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左派的表现、趋势及应对

2019-02-15王炳权

人民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潮自由主义

王炳权

【摘要】2018年,在理论表达上,新左派思潮失声;在舆论场中,新左派思潮却充分在场。新左派思潮正在从若干年前的影响颇为广泛的忧患式论说,走向与问题相结合的底层叙述,突破了其以往封闭的“学院派”特色,更加具有“草根”味道。

【关键词】新左派思潮 社会思潮 社会底层 【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5新左派

关注指数 ★★★★

影响指数 ★★★☆

新左派思潮反對资本扩张、反对贫富分化,“同情”劳苦大众、追求绝对平等。2018年7月,一篇宣扬“国进民退”的文章在网络广泛传播,引发热议:2018年,在境外势力的指使、操控下,深圳佳士公司发生多次拉标语、喊口号的工人“维权”事件,不乏高校声援者,他们的理论武器就是新左派著作:伴随着对改革开放前政治人物的所谓“平反…‘回顾”和“内幕”挖掘,借助我们党不忘初心的号召,新左派思潮传播“回到毛泽东”的错误主张。新左派思潮以同情大众的叙事风格占据了一定的舆论市场,不可小视。

2018年,舆论转换频繁,新左派思潮继续对诸多社会现象和理论热点发声。在复杂的舆论场中,新左派思潮在其中接续流转,表达了一如既往的观念体系和价值诉求。从社会影响度来看,2018年的新左派思潮表面看起来比较沉寂,但从未缺席任何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

2018年,新左派思潮借理论研究和重大热点事件,表达了一些基本观点

2018年,在对理论研究和主要社会热点的讨论中,新左派思潮的所谓理论主张和价值诉求得到比较鲜明的展现,其主要观点如下:

新左派思潮认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必须坚持阶级分析,要打破阶级分析的禁忌,个人从属于阶级,是马克思主义对一定历史时期个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基本判断;当今世界仍然属于阶级社会,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加剧,仅使用阶层分析的方法,不能深刻认识世界大势和我国国情变化;抽调阶级分析等于挖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根基,失掉根基的马克思主义除了不讲逻辑地自说自话以外,很难不倒向西方社会科学的套路;对世界、对中国,都不要害怕讲阶级,讲阶级分析,阶级分析方法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它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核心方面,不能成为禁忌。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上,明显带有“新左派”色彩的论调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把国有企业改掉,是变相的私有化”,“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如果把国有企业搞小了、搞垮了、搞没了,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还怎么坚持、共同富裕还怎么实现”。新左派思潮声称,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能稀里糊涂跟着喊口号,更不能中别人的圈套。

关于“朝核”问题,新左派思潮主张,中朝友好高于朝鲜弃核,应该承认朝鲜是核国家。新左派思潮甚至反对解除朝鲜核武装,单纯地认为,朝鲜拥核对中国一定构成威胁的看法是错误的:朝鲜是小国,打不起核战争,搞核武仅仅是为了自保,绝无可能主动发动核攻击。

在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摩擦问题上,新左派思潮的主要观点包括:应借中美贸易冲突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要积极促进自主创新,反对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主张,趁机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而不是“委曲求全”;绝对不能接受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以美国国内法采取单边行动,绝不接受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削减贸易逆差指令性计划,绝对不可能接受、成全外国政治家拿中国为了自身需求而自主采取的扩大开放措施当作自己发动贸易战施压的“战绩”而收割其国内政治果实。

关于个别明星偷税漏税的话题,新左派思潮借机煽动极端舆论:免予起诉的处理结果是在侮辱公众、践踏法律;某些法律更利于富人,被资本左右了;立法过程显然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富人的利益,受到了资本的影响。

新左派思潮认为,“国进民退”在一定意义上是客观过程。一些人士认为,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进私退的现象,因为很多私有企业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靠牺牲劳动者福利和环境来苟延残喘。今后,中国经济要进步,“国进私退”将是新常态。政府和社会夸大了私企的贡献,不应该无条件救助私企,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私企的贡献、淘汰落后企业、推动合并重组。

新左派思潮竭力表达的一个观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形成了精英群体,获益颇多,在新一轮的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在利益上有所让渡。因此,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掌握文化资本、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总体性资本“精英集团”应该对社会有所担当,应该体现出社会精英应有的责任感和道德担当。

2018年新左派思潮的社会影响

“新左派”的理论陈述,并不具有理论的一致性,但它比较“接地气”,有一定的感染力。评估2018年新左派思潮的社会影响,可以作出以下判断。

一是进一步聚合了特定社会群体,反映了一定群体的诉求。新左派思潮将“人民主权”思想和对弱势群体的深切人文关怀与当代中国存在的一些不公平问题结合在一起发起舆论攻势,使其获得了最直接的社会支持力量,突破了其以往封闭的“学院派”特色,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范式,更加具有草根性和底层味道。因此,既集结了一批有话语表达能力的知识精英,也聚合了一些具有共同社会底色的群体或阶层,成为其相对比较忠实的受众。

