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清新自由主义走好中国道路

2019-02-15李旭章

人民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

李旭章

【摘要】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出现一些质疑或否定中国发展模式的思潮。这些思潮的发起者,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我们要认清新自由主义企图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用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坚定走好自己的道路,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F093 【文献标识码】A

10新自由主义

关注指数 ★★

影响指数 ★★

新自由主义主张市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维护私有产权,反对国家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国内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再次活跃,他们把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归结为“私有制”的推动,认为当前中央强调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是“国进民退”,“走回头路”。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一些新自由主义者完全倒美,將中美贸易摩擦归因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质疑和否定中国发展模式,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做夸大描述,甚至还有人提出我国“从经济利益看,不回敬,甚至减美国货的进口税,利益更大”。这些论调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错误导向性,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些学者借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契机,质疑或否定中国发展模式,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应该说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过程中就开始了,之后断断续续,影响时小时大。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影响:改革之初由于我们经验不足,一度什么都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把我们在基层曾经行之有效的农村合作医疗改掉了,医疗基础设施或卖或包或租,以至于后来我们不得不纠偏,推出“新农合”,又重新投资建设基层医疗设施。而现在城镇医院的过度市场导向,也应该对当前的医疗纠纷、过度医疗、抗生素滥用、做许多不该做的手术负一定责任。

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已经呈现出颓势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和西方中心论再次沉渣泛起,中国崩溃论、中国失败论等言论借由“反思”的名义在网络流行。一些学者借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契机,质疑和否定中国发展模式,把中国发展模式简单归纳为“国家资本主义”。有人认为,如果我们不是过于强势,少干预,多按市场规则办事,也许不会出现中美贸易摩擦。有的人甚至置疑我们的粮食安全政策:“粮食不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有的人对我国正在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横加指责,妖魔化国有企业改革,说什么“国进民退”。好像只要我们还坚持公有制基础,还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就不会成功;只有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杆。

可以这样说,提出这些主张和指责的人,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中国4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公认,即使那些一贯对中国不友好甚至靠攻击中国“吃饭的人”,现在也开始反思,不得不承认除了西方自由市场模式,另一种选择就是中国发展模式。而国内一些人,借我国经济遇到暂时困难的当口,又重提一些被实践证明不需要进一步驳斥的论调。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是作为自由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我们不指望西方能完全接受我们的政治和政策主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提出的一些基本主张,如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改变。中美贸易摩擦是一件坏事,同时也是一件好事:是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另类赞扬,证明中国发展模式是成功的;是如此成功,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大国也不得不扯下新自由主义的遮羞布,挥舞制裁大棒,企图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免危及它百年霸主地位;贸易摩擦也提醒我们的一些同志,国际市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靠得住的,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国策不容置疑。一些国内的所谓新自由主义思潮,没有半点马克思主义味儿,也未必能让西方真正相信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人所接受,可谓“非牛非马”。

我们要认清新自由主义企图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用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

新自由主义企图动摇我们的国体,把我国的发展纳入西方设定的需要和轨道,间接逼我们换旗“从了他”。一些西方新自由主义人士本来希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依靠市场经济的力量将使我们为了经济利益而就范,现在发现原来他们是一厢情愿,因而变得恼羞成怒。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团结一致,总结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魅力。

要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革命、建设,尤其是40年改革开放,产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强大生命力。世界上许多严肃的学者都在研究中国现象,探讨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可以在我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有的从我国文化入手,认为我国文化当中的追求公平、小康、大同,甚至至少从汉代起就有公有制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多的解释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古代“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人民情怀相结合,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唤醒了中国这条巨龙。笔者2018年上半年在美国做高级研究学者,曾与一批美国学者讨论当今世界发展模式,我提出三个问题让他们回答。第一个问题是“过去几十年哪个国家做得最好?”回答几乎完全一致:“中国”。第二个问题是“过去几百年哪个国家做得最好?”大家议论的结果是:“美国”。第三个问题是“过去几千年哪个国家做得最好?”比较长时间的议论后,结论是:“中国”。可见,在中美模式的比较与竞争中,按“三局两胜”原则,中国发展模式获胜。我们有秉承最先进理念的全世界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有近14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我们要坚持走好自己的道路,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国内一些学者误以为,撒切尔夫人在任期间是新自由主义的鼎盛时期,但实际情况是,她也主张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革。撒切尔夫人很不喜欢工党执政时期引入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但由于国民喜欢,她最后还是放弃了取消这一体系的念头。我们的自信不仅体现在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也要给自己的对手以足够的尊重,即使他们没能同样对待我们。我国40年改革开放成就无与伦比,5000多年中华文明无与伦比,但是,我们在近现代的工业革命中确实曾经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遇;現在,进一步改革开放,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学习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我国是一个大国,不能指望有任何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供我们完全照搬,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应注意从自由市场竞争模式中吸取竞争和法治的内核,从社会市场模式中吸取公民权利和社会保障的内容,从政府主导型模式中借鉴产业政策和主动调控。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又有其他任何模式不能容纳的内容,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但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是其基本内核。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即,2018年中美两个最大的国家出现贸易争端,互相以提高关税相制裁;虽说美国与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打贸易战,但集中火力打我国却是明目张胆。这个时候,我们自己不能乱了阵脚,要以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解决新的和旧的矛盾,保证经济不出现大的问题,经济和金融不出现系统性风险。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放弃日本模式的内核,全面采取西方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长期衰退,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我们要认真汲取。日本政府产生问题的症结在于,其在职能定位上徘徊于新自由主义和日本模式之间。这种错位造成了诸多矛盾,从而把日本模式的劣势放大了。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党派之间互相争斗,导致政治局势不稳定;反映在政策上,就是政策制定缺乏及时性、连续性,很多政策相互矛盾,使得日本长期不能摆脱金融危机“后遗症”。

要用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自由主义对我们展开攻击的一项重要内容集中在:我国政府的力量过大,对市场的政治干预过多。这是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但我们已经在作出改变: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主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经济进步建立在更可靠的基础之上。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解决市场不能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为市场发挥作用提供稳固的基础和框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一节中提出了十四条“坚持”。这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最新阐释,是我们战胜当前经济困难的法宝,也是我们战胜新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潮的法宝。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把马克思主义这个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成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实践最好的政治经济学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导)

责编/张忠华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新自由主义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影响分析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思想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分析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