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性访谈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19-02-16黄圣宴王春青王凯华秦殿菊薛翠翠
黄圣宴,王春青,王凯华,秦殿菊△,薛翠翠,徐 静
(1.承德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动机性访谈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教育者通过发掘并帮助患者处理不良行为改变过程中的矛盾,激发其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从而达到改变不良行为的目的[3]。国内已将动机性访谈应用到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4-5]。为此,本研究将动机性访谈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旨在提高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文献[6]并根据公式计算样本量为66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的肝硬化住院患者;②年龄≥18岁;③住院时间≥2周;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及存在认知障碍;②有严重心、肺、脑、肾功能障碍者。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56.03±9.15)岁;病程(1.73±0.71)年,住院时间(17±1.21)天。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57.82±12.49)岁;病程(1.45±0.66)年,住院时间(14±0.15)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内容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经研究者和病区的护士长研究制定,包括患者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病情监测和心理指导。除常规入院和出院健康教育外,在患者住院期间,要求责任护士每周至少3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次20~30分钟,日常工作中根据病人的病情随时开展健康教育。
1.2.2 对照组干预方法:责任护士在护士长的指导下,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见“1.2.1”。
1.2.3 观察组干预方法:应用动机性访谈对患者进行干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对照组相同。干预前,研究者制定动机性访谈的计划和访谈提纲并对责任护士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掌握动机性访谈的方法及相关知识。动机性访谈的步骤包括前意向期、意向期、准备期、行动期和维持期四个阶段[5]。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的第一周,分别通过至少1次访谈完成前意向期、意向期、准备期和行动期的工作,第二周通过至少3次访谈完成维持期的工作,每次访谈均按照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进行。具体工作内容为:①前意向期:责任护士通过了解患者病情及患者对肝硬化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患者发现休息与活动、饮食、用药、病情监测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让患者产生改变不良行为的意愿。②意向期:责任护士加强患者对肝硬化疾病的认知,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控制饮食、合理用药等的重要性,让患者产生改变不良行为的决心。③准备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责任护士帮助制定休息与活动、饮食控制、合理用药、病情监测和心理指导方面的计划,为患者实施行为转变做好准备。④行动期:患者开始实施行为改变,责任护士助患者寻找行为改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增加患者改变不良行为的信心及成效。⑤维持期:责任护士鼓励患者继续保持良好行为的积极性,避免不良行为复返。
1.3 效果评价 在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后应用王倩等[7]研制的《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24个条目,即日常生活管理(7个条目)、饮食管理(7个条目)、用药管理(5个条目)和病情监测管理(5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是这样“”经常这样“”很少这样“”从不这样”,依次计为4~1分,总分范围为24~96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总分<60分为较差,60~80分为一般,分值>80分为良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0,重测信度为0.84,内容效度指数为0.93。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EpiData录入,统计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以(±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较(分,±s )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维度 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前 干预后 P 干预前 干预后 P饮食管理 13.30±2.69 22.88±1.19* <0.05 12.45±3.28 22.39±1.32 <0.05日常生活管理 19.73±1.42 23.39±1.29* <0.05 20.55±2.20 22.24±1.48 <0.05用药管理 13.24±1.82 15.24±0.71* <0.05 13.79±1.19 14.30±1.35 <0.05病情监测管理 16.30±1.92 20.67±1.29* <0.05 15.70±2.15 17.88±1.85 <0.05总分 62.57±4.10 82.18±2.53* <0.05 62.48±5.76 76.81±3.51 <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自我管理能力一般,说明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已有研究证实,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显著减少慢性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8]。因此,医护人员除了做好肝硬化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工作外,还应该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需求,有针对性的为其制定自我管理措施,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动机性访谈是通过帮助患者发现并解决内心矛盾,从而引发其行为改变的一种具有指导性、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沟通方法[9]。我国已有学者将动机性访谈应用于糖尿病、慢性心衰等疾病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4-5]。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多倾向于机械化讲解,只是教育者单方面的知识输出,教育者和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反馈,因此不能充分调动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积极性[10]。采用动机性访谈对观察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激发患者改变不良行为的内在动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干预过程中,责任护士根据肝硬化患者行为改变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措施,使患者明确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改变这些行为的意义,并协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以及告知他们继续保持良好行为的重要性。同时,在访谈过程中,护患之间的信息能够双向传递、反馈,护患双方能够做到有效的沟通交流,进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干预后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动机性访谈对肝硬化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本研究仅评价了动机性访谈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的近期效果,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