二是进一步成为自由主义话语的“对立面”,客观上形成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制约因素。自由主义思潮以市场、效率言说为核心,对资本的运行持宽容姿态。新左派思潮恰恰相反,在资本和劳动的范畴内,“站在劳动一面”,宣称少数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操纵社会资源;关注工人和农民利益诉求,反对资本对政经权力所谓的垄断及文化霸权;支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反对庸俗的自由市场理论;批判自由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文化垄断、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这样,新左派思潮自然地成为自由主义思潮的“天敌”,对自由主义思潮的“做大”起到了限制的作用。

三是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更加复杂。新左派思潮的主要对立面是自由主义思潮。在与自由主义思潮的论战中,新左派思潮充分表达了对社会方方面面的看法。尽管与自由主义思潮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但也并不意味着它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新左派思潮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异质性”力量存在的,这就使意识形态领域状况趋于复杂,为我们党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高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带来了一定挑战。

在理論表达上,新左派思潮失声;在舆论场中,新左派思潮却充分在场

新左派思潮正在从若干年前的影响颇为广泛的忧患式论说,走向与问题相结合的底层叙述。2018年,社会热点频仍,不断形成舆论场,其中新左派思潮的观点始终都非常活跃地表现了出来。从此角度看,虽然2018年新左派思潮理论体系的建构工作比较弱,但在对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具体社会问题积极发声上则表现比较充分。换言之,在理论表达上,新左派思潮失声;在舆论场中,新左派思潮却充分在场。这种所谓“理论失声”亦或“舆论在场”恰恰提示我们,新左派思潮在今后的时段内发展的可能性。

一是批判意识将更加鲜明。面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为自身言说提供了更大空间和包容度的前提下,新左派思潮将基于“左”倾立场,以理想主义、集体主义为思想核心,持续观察和分析国内社会问题。既强调群体利益的实现与保护,凸显其道德优势和政治正确,继续高举反对资本主义在中国扩张的旗帜,又批判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二是平民化色彩将更加突出。新左派思潮对市场化转轨进程中所衍生出的一系列社会不公问题会继续保有高度敏感性和关注度。这一思潮会继续以“人民利益”“底层关怀”“关注弱势”等为抓手,打着捍卫平等、追求公平、反对效率的旗号,在所谓“社会底层”和“社会精英”之间制造隔阂甚至怨恨。

三是反市场化倾向会更加明显。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乃至政府行为的各个方面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打上市场的烙印。由于新左派思潮对市场化的天然拒斥,新左派思潮会继续攻击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会进一步消解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并激化国内各种社会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左派思潮会继续宣扬国家和政府会被市场力量所侵蚀,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让渡给市场去解决,资本逐利本性将会进一步激发。

重视新左派思潮生发的社会土壤,提高思想引领能力

面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性,我们有专门的意识形态工作对策。但对新左派思潮的引领,除却就事论事地做好管控工作以外,还需要重视这一思潮生发的社会土壤,实事求是地解决其提出的一些问题,真正提高思想引领能力。

一是要持续规范市场。必须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规范地运行。邓小平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市场是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佳选择。但市场在配置资源时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点,市场竞争中的无序乃至恶性竞争也天然存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市场机制将长期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繁荣过程中发挥作用,问题是怎样规范市场的问题。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能力,使市场经济成为真正的法治经济,对市场配置资源进行纠偏,确保市场机制能够与共同富裕目标相一致,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释放经济发展动能。

二是要进一步发扬民主。如何保证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是新左派思潮的核心议题,但其讨论方式具有潜在的民粹风险和逻辑上的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切实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以十九大精神指导民主政治建设,使人民民主进一步落实、落地,新左派思潮自然会失去其在民主话语上的优越感。

三是要不断改善民生。新左派思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追求社会公平,反对“两极分化”,这一点对所谓的底层民众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并由此而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所以,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要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民生领域突出政府的担当与责任,使市场化的操作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新左派思潮自会暗淡退场。

新左派思潮衍生于中国市场化进程之中,与在自由主义思潮交锋论战中凭借反思性和批判性的话语特质,获得了思想文化版图中的一席之地。新左派思潮生发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土壤将长期存在,其也将因此获得继续发展的动力,会继续在理论积淀、思维方式和价值转型上动作频频。我们要扭转“对立性”思维,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使主流意识形态与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左派思潮达致良性互动,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与整合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我国政治思潮的演进及社会影响”(项目编号:13BZZ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责编/赵橙涔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思潮自由主义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崛起
试论上世纪我国的音乐思潮
近几年国际新自由主义动向回顾
浅析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民族复兴的思潮与路径比较
新自由主义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批判
船山学复苏与戊戌思潮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