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建构

2019-02-16郑晓芳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融合

郑 铭 郑晓芳

(1.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2017年11月上海大学进行了“时代音画”课程,教师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九首国歌如何一路走来,让学生感受中国近现代史上那段血与火的难忘历史,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共和国音乐史教育相融合,运用多元艺术手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树立信念。“时代音画”是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融合的一个实例。课程的创新得益于近年来上海高等学校推进的全课程育人框架,“将传统的思政教育对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与师资团队,形成密集型与全方位并存,构建渗透型与一体化互进的全新教育模式——‘课程思政’”。[1]“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打破了学科、课程之间的功能壁垒,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德育功能,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拓展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功能,通过创新内容、有效的平台和机制构建,加强育人合力,发挥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2]

1987年5月2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3]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将艺术教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增强艺术教育思想性,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作用,是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性的可行之径,符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对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笔者借助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结合福建省9所高校(其中3所艺术类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情况,就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教学实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势和存在问题做了初步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有效回收率为96.4%,回收内容完整。访谈了14位在校生,其中6位艺术类学生。

1.当代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功利化发展需要道德和审美的融合

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义。近代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渐回归,受西方思潮影响,个人主义的膨胀使其社会根基弱化,走上了利已主义的道路。极端的利己主义是虚无、相对主义的基础。否定伦理道德的观念来自于社会与理性,使善恶美丑的标准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误入了唯心主义的范畴,最终发展成为道德的相对主义或功利主义。针对“个人利益和集体意义冲突时的个人选择”,非艺术学生里有近55%的学生表示倾向个人,20%的学生表示“视情况而定”,艺术类学生选择个人的达到69%。在访谈问及“道德认知”和“道德践履”关系时,多数学生表示较少付之于行动。39%的学生表示时常感到“精神空虚、浮躁不安”。近期“洁洁良”事件引发网上热议,“洁洁良”成了高校“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代名词,问卷调查青年功利化倾向明显。由全球化浪潮催生的世界性的社会道德危机,严重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对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缺乏感性的认知,也严重影响了价值观念内化为大学生价值信念的理性认同的发展。在价值观念多元的情况下,个体信仰的失落极易使大学生生成“两面人”。教育内容需要经过受教者审美性、艺术性的内心体验、道德的感受才能发挥作用,大学生主体审美人格的丢失,缺乏理想精神,有回避崇高、意志低沉现象。

2.思想政治教育实用主义与知性主义倾向需要鲜活的精神供给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功利主义与知性主义的困境,过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外适性”、忽视其“内适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有益于提高个人的政治素养,但对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清晰,半数以上学生表示来上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学分,对课程缺乏理性认同。当问及“个人对思政课程的期待”时,选择“增强理论水平,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只占30.6%,认为“认真听讲,参与课堂活动即可”的占30.4%,选择“期末成绩高”的占到27.7%。这表明大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识存在主观偏差,实用主义思想倾向较为明显,也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较多地强调理性、公正等道德品质的形成,在教育目的观上精神内涵的缺损是思想政治教育深层的危机。在调查思政理论课程到课情况时,75.1%学生表示不会旷课,但其中35.2%的学生表示有过旷课经历。从缺课的原因来看,69%的学生认为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在对“影响思政课课堂效果主要因素”调查中,62.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关键,针对“你最喜爱的教学方式”调查中,学生选择相较最高的是情景式教学,其次是视频教学和案例教学。大学生是教育生活中鲜活的主体,教育者不可忽略他们在理解、掌握、运用规范和知识的独立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达成是一个由内而外建构或生成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知识传授基础上创设特定价值情境,引导大学生自主调整,建构品德心理图式。在主流意识形态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审美化,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3.艺术教育技艺化与功利化困境需要加强德性培育

当前艺术教育实践的技艺化与功利化倾向互相倾轧,导致艺术教育实践与“美善相谐”教育理念有所背离。早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2009年音乐教育家王耀华针对艺术教育改革,提出教育目标是培养艺术教育工作者。在针对艺术类学生“艺术教育工作者核心素质”的调查中,选择“专业技能”的学生占到51%、“社会活动能力”占27.6%,只有13.4%的学生选择“教育工作水平”,选择“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的仅有8%。“专业目标”定位调查中,选择“专业主项提高”的占57%,定位于“教师教育”的占32%。在访谈中,问及学生对于“教师教育”、“师范”的核心要素的理解,多数学生概念模糊,学生表示他们更看重专业课,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并不看中,主要是凑学分的。对于思政课听课情况,只有15%的学生表示会全程听课,24%的学生表示在讲得精彩的时候或是播放视频时会抬头认真听讲,24%的学生表示听一会儿会做其他事,37%的学生选择玩手机或睡觉。这表明艺术教育存在着目标定位偏差和核心能力片面化的情况。在艺术教育中长期注重专业技能、学历、社会活动能力等“硬实力”的培养,忽略了理想、信念、思想等“软实力”的德性培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它同时关系到两个不同领域的文化教育,需要在最终目标进行深刻阐述的基础上把握融合原则。其目的通过艺术美、规则美建立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将艺术中的审美精神注入思政教育中,使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实现融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真正培养出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端人才。

