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思考
2019-02-15黄晓云白建梅
黄晓云 白建梅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其发挥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和服务社会的作用。《总体方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大战略部署,在充分肯定原有建设成果基础上,通过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开放性改革为动力,为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主体之一的地方高校创造了打破传统壁垒、重构发展战略的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高校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突围平庸,入围“双一流”,关键在于精准定位,找准抓手。
一、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机遇
《总体方案》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管长远、动态性的建设方案,明确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强调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积极推进[1],肯定学科分类发展战略,放宽了高校办学自主权,打破了政府选择的传统,增强了高校的自主竞争性,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创造了平台、指明了方向。
(一)学科差别化发展机遇
“双一流”建设方案,鼓励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避免重复交叉,雷同竞争,为地方高校实现内涵式应用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且提供了政策保障。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以及集中资源投入办学,部属高校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双一流”建设中,部署高校主要目标是面向国际,争取进入世界一流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行列。由于科研起点、发展平台以及教育资源上的差异,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的目标自然不同,但这为地方高校的差异化发展、区域特色竞争留下了空间。同时,由于学科资源有限而学科发展前景无限,部属高校建设不可能垄断所有学科保持高水平发展态势,这为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发展、应用型转型留足了回旋余地。鉴于目前入围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高校只是少数,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之一,地方高校应首选以学科为突破点,把应用型学科发展作为此次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头戏。
(二)动态开放性竞争机遇
作为一种逆向激励,以五年为周期的滚动淘汰机制,高校和学科“双一流”建设有进有出,为后发高校和学科建设发展注入动力,也为领先发展的高校和学科引入危机,通过竞争打破身份固化,曾经先进并不代表永远先进,过去落后也可“弯道超车”。滚动淘汰机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源由按计划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投放资源转变为按贡献大小和学科建设成效为基准进行周期性的资源动态性配置,是在承认已有发展基础上引进内部竞争力,打破了高校因历史发展所形成的身份固化的现状。部属高校的学科可能受到后起地方高校的冲击,地方高校可借助后发之势实现在某一领域的追赶和超越。以绩效为杠杆的评估和财政支持,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提供了动力,激励地方高校切实立足地方,加速产学研用的协作转化,服务国计民生。淘汰机制和资助机制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动态性竞争和激励,增强了地方高校办学的紧迫感。
二、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挑战
“双一流”建设为所有高校提供了开放性竞争平台,给予了地方高校弯道超车的机遇,但要在起点差异的基础上脱颖而出,并实现超越和引领,这对地方高校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传统教育资源配置下形成的学科发展、财政投入、人才流动等的不均衡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由此造成的先天不足意味着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将面临诸多困境。
(一)学科发展路径依赖
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通过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办学规模、学科门类上大都实现了量的整体扩张,逐步向综合型大学转变。综合型大学意味着高校办学规模庞大,学科门类齐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综合型大学也显现出其弊端,“大而全的办学理念一定程度上影响特色学科的形成”[2],从而造成高校学科之间高度趋同。与此同时,也使地方高校的学科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为外部依赖和内部依赖。“地方高校内部依赖于自身的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学科特点、校史积淀、组织特性、治理模式和领导风格等,影响其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3]其外部依赖在于,“地方高校通过不断改变自我属性、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去适应政府和社会外部环境,以保证既得利益和适应性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地方高校按照经济理性和数字逻辑,刻意模仿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部属高校,将自身发展逻辑锁定领跑者的方向、技术和制度的路径之中,以保持学习效应和模仿性利益的最大化”[3]。内外部性依赖,使地方高校难以突破已有发展模式和制度约束,学科发展转型难度大,高校学科改革面临较大的压力和阻力。
(二)人才竞争处于劣势
