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淀粉样血管病1例
2019-11-29宋天娇
宋天娇,王 佩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患者女性,73岁,农民,主因头晕伴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6小时前被家人发现头晕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咖啡样物质,无言语不利及肢体活动障碍等不适症状。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差,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反应迟钝3年,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查体:左侧血压130/80mmHg、右侧血压140/80mmHg,心率62次/分,呼吸19次/分,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欠清,言语流利,定向力差,计算力差(93-7?);双侧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示齿不偏;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及克氏征阴性;颈软,无抵抗;双侧痛觉对称,双侧共济稳准。辅助检查:入院头颅CT示脑内多发异常密度,建议进一步检查;双侧基底节区腔隙灶;脑白质疏松,老年性脑改变。患者完善头颅MRI、MRA示:脑内皮层及皮层下区(大脑半球为著,脑干未见明确病变)多发陈旧性微出血灶(见图1~2),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异常信号(考虑为血管源性水肿),以上综合考虑为脑淀粉样沉积疾病(淀粉样血管病及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的炎症),建议治疗后复查脑白质病变;右侧基底节区多发软化灶,老年性脑改变;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左侧大脑后动脉局部管腔变窄,请结合临床。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伴斑块(多发);左侧椎动脉闭塞可能。TCD:颅内所见符合高阻型脑动脉硬化血流频谱改变。诊断:考虑脑血管淀粉样变。给予改善循环、稳定斑块等综合治疗。经10天的治疗,患者头晕症状较前好转,家属要求出院,予以自动出院。后患者未定期复查,患者情况不明确。
图1 T2WI示皮质下微出血灶
图2 DWI示皮质下微出血灶
讨论脑血管淀粉样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一种脑小血管病变,在老年人群中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65~74岁发病率为2.3%,80岁以上为100%[1]。与C A A有关的危险因素可能包括高龄、老年性痴呆等,其中年龄是CAA已知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CAA在临床上以反复性或多发性脑叶出血、痴呆及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老年人可能先表现为痴呆或精神异常。根据病理表现,CAA一般沉积于脑膜及大脑皮质,其中以顶枕叶受累多见,脑干、小脑及基底节等部位少见[2]。
CAA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β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血管引起病变。正常情况下,人体内β淀粉样物质的产生和降解保持动态平衡;病理情况下,β淀粉样物质产生增多或清除障碍,造成淀粉样物质沉积。随着病情进展,淀粉样物质逐渐增多并向平滑肌细胞蔓延,引起平滑肌细胞变性、结构破坏及功能受损,造成血管壁增厚和血管顺应性降低,血管壁对血流及压力变化的反应减弱,最终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目前,诊断CAA主要参考波士顿诊断标准[3]。临床上确诊CAA主要依靠脑组织病理活检或者尸检,但很难实现。因此,选用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CAA、判断病情有着重要意义。CAA在影像学上最常表现为脑内微出血。SWI是一种利用不同组织磁敏感性的不同,将提供的图像进行对比增强的新技术,在显示脑内小静脉及出血方面的敏感性优于常规梯度回波序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本例患者为老年人,否认高血压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既往反应迟钝病史,未引起重视。头颅MRI提示脑淀粉样血管病可能。
总之,CAA与其它脑血管病相比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影响学表现。对于既往无卒中危险因素,尤其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但表现痴呆或精神异常的老年人要考虑到CAA的可能,及时完善磁共振SWI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CAA的发病率逐年增加,CAA时脑内微出血在临床上较之前常见。因此,对于此类病人,在选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应更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