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志教授扶阳思想探析
2019-02-16邓振鈺王栋
邓振鈺 ,王栋
1张滩镇中心卫生院,中国 陕西 安康,725000;2★长治医学院,中国 山西 长治,046000。
吴雄志教授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吴教授建立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中医肿瘤临床数据库,并创办中医网络教育平台,影响深远。
前些年中医界“火神派”曾一度盛行,无论民间还是高校皆掀起了一阵“附子热”,其疗效之迅捷自然不言而喻,当然亦有辨证不当而妄用附子者,致使变证丛生,遗患无穷。为医者当禀承胆大心细的古训,须知扶阳思想博大精微,当虚怀若谷,亦需广泛涉猎、深入诸家才能避免剑走偏锋。笔者有幸领略到吴雄志教授扶阳思想的风采,获益良多,现不揣鄙陋将此思想做一梳理,望有益于同道。
1.扶阳思想源流
我们都知道中医学术流派众多,现今较为著名的有八大流派[1],他们皆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都各具特色,各有其适应症,所以应当辨证地看待,切不可走极端。然而流虽广源头却只有一个,后学者当追流溯源,方能窥其真貌。那么扶阳流派也不例外,它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我们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2]。《素问·方盛衰论》言:“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2],提出了阳气系推动自然界万物生化的力量。这是强调阳气之生发之力的最早见端。而同样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中医经典《伤寒论》也一脉相承了重阳气的观点,伤寒论中的三大思想:保胃气,扶阳气,存津液,其本质都与阳气密不可分。胃气的强弱更多的体现是脾胃的纳运功能,而这些都与阳气息息相关。阳气与阴液是一体的两面,阳气虽有其功用而无形,无形则不可见,可见者唯阴液。阴液是阳气的载体,津液中无阳气则反化为病理的痰饮水湿。同时,阴液的分布状态是阳气运行是否正常的外在表现。总之,阴液与阳气是一不是二,生命的本质是阳化气的过程,阴液是载体,通过物质化的形式将阳气的运动反映出来[4]。整本《伤寒论》的治疗思想大部分也都是在扶阳,常常是一剂知,二剂已,疗效立竿见影。且六经为病都与阳气有关,太阳病与卫阳有关;阳明、太阴病与中阳有关;少阴病与心阳、肾阳有关;厥阴、少阳为疾病转出之枢机,自然也与阳气的盛衰密不可分。那么扶阳思想真正形成医学流派乃始于近代川西医学的“火神派”,其传承脉络为刘止塘郑钦安-卢铸之-吴佩衡-祝味菊-唐步琪-曾升平。吴师乃师从于曾升平教授,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熔各派于一炉,真可谓集大成者。
2.扶阳思想中关于阳气的理论
2.1 阳气的重要性
《素问·生气通天论》当中讲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2],指出了阳气之于人就像太阳之于天一样重要。后世医家张景岳据此提出“天之大宝值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值此一息真阳”的观点。我们人身的阳气分为体表之阳和脏腑之阳,体表之阳又称之为卫气,卫阳。脏腑之阳按一定的循行路线出于体表便是一身藩篱的卫气,这里以卫气的运行为代表来说明阳气的重要性。吴师常讲人的生命好比一盏油灯,我们的肾精好比灯油,主管气机升降的肝便是中间的灯芯,主血脉的心便是燃烧着的火苗。人死如灯灭,油尽灯枯,灯枯油竭,火苗挑的太旺则油就会过早地耗竭,不经用,若是太微弱,则满室昏暗,难见光亮。此比喻实在妙不可言。我们人体的阳气根于肾,肾中藏有元阴元阳,这一点真阳便是我们的生命之根。《难经·六十六难》记载:“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6]关于肾间动气历代说法不一,但总之与肾有关。肾五行属水,肝五行属木,心五行属火,水生木,木生火。吴师讲肾阳沿冲脉而上化生我们的心阳,心阳出于瞳孔,周行全身,就是我们一身之藩篱的卫气。《灵枢·卫气行》言:“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趾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端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趾次趾之间。其散者,循手少阳之分,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7]这便是卫气的运行路线。所以肾中之阳充足,则卫气自然强大,于是乎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阳气不足则卫气虚弱,易感六淫之邪。所以当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维持生命有重大意义,可以抗休克)衰竭的时候瞳孔是散大的,这便是真阳消耗殆尽的外在表现。所以欲求长生者当保精惜命,守护好这的一点真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2]