“从学术标准来看,一流学科有两个标志,一是拥有一流科研,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二是有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科研和一流教学都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4]人才作为高校建设的关键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形成的高校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引进的竞争。以“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为主的科研水平高的学者成为高校争相引进的焦点对象。对于优秀人才的吸纳,不仅能通过各种指标对人才占比要求的考核,更能推进高校科研进步、增加高校产出,从而得到政府的支持及社会的认可,获得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在同一地区,普通地方高校为第一、第二、第三类高层次人才(两院院士、万人计划、千人计划杰出人才和有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提供的平均薪资待遇普遍高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5]高成本投入说明,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呈现激进势头,也进一步说明地方高校因缺而求,求贤若渴,但重金引进人才无疑会转移高校发展的注意力,过度占用高校资源,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方高校的整体发展。囿于优秀人才对平台发展、待遇保障和社会名誉等方面的高追求,地方高校不仅在人才引进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人才流失问题也是其面临的重要难题,这都直接掣肘着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三)经费获取渠道单一
“双一流”建设受到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和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深层次原因在于其直接关乎高校和学科发展的切身利益和发展前途。《总体方案》指出,此次“双一流”建设的财政支持体现以绩效为导向,其资金分配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地方高校在资源分配中处于边缘地位,该战略在现实意义上强化了资源的集中配置。较部属高校而言,地方高校在经费来源拓展及获取方面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据南方都市报记者万明报道,“‘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4.3%,却占有72%的政府科研经费,而85.7%的其他高校仅占政府科研经费的28%”[6]。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部属高校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支持,地方高校则由地方财政支持。政府财政性款项本是地方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但在“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政策推动下,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财政责任逐渐降低,而在地方高校不断扩大其招生规模的过程中,学生学费在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中占比升高,这就造成了地方高校经费对学费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进而也加大了扩招压力,不合理的经费来源结构说明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现状不容乐观。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点向领先地区高校集中,这也决定了其资金投入导向,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而言,因地方发展水平的差异,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存在明显差异,地方高校竞争力在物质保障上受到现实发展状况的二度筛选,经费保障不足成为其向纵深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定位
地方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对自身的战略定位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选好参照系,把好脉,明确自身优劣势所在,对症下药,促进其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换,增强自身竞争力。
(一)差异化发展的学科定位
地方高校要实现差序竞争,错位发展,把握发展机遇,必须对自身所处环境有确切的了解和把握,找准参照系,寻找差序所在,瞄准学科,打造特色,冲击一流。
第一,选择恰当参照系。地方高校发展的参照系有两个,一是部属高校,二是同层次地方院校。地方高校发展参照系的选择更倾向于同层次地方院校。虽然基于现实考量,地方高校同部属高校间并不构成实质上的竞争,但可通过对标发现自身的劣势所在,争取发展空间。换言之,劣势可为地方高校下一步发展提供机会,明确改革方向。
第二,瞄准学科。在“双一流”建设的选择上,地方高校选择建设一流学科更加可行,更加务实。根据地方特色和学科发展历史积淀,彼此协作,错峰发展。由于各大高校正在不断扩充自身,建设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型大学,地方高校间形成了内在的学科重叠性竞争。地方高校要实现以特取胜,冲击一流学科,须充分评估自身的学术传统、校史积淀、地方特色等具体情况,同部属重点高校找差距,同兄弟院校找错峰,打造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要正视差距,根据自身在高校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生态位,合理确定目标,差异化地选择“创一流”建设路径。[7]
第三,特色学科定位。特色学科精准定位,需将其放置在学科内外进行考量,一是学科生态中的地位和前景的估量,二是区域发展的社会需求层面的估量。地方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明确什么样的学科具有特色,什么样的学科具有前景,谨慎做出特色学科的选择。地方高校要对学科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估,将校内学科放入区域及整个学科生态系统中进行比较,既要看到学科差异化竞争的优劣势所在,又要组织专家学者对已有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论证,“校内优势学科”不等于“一流学科”,“校内排名靠后而在区域或行业比较优势的学科”比“校内排名靠前而在全国评价平庸的学科”更有潜力建设成国内有影响力的卓越学科”[8]。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曾经的优势学科未必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地方高校需有大刀阔斧进行自我改革的勇气,减少学科发展路径依赖,扶持特色且前景广阔的学科,通过内部学科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明确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打造真特色,建设“真一流”学科。
