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我国图书馆双创服务研究进展
2019-02-16吴瑞丽王培培
吴瑞丽 王培培
[摘 要] 近年来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创业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图书馆双创服务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的研究现状,探讨双创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从四个层面揭示图书馆双创服务的进展趋势,主要包括创客空间构建模式、中外创客空间的差异、创新服务模式及讨论创客空间的必要性等方面。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双创;图书馆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1. 072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1- 0162- 03
1 引 言
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当前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工作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提出“双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是第一推动力,要“以创促转”,以创新创业促进转换的进程。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增长提供突破点,为双创的大力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图书馆的双创服务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图书馆界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的双创服务日益成为焦点。
2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精准信息服务
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和推广的重要依托基础,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中文献信息服务提供的最广泛、最惠普和最具有普适性的供给主体,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首先,各级各类图书馆为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人群提供了丰富的、可获取的、前沿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了创新创业教育对知识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受众群体能够通过更全面的知识获取,激发出创新创业激情和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其次,图书馆专业学科资源门类齐全,同时学科馆员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这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专业性、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指导。社会公众将自我的创业思维从简单构思到具体规划或详细预测具体实施这一过程中,图书馆除了提供文献服务,更能通过为其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性建议。第三,图书馆特色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更为精准的服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往往结合其所在地区特色或建设需求,针对某一专业领域构建的规模化、系统化和特色化的文献资源体系,具有较强的精准指导性,为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凝练、创客活动推广、成果产出以及其他活动提供了精准信息服务。第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前沿性保证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性、时代性和指导性,避免了社会公众由于信息滞后所带来的重复性工作,提高了创新创业工作的可行性。
3 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图书馆双创服务的文献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模式不同
通过文献分析,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图书馆对创新创业需求拓展了创新服务的方式,分别是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主要是协作构建模式;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主要是由创业发展模式與协作构建模式相结合。
公共图书馆协作构建模式。通过与社区图书馆、产业赞助商(如京东等)合作,公共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本,开展跨界合作,利用PPP模式构建创客空间。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馆藏资源和馆舍场所等,社会力量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机床、打印机等)及先进的技术,合作建立了一系列的创客空间。
高校图书馆创业发展模式与协作构建模式相结合。创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各专业的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商讨与切磋,各展所长,共同进行产品研发,促进创业萌芽,将idea变成现实。同时,随着创客空间的发展,鉴于协作构建模式的优势,该种模式在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上,也逐渐采用。
3.2 中外创客空间比较研究
发源于国外的创客空间,在传入中国之处,就在各层面产生了差异。中外图书馆创客空间主要在运行模式、服务内容、政策支持、信息公开程度四方面存在差异。见表1。
3.3 创建服务品牌,建立长效机制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为了适应创新创业的发展,图书馆采取多种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主要是创建服务品牌、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
图书馆通过创建服务品牌,重塑图书馆新形象,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实践工作。图书馆服务品牌的构建,需要以用户的差异化、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炼服务品牌的理念,深化服务品牌的内涵,建立长效机制,涌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服务品牌。近年来,建立了一系列全国性、区域性的知名服务品牌,比如“百城共读”“山东尼山书院”“浙江省图书馆文澜讲坛”、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智慧华图”等。
4 探讨引入创客空间的必要性
在图书馆创客空间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的热潮中,学者们对创客空间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建设创客空间非常必要,但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冷思考。
多数学者认为图书馆引入创客空间是非常必要的。曹国凤(2017)认为,高校图书馆具有引入创客空间的自身优势,拥有海量的数据情报资源,扎实的业务基础,优秀的专业学科馆员为创客空间发展提供支持,大学的产学研机制有利于创新教育,并且高校图书馆在核心价值理念上也与创客空间保持一致;陈艺(2015)论证了高校图书馆引入创客空间的意义重大,扩展图书馆的业务范围,拓展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改变图书馆员的固有形象,通过增加新的服务方式,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
也有少数学者对于创客空间的开设,图书馆有没有资金、技术等能力建设创客空间以及如何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认为需要谨慎考虑。刘兹恒,涂志芳(2017)指出,图书馆应当保障最基本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其核心能力是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而开设创客空间仅仅是为这种服务提供工具;从空间意义上来讲,创客空间不仅仅是一个供创客实践的场所,更应该是创客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心、创业创新经验的共享平台;从服务目标层面看,创客空间最该注重对创客们创新意识的启迪、创新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创客空间同馆藏、技术设备、网络等一样,是图书馆整体的一部分。
因此,在是否引入创客空间的问题上,各馆不能盲目行动,应该根据实际馆情,分析本馆用户需求,充分考虑,科学论证,详细规划。
5 结 论
新旧动能转换新常态下,双创通过创新创业来提升就业,促进转换进程和社会经济结构升级。图书馆通过双创服务,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积极融入如火如荼的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图书馆文化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提升双创文化消费理念,引导双创文化消费行为,释放双创文化发展潜力,促进双创文化惠民利民。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兹恒,涂志芳.图书馆“创客空间”热中的冷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7(2):43-46.
[2]初景利.数字化网络化与图书馆服务的战略转型[J].图书与情报,2017(1):98-104.
[3]范并思.依法运行、科学管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36(11):12-14.
[4]吴建中.社会力量办公共文化是大趋势[J].图书馆论坛,2016,36(8):37-38.
[5]寇垠,刘宇初.图书馆与科技孵化器创新创业服务融合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10):16-20.
[6]吕阳.图书馆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基于大数据时代全球教育变革特征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7):83-87.
[7]贾苹,刘雅静,刘细文,等.科技创新创业早期项目平台:专业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新实践——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7,36(6):14-22.
[8]张庆伟.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285-286.
[9]乐懿婷.创新创业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的转型——以上海图书馆化工领域信息服务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7(1):56-59.
[10]任俊霞,赵宁,季莹.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8):27-31.
[11]邓腾彬,曹学艳,李雪梅,等.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角色与作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z1):19-22.
[12]曹君,丁思思.“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5(12):33-34.
[13]叶洪信.万众创新创业与高校图书馆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5(1):134-135.
[14]陈丽娟.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接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57-59.
[15]周卿,金红亚.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创业人群新模式探索[J].图书馆杂志,2018,37(5).
[6]寇垠,刘宇初.图书馆拓展创新创业服务研究综述与展望[J].图书馆,2018(3):99-105.
[17]许正兴.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建构与路径研究——基于后现代建构主义知识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2):5-10.
[18]寇垠,蔡家意.湖南省公共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2018(1).
[19]吴瑞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评价体系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248(2):26-28.
[20]陈文玲.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中国经济[J].中国金融,2017(21):52-53.
[21]《财贸经济》编辑部,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17年“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论坛邀请函[J].财贸经济,2017,38(10):161.
[22]黃少安.新旧动能转换与山东经济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7(9):101-108.
[23]王乐锦,程晓月.新旧动能转换:企业的机遇与财务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7(17):67-69.
[24]辛国斌.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J].行政管理改革,2017(6):20-23.
[25]赵丽娜.产业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理论导刊,2017(2):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