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防病指南
2019-02-15霍寿喜
霍寿喜
初春时节,我国南方已是鸟语花香,北方地区也日趋温暖。但从生理健康角度论,包括初春在内的整个春季却是“多事之季”。一年之季在于春,初春如注意预防疾病,可为人体健康打下良好开端。
|谨防慢性病发作|
2月,北方寒流同南方的暖空气展开“拉锯战”,天气阴晴无常,忽冷忽热,常常是热几天冷几天。即使在某一个晴日,也是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早晚和夜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凌晨4~5点,气温降至最低值,比中午時分要低10℃以上,正所谓“罗衾不耐五更寒”。当外界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时,人体内部的变化也会相对剧烈,如血液中酸度增加,血管中营养物质的流动速度加快,特别是保持人体恒温的下丘脑的“工作强度”加大,且体内各控制系统对初春的多变气候还未完全适应。即便是正常人也会感到不适,而慢性病患者则更容易发病。这样的天气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精神病、胆石症等病也有发作和加重的可能。上述疾病患者,除用药物治疗,还应该注意防寒保暖、注意休息,改善周围空气环境卫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微粒。
|注意预防流感|
温带地区的冬春相交季节,爆发流感的概率很大。在我国,2月春节正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高频期,车站、机场人流密度很大,人体间密切接触的机会增加,加上出行途中条件所限,人们很难保证卫生,旅途疲劳又使抵抗力下降,这些都增加了流感感染风险。专家建议,人们自驾出行或乘坐长途车时,中途可在服务区下车通风,在车上时要多喝水,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及口等部位。如果出发前出现了感冒等不适症状,不要强行出门。而对于无远行计划的人来说,徒步外出时,最好能戴上一顶帽子。研究结果证明,不戴帽子又不常运动的人,外界气温在15℃时,热量会从人体头部散失三分之一;4℃时会散失总热量的50%;0℃时可散失总热量的60%。可见,寒冷季节头部保暖与全身保暖关系密切,如果不戴帽子外出,人体易受风寒侵袭而患感冒等疾病。
|防止鼻出血|
初春,我国大多数地区空气干燥,冷空气活动频繁,气压变化较大,从而构成了鼻出血的基本气候诱因。从另一个角度说,初春人们的室外活动较多,而此时室外多风、多过敏源,如花粉、尘埃。鼻腔呼吸时,最容易出现发干、发痒等不适症状,诱使人们尤其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儿童,用手抠挖、揉捏鼻子,从而导致鼻出血。此外,初春蔬菜供应相对短缺,可能打破人们的饮食平衡,造成人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预防鼻出血,首先从饮食入手,建议大家尽可能多吃蔬菜和水果,切莫“只荤不素”。其次是躲避不佳的室外气候条件,如风速较大时,尽量不外出。创造适宜的室内气候条件,如尽可能地提高室内湿度。当然,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不抠挖鼻孔、风沙天气时戴口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