2.2 阳气的特点与功能
我们体表的阳气叫卫阳,而头面四末又是阳气分布最多的地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5]。这充分说明了卫阳之气运行剽疾滑利的特点,故有“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化气,阴成形”[2],阳气相对于阴液来说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扶阳取效往往比补阴快,但是后期需与温补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持久的疗效而不至耗散正气。阳最大的功能在于化气,阳不离气,气不离阳,这好比是生火做饭,下面的火便是阳,中间锅里的水为阴,“阳加于阴谓之汗”,此“汗”乃是水蒸气,这不就是人体的气化过程吗?《灵枢·决气》篇:“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九窍为水注之气”[2],这些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阳化气这一过程,只有这一过程能正常进行,上下通达无碍,人体才能元气满满,能量充足,否则下焦阳气不足则腰膝酸软,四肢逆冷;中焦阴液不足则饥不欲食;上焦气化不足则九窍不通,头目不清。我们补肾的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就充分体现了阳化气的作用,用大剂量补阴药熟地、山药、山萸肉,再稍佐一点温阳的药物桂枝、附子,以阳化阴,运柔成刚,这个气化过程就会自动启动。我们人体自身就具备这样一个强大的功能,只是暂时发挥不出来,需要药物去辅助它实现。所以,治病莫不是用药物之偏去纠人体之偏,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秩序,所以不可一味地依赖药物,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控调谐系统,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养生才是最可靠的防病之道。那么它为什么叫肾气丸而不叫肾阳丸呢?因为它是补形质的药,药力和缓,以百日为期,这并不符合温阳单刀直入,刚猛霸道的特点,而且它的配伍也充分体现了阳化气的特点,所以叫肾气丸,而不叫肾阳丸。
3.阳虚证的诊断
扶阳是针对阳虚证而言的,所以当识别阳虚的一系列表现。阳虚的本质其实就是机体基础代谢水平低,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外感,感染,过敏等,故有“阳虚之人常带三分表证”之说。吴师讲它的诊断指征有:①望神:两目无神,眼神迷离,瞳孔缩小,一副但欲寐的样子;②望色:面色青灰或㿠白,淡白舌(气虚,血虚亦可见,鉴别详见后文),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③望形:形体虚浮,轮廓不清晰,指甲月牙少;④脉诊:脉象无力,沉、迟、微、细皆可见;⑤问、触诊:四肢逆冷,尺肤凉,背心畏寒,感冒后很难发烧或高烧(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1]),正气不足很难发烧。
4.扶阳思想治则治法
4.1 三阳、三阴病扶阳法
扶阳思想体系完备,并不单单是动辄用大剂量附子这么简单,而且附子的配伍有很多,如扶阳三十六法,内容丰富,容另文再述。所谓的扶阳就是针对阳虚证而言的,不仅三阴病,三阳病亦可见阳虚,如太阳表寒证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阳病兼脾阳虚的柴胡桂枝干姜汤,阳明寒结便秘的大黄附子汤等。其中,三阴是递进的关系,少阴病会见到太阴病的症状,厥阴病会见到少阴病的症状。太阴病是最轻的,阳虚还不重,到了少阴、厥阴,阳虚的表现就越来越严重,当然也有热化证,还有寒热错杂的情况。太阴病主要以脾阳虚为主,还未到用附子的地步,主要表现为泻痢,主药是干姜,代表方为理中丸。少阴病的阳虚已经累及到了先天之本的肾,表现为四肢厥逆,这时候才是附子的应用指征,代表方为四逆汤。厥阴病最为复杂,这个阶段阳虚进一步加重,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该经最具特点的温阳药为吴茱萸、花椒、丁香、小茴香、乌药等,代表方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扶阳不单是温阳法,还包括通阳法,通阳法包括温散,温清,温潜,温利,温下,温养等[6],《伤寒论》中皆有对应的方剂,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4.2 扶阳药物的特殊配伍法