1.坚持教育审美化和艺术道德化相统一的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目标的实现应是促使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转化,推进德性的内化,形成个体成长的生存智慧和审美能力。人们常将艺术与道德定位为非此即彼的关系,认为谈道德、价值观就会消解艺术的本质,扼杀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从而降低艺术的审美价值。[4]其实,这种将艺术的审美性与道德性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对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一种曲解。艺术和道德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精神本源,两者的内在有着必然的同一性。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道德性与审美性关系到美和善的两个方面的定义,它标明了生命美学的发展方向;从审美的角度来诠释,把生命中善和美、自由和德性的特质提炼出来,让审美的人充分享受生命的幸福和自由,同时充分拓展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历史上曾有以斯温伯恩、王尔德为主要代表的,宣扬艺术与道德无涉、“艺术至上”的唯美主义理论。雷默也曾提出艺术所追求的审美价值是自足的本体,不应受道德或其他事物的约束。其实,人不单单是生物层面的人,也是社会层面的人,与生活脱节的唯美作品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深层了解的渴求。人们的审美是建立在联想、认知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之上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体验,也牵涉到道德范畴。艺术教育的根本是正确审美。审美是道德的前提,道德是审美的目的,艺术活动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出生命正确的价值理念,将道德与审美合二为一,让枯燥、抽象的教育内容变得具体而形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切意远、形真理蕴的审美特点,这样既未背离本质,又遵循了教育自身的规律。

2.确保思想引领与作品辅翼相结合的原则

“当前部分艺术教育活动以盈利为目的,在设计领域中表现出一些作品缺乏中心思想的指导。在艺术设计领域表现为张扬个性,拒绝社会正面描述,形成一种“空心化主流意识”。”[5]艺术是富有人性的,它能滋养心灵,唤起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如果艺术创作种背离审美,或刻意回避其思想性,其呈现的必将是空洞无味的,甚至可能是畸形丑恶的。因此艺术自身也需要净化,需要反应时代精神,需要思想引领,要结合时代要求发挥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和教化功能。中国道家学派崇尚“物我同一,情景相即”,即强调艺术审美体验。人在审美过程当中所能感觉到的愉悦并不单纯来自生理上的机能反应,它是综合了人的情感,思维,感知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即具有社会内容,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留有了空间。

激情澎湃的艺术作品震撼心灵,和谐有序的悦音陶冶人心。艺术不能脱离思想,正确的思想或直接或曲折,或显或隐的引领着艺术的创作。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将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相结合,表达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产生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在十九世纪俄罗斯各种门类艺术的百花齐放,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所涌现的一大批文学家和艺术家,在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担负起艰难而光荣的艺术创作使命。这一切都与思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一个至情至美的优秀作品。音乐作品突出梁祝二人性格中反抗封建专制的刚烈因素,通过吸收中国拉弦乐器的风格和戏曲演唱的润腔手法,使作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又有浓郁的中国风韵。还有“长征组歌”、“黄河江颂”等音乐作品,都具有相似的特点。

3.遵循内容融通和丰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形式,将两者组合在一起能够形成多种新形态,具有极大的创新空间。在新时期思政教育需要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做更新的探索,将“深度漫灌”与“精准滴灌”结合起来。通过融合艺术教育的德育元素,充实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美。这需要思政教师和艺术教育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教研进行内容融合,增加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完整的重要基石,它可以促进个体形成遵守集体利益的心理定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抽象内容,凭籍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具体、形象、生动而真实的意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审美特点,让受教育者能够把主观与客观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大学生超脱了功利主义与知性主义的束缚,主观能动地接受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道德精神,追求美的理想,生成美的人格,塑造美的人生。另外,艺术和人内心情感的连接是直接而又内敛的,丰富的艺术资源和艺术形式使得思政教育抽象的感性知识变得活泼生动,给人心灵以巨大的感染力量。艺术手段的运用与借鉴,可以消解许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多样的艺术形式在教育方面体现出形象性、趣味性与生动性的特点,有着独到的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将内容融通和丰富形式相结合,既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灌输,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情感和思想的教化。