第四,统筹校地发展。地域文化及地域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及发展。《总体方案》指出,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协同推进地方经济与高校的发展。这为地方高校深化特色学科建设及挖掘新的特色学科带来了重要启示。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主体,与众多211、985高校相比,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是其最大资源和优势。[9]地方发展的强烈需求和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供给,为高校的转型注入社会动力和明确功能取向,地方高校理应主动适应、服务和引领区域发展,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即所谓“有为才能有位”。这在更好地服务区域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自身特色学科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基础,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增强发展的自主性,在与社会多主体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学科建设水平的跃升。
(二)引育并举的人才定位
人才的质量及数量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于地域差异、经济水平、信息资源、发展平台等因素的影响,留住人才、吸纳人才是地方高校人事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各地方高校为推进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不断出台高薪资、强激励、优福利的人才引进政策,一来为人才流入高校增加了竞争力,二来为人才个人学术发展提供了新环境与新平台。但是,地方高校在资金方面相对欠缺,高薪引进人才过多占用资源,限制了其他学科和项目的发展,扰乱了原有学术生态,打破了原生人才格局。高学历、高职称及高科研水平的人才始终是稀缺资源。地方高校应立足实际,把握差距,厘清外部因素及内部原因,内才与外才并重,紧扣人才引育的三环节,以引进人才更新人才库,以留住人才稳定人才库,以培育后备人才保障人才库,实现动态的人才资源流动,打造实力教研团队,形成结构完善的人才梯队。由于人才的培育和成长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投入同产出并不构成线性的正相关,因此,地方高校还需审视原有人才引进标准、办法及人才培养规划,健全人事管理体制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对人才成长持有一定耐心。
(三)多元筹措的经费定位
获取政策倾斜所带来的资金支持,为学校和学科的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是高校争相入围“双一流”的重要原因。“双一流”建设以绩效为导向,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计划配置思路,扩大了对学科分类的支持。但事实上,由于高校发展起点的差异性,地方高校仍未摆脱资源向重点高校和优势地区集中的问题,这使得地方高校陷入资金获取困境。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同社会互动较少。随着高校不断扩大的经费支出,地方高校长期处于资金紧张状态,加之地方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入资源相对有限。受地方高校自身发展起点、政策倾向、地方财政、社会互动等综合因素影响,地方高校亟待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使资金汇入的主流与支流同发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要为地方高校向持续纵深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高校应通过发挥服务社会功能,立足地方发展需求,打造特色学科竞争力,理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通过学科对接产业,促进产学研用的合作与转换,争取企业支持,促进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以形成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教育发展的各投资方作为理性经济人,当地方高校不能或较少为其提供服务、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不能创造可观效益和有效价值时,其投资便会陷入疲软。基于此,地方高校应强化整体布局把控,增强自身应变能力,提高持续服务社会、引领地方发展的水平。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应挖掘现有的校友资源,培育潜在资源,校友资金支持源于对学校的回馈。因此,地方高校更应建设一流学科,培育一流学生,以学生为本,切实关怀在校学生的生活学习,才能让一流人才在日后有感恩之情、责任意识回馈高校,以实现社会资源的良性循环。
四、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抓手
地方高校要在新一轮的高校改革中抓住机遇,成功转型,实现良性循环发展,需抓住学科建设、人才培育和资金筹措这三个关键点。
(一)以学科特色为突破点
以什么样的学科作为特色,什么样的学科能够成为特色,地方高校需对此有全方位的认知,处理好校内学科排名与学科系统排名的关系,处理好地方区域特色与高校系统之间的关系。
学科定位,以特制胜。从世界一流学科成长的规律来看,有特色的学科虽然不一定能够成为一流,但一流学科必然有特色,[10]“特色”是创造“一流”水平的必要条件。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目前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毕竟只是少数高校。因此,地方高校要错位发展,建设特色学科是务实可行且高效的选择。什么学科可以成为特色,这涉及到对学科当前发展状况和前景论证的评估。特色学科与一流学科的打造短期看投入,长期看眼光和战略。[8]地方高校在选择若干学科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时,应充分评估其在校内排名和在该学科领域内发展水平,处理好校内优势与行业优势的先后关系,瞄准发展趋势和前景。特色学科建设可从两条道路着手:一是立足地方区位,依托校史传统、学科积淀,形成独有的地域性特色;二是规避散兵独打的劣势,通过整合现有的学科资源,进行学科交叉融合,搭建学科群,在边缘处寻找新突破点。