扶阳属于急则温之之法,单刀直入,以求速效,大有力挽狂澜之势。而后世张景岳开创的温补学派属于缓则补之之法,缓缓图之,绵绵密密,功到自然成。这也正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描述的两种状况:“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2]。而这两种方法也密不可分,扶阳里面有温补的影子,温补也需要以扶阳为奠基。《素问·阴阳别论》云:“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2]前半段描述的是阳虚而阴争于内,导致阳浮于外,从而发热、汗出的情况,《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后这句“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牡汤”[7],就是描述的这种阳虚发热。“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这便是壮火食气的表现,故不可只单纯用温阳药,否则会导致龙火奔腾,阳气浮越的惨状,故在患者热象明显又有阳虚的时候可用黄芩配附子,无热象者用芍药配附子,以兼制其温肾阳却扰动肝阳的副作用。
扶阳药物的配伍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①运柔成刚法,代表为附子配熟地,此乃肾气丸法,通过附子的温阳之力将熟地温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诚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温阳药去病十之七八而不能收功者,入一味熟地即可奏效;②以刚运柔法,代表为砂仁配熟地,用砂仁的刚运熟地的柔,防其滋腻碍胃。
5.扶阳法之误治分析
如果对扶阳思想认识不深,盲目滥用温阳药就会导致诸多变证,难以收场。那么误治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诊断失误,二是用药失误。其中诊断失误主要表现在与气虚、血虚证鉴别不清,以及因少阳阳气郁闭而导致的手足厥冷证误认为是阳虚,从而导致用药失误。其实气虚、血虚与阳虚最大的区别点就在于是否畏寒,此畏寒不一定是病人的主观感受。气血虚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表现为阳虚,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所以温阳药须立足于补气、血之药的基础上,否则就是锅里没水,干烧的状态。那么少阳阳气郁闭它的本质是气机不通,所以才会出现类似阳虚的肢厥,它的脉象一定是郁滞不畅的,关脉尤显,这时只需通阳即可,四逆散便是代表方,若有夹湿的表现可选清利湿热的龙胆泻肝汤加减化裁。
6.扶阳验方
扶阳之所以取效快是因为它兴奋了人体的阳气,阳气轻清,走窜力很强,所以常常是效如桴鼓。吴师幼承家学,融汇中西,总结出很多疗效卓著的验方,笔者这里仅择其中一首扶阳验方以享同道。这首验方名叫八味回阳饮。方药组成:炙麻黄15~30g、制附子9~30g、炙甘草 15~30g、升麻 15~30g、红参 6g、淫羊藿30g、仙鹤草90g、牛蒡子9g。主治:少阴病,疲乏。此方选药独特精当,它们皆有兴阳的作用。前三味为少阴病(外证)的代表方麻黄附子甘草汤,其中麻黄可通阳,透毛窍,开腠理,透郁阳外达,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具有拟肾上腺素样作用,属中药中的兴奋剂,但欲使麻黄发挥兴阳作用剂量不宜过大,原则上3 ~ 6 g即可[8],故而此方用炙麻黄,以缓其燥烈之性,临床宜随证加减,也不必拘泥;附子乃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理研究其有强心升压作用;甘草甘缓守中,防发散太过,药理学研究表明大剂量甘草有拟皮质激素样作用;升麻升提阳气,李东垣讲升麻“引甘温之药上升”,其升阳诸方必用升麻,但此处量宜小,剂量过大则会导致阳强[9];红参性温,大补元气;淫羊藿性温燥烈,长于壮阳,相当于雄激素,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不同活性成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骨代谢能力和心肌收缩力[10],以上药物皆是针对表阳虚证的;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治疗乏力剂量宜大,需30g以上方能奏效;牛蒡子又称大力子、牛鞭菜,其嫩茎叶、根、种子等皆可入药入食, 药食两用,日本人将其奉为长寿菜[11],此二者皆为乏力专药,属对症用药。且牛蒡子性寒又可兼制全方的温性,防止温阳太过而致龙火奔腾。全方补气温阳效专力宏,专治少阴病,疲乏无力,睡不解乏,脉微细,但欲寐。还可以治疗癌性乏力、重症肌无力、自闭症、抑郁症、阳虚失眠、性冷淡、阳痿等等,一切阳气不足之症皆可用此方,服后通体犹如阳光普照,一切阴霾自消,扶阳其实不就是扶的我们那个原本澄澈光明的“心阳”吗?有阳光的地方我们还会害怕什么呢?此方之意义非同小可,不可等闲视之。不过当切记只可白天服用,因此方兴阳之力强,白天服用正符合阳气的升发节律,夜间阳气潜藏时切不可再拔其外出,而且只有白天升发的通透,夜晚才会潜藏的深沉,这不正是法天择地之道吗?不过,此方不宜久服,此属急则温之之法,此方兴阳之后当缓则补之,用性味温和之补益药缓缓图之,百日为期,如是才算真正的圆满。扶阳思想蕴藏着传统医学丰富的哲学智慧,后学者当精勤求索,以济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