4.实行载体多元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实行载体多元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创新的教学实践,融合艺术资源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资源,突显思政课浓厚的思想性、思辨性课程特点,增加课程人文性和趣味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综合新媒体、网络平台,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比如可以充分利用通识课程等公共课程机制的建设,与思政课形成互补。借助微网络这一载体的优势,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隐寓在这些微活动当中,促进微网络载体与教学内容的相互整合。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QQ、微信等平台为学生解答并指导,最后学生通过编辑微博日志、发朋友圈等方式来总结自己的活动感想,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在艺术博物馆、革命根据地进行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进行教学实践成果作品化。开通微博直播功能,借助微网络平台发布创新理论、正能量音频视频、美文美图等动态信息,将课程内容和价值观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还可以组织艺术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到山区支教,关心弱势群体,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策略

1.建设有高度有温度的融合理论新体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言论。《乐记》所谓“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乐教从狭义上讲是审美的教育,孔子把乐融入到教学之中,用乐来丰富人们的生活。”[6]外在“礼”的规范下,内在“仁”的养成,通过“乐”导人心志,逐渐向理想完美的人格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人通过全面的方式存在,成为一名完整的人,并使自己全部本质得到解释,实现所有人和谐、完整、平等的发展。他提出,人类发展依次为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人类本质全部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的、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全面的教育,并与人的生产实践相联系,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实践,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这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遵循的综合性较高的教育类型。两者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者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新时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需要创新理论构建,突破传统教育中被动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新时代的优势,将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以及载体中隐藏的教育内容与人的思想进行深度融合。杨波婷教授曾提出要在思政教育方式、教育过程中涵蕴情境化的人类情感和美感。孔湘明教授更加明确提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融合是必然趋势,提出将培养完善人格的人才作为教育立足点,创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融合的模式,这为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关注人类内在的审美需求,认为审美具有储善性、导善性和立善性,审美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观中的核心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各样审美活动的善性作用,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两者的融合创新了阐述语境。在现代教育中,智育不是纯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好奇心以及理想思考力的发展;德育不是道德规范死板的灌输,而是精神追求的发展;美育不是艺术技巧的灌输所,应是对灵魂与生命的灌溉。“要从本质上、思想上去培养学生具有审视自我价值的审美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艺术理论和美育方面的知识,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7]使得艺术无形地融入到教学资源、课程内容、授课过程、教学互动中,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系统总结学科发展规律,从而提升教育的实效。

2.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传播的微形态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强化网上思想引领,“把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微平台信息迅速发展的优势,加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从思想、个性、身心特点出发,对传统的说教或灌输的方式显现较为明显的排斥,对比之下更容易接受带有各种艺术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艺术载体,大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容易激发他们的主体性,更易于价值观的自觉生成。大学生不同的家庭出身、社会经历、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程度和方式的不同,使得大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色彩比较浓重,这让大学生在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困惑时无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吸纳。运用优秀的影视作品、多样而生活化的艺术形式和网络平台,使得具有个体差异的大学生更易找到与自身生活体验相连接的体验感与感受,更容易促进他们互相交流,碰撞思想,在自己的实际体验中受到教育。[8]多样丰富、潜移默化、注重情感的情景式的教育方式符合当代大学思想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应更为细致地观察和深入地探究大学生的特点,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新方法,开辟一条既体现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又融合艺术审美和互动参与的教育新路。

3.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新机制

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相互融合不是短期工作,而需要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才可以实现,它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关系到德育与艺术教育两块截然不同教育领域的相互交融,它的融合对象不是单一化的,而应体现在课程机制、评价体系以及实践机制等各个方面的深度融合。

首先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完善课程机制,将公共艺术课程升级改造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德育课程之一,与思政课形成教学互补。同时开设针对艺术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将艺术资源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资源相融合,实现两者充分、有机的相互融合。其次,推进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加强合力育人。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实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与思政教师合力育人的教学队伍。同时配套科学的评价指标,根据教育目的建立梯级目标,就是否有利于受教者的专业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是否提高受教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是否坚定受教者的理想信念四个方面建立若干子目标,借助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关方法对课程实施进行有价值评价判断,推进教学评价机制构建。[9]再次要创建文化实践机制,建设美善和谐的育人环境。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增进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强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创建文化实践机制,注重实践活动品牌化,深挖内涵,重视活动品质,利用好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加强活动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多样化、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还可聘请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开设学术讲座,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引入鲜活的文化作品,通过多元课程进行作品背景解析,将实践活动和课堂讲授相结合。另外校园公共艺术文化也是高校实施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前沿阵地。那些蕴含美感与创新的自然景观以及精巧实用的建筑物、由人文、自然等静态景观以及师生在学校范围内所构建的一系列生活图景都充分彰显着每个高校不同的艺术文化,使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受到艺术的启发,德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