品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那么学生的眼光也就会得到有效的扩大,经验变得丰富,思想、情感、意志也就会向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从而就会向学习迁移理论中所说的那样,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审美能力自然而然的就会有所提升,逐渐成为一个能够自觉感知美、欣赏美、理解美、追求美,甚至是去创造美的充满情感的人。
例如,我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捕捉文章中的审美因素,来刻意的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戴望舒的《雨巷》,在实际讲解的过程中我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江南梅雨季节诗情画意的小城景象,配上舒缓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朦胧、幽深的江南小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来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江南浓郁的古典人文气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
总的来说,人文素养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展都是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的需要,因此,作为一线高职高专语文教师,我们需要通过挖掘作品的思想意蕴、文化内涵、审美因素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当然,本文所提出的三点建议还不够具体完善,还希望学校、语文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能够参与进来,共同建言献策,对症下药,应用多种途径来确保人文教育理念能够真真正正的落实到高职高专语文的课堂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燕锋.高职高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改革方向[J].考试周刊,2016(37):15-16.
[2]刘甚秋.高职高专语文课堂教学难以顺利进行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6(7):46.
作者简介:
赵丽莉,山西省晋中市,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