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题多变”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019-02-15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理想气体一题多变热力学

黄 辉

(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 226241)

“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是目前很多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所面临的困惑.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理解这部分知识时,在智力活动中并没有进行过深入地思考问题,不善于总结归纳,逻辑抽象性比较差,不善于在抓住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等,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不强.物理学习强调亲身体验,在“做中学”.基于现状,笔者根据近十年江苏高考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现以热学中p-V图象为例,谈一些在习题教学上的粗浅认识,以期为广大教师所借鉴.

一、原题呈现——夯实基础

图1

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变化的p-V图象如图1所示.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60K,求:

(1)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

(2)从状态A→C的变化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题型特点:热学中的图象类问题往往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等方面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图象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二、基本变形——循序渐进

图2

变式1 如图2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绝热过程到达状态B,再经等容过程到达状态C,此过程的P-V图像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在B→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为12J.则:

(1)试比较气体在A和B状态的内能EA、EB的大小;

(2)气体从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解析(1)A→B过程绝热,Q=0,由图象可知体积V增大,对外做功,取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0可得内能减小,即:EA>EB;

(2)根据题意虚线为等温线可知TA=TC,则A→B→C过程有ΔU=WAB+WBC+QAB+QBC=0;又:B→C等容变化,有WBC=0,QBC=12J;A→B过程绝热,QAB=0;由此解得WAB=-12J,即:气体对外做功为12J.

图3

变式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先后经过等压、等容和等温过程完成一个循环,A、B、C状态参量如图3所示,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27℃,求:(1)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TB;(2)气体在该循环中,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的大小关系.

解析(1)在变式1的基础上可解得:TB=600K;

(2)因为此类题型为理想气体完成的是一个循环,所以在P-V图象中判断全过程气体做功情况可以利用“逆正顺负”的方法来确定.所谓“逆正”是指如果一个循环的P-V图线是逆时针旋转的闭合回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符号法则,全过程中气体做的总功就取正值,即表示外界对气体做功.反之就取负值.本题是顺时针旋转的闭合回路,则有W<0,再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0可得Q>0,即:Q吸>Q放.

图4

变式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4所示的A→B→C→A变化过程,其中A→B为等温过程,已知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TB=200K,在状态C时的体积VC=11.2L,求:(1)气体在状态A的体积VA;(2)气体由C→A过程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与对外做功W的大小关系.

解析(1)A→B为等温过程,则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AVA=PBVB解得VA=22.4 L;(2)C→A等压膨胀,气体对外做功,则W<0;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再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0可得Q>|W|.

三、提高变形——拓宽思维

图5

变式4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A→B→C→D→A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5所示的p-V图线描述,其中D→A为等温线,气体在状态A时温度为TA=200K,试求:(1)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TC;(2)若气体在C→D过程中放热500J,则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物理教育的认知状态转变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对习题以“一题多变”的方式进行物理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相互组合、沟通,增加学生的经验并实现认知状态的自组织,还可以强化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的应用,让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核心知识点的剖析理解上,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激发兴趣,进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猜你喜欢

理想气体一题多变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易混易错剖析
理想气体实验室——气体的存在与游走
化变质量为恒质量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和绝热可逆过程功的比较与应用
巧解气体变质量问题
“一题多变”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
活塞的静力学与热力学仿真分析
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浅谈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策略
习题教学中显化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