以服务地方为引领。地方高校由地方举办、地方财政给养,隶属于地方,这就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必然要服务于地方发展。[11]但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市场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地方高校在多元价值中进行的取舍与平衡存在一定张力甚至是冲突,地方高校关注的目标是“能够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获得有利的层级和序位,以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和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地方政府关注的目标则是“通过发展区域高等教育,使其为本地区提供服务,以形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双赢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10]高校发展逻辑同行政运行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但地方高校应通过服务地方发展、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以及引领地方发展来增强话语权,提高博弈能力,平衡行政与学术间的关系。
一个学科要得到发展,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经费问题。一个学科要得到发展,需要有知识探索者、知识传播者以及学术薪火承接人,即一流的学者和一流的学生。学术史的无数案例证明,若得不到经费支持就会导致学科的衰落,甚至最后被另一扩张学科所吞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科的发展除了要考虑学术逻辑,还要考虑社会需求逻辑。[4]特色学科在区域的定位上,首先必须回答两个基础问题:地区能为我做什么?我能为地区做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来分析学科发展的需求与供给关系。地方区域有作为地区的专属特色,发展水平亦可衡量比较。地方不仅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土壤,更是学校开放办学,了解需求,掌握前沿,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倒挂局面的端口。只有立足地方发展,了解地方发展需求,主动适应区域发展,进而服务一方,才能以智力和技术引领地方发展。
(二)以人才团队培育为核心
高校在入围“双一流”上的竞争,实质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资源,必然成为其争相抢夺发展机遇的关键。地方高校面临着人才留不住和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的双重困境,如何实现转型突围,是其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高成本大批量引进人才既不符合实际,又违背人才发展规律,因此地方高校如何破解人才难题,直接关乎建设水平。
人才梯队建设。随着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学科前沿不断刷新,人才始终是一种稀缺资源。虽已有人才的退出机制,但其更新换代缓慢,在此基础上必须通过不断培育人才,完善人才库,打造成熟的人才团队,以适应发展的多层次需要。人才梯队建设既要学术前沿有人带头冲锋,也要保障后继有人。老中青人才的带动与成长,需抱团取暖,实现教师之间的“传帮带”,打造学术共同体。
在人才梯队形成过程中,必须抓住三个环节: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培育人才。第一,地方高校应通过充分的学术人才论证,谨慎引进高端人才,实现资源的精准利用。高端人才不仅仅意味着论文产出量大,更代表着学科前沿发展水平。他们一般拥有独特的治学和研究方法,既能带动地方学术团队的打造,又对后续人才培养起到教育示范作用。第二,地方高校囿于自身发展水平,要想留住现有优秀人才,短期靠情怀,长期靠机制。地方高校需切实关注现有人才的生活工作环境,为人才成长铺路,使其忠诚于学术,忠诚于地方高校,培育回馈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地方高校应理顺院校两级关系,主动提升学术在管理中的话语权,肯定优秀人才的学术地位,减少行政对人才的干预,完善保障体系,减除人才后顾之忧。第三,在后备人才的培育方面,本科教育是重点。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本科阶段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向通识大众化。本科教育对打好人才基础,提高学术修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人才成长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一般指物质保障和基础设施条件等,而软环境则涉及人文环境、管理体制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在硬件设施上均实现了质的提升,软环境则成为高校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的重点。在硬环境上,地方高校应做好保障,给予足够的重视,解除人才后顾之忧,使其专注于学术成长和职业能力提升;在软环境上,地方高校当前须侧重体制机制的改革。体制机制的运行是最终的指挥棒和方向盘,地方高校建设一流特色学科,由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关乎转型的成败和长远发展。在校院两级管理层面,地方高校需转移下放治理中心,推行学院自治,减少行政对学术的干涉,宽容学术失败,留足人才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在激励机制层面,根据教师自身的本领和特长,地方高校应实行学术型、教学型和综合型分类激励,不可厚此薄彼。同时,地方高校可借鉴国外经验,给教师配备负责行政事务的专职人员,使其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保障学术时间。
(三)以经费筹措为发力点
雄厚而稳定的办学经费,是地方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培育一流人才和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物质保障。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普遍面临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狭窄、筹集资金效率不佳的困难,内涵式转型发展容易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发展困境。因此,在支出不断扩大时,地方高校理应开源节流与自我造血相结合。
面向政府。财政性的经费来源始终是地方高校资金流中的大动脉,是地方高校资金筹措中的大方向。在政府拨款中,根据办学层次、办学规模、资产规模等制定的款项较固定,而根据教学、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发展潜力等来制定的资金投入则不固定。这说明学校发展之根本还是在于教学、科研及创新。只有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为自身发展争取更多的经济资源。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应注重发展策略,提升教学、科研等发展方向的预判力,及时关注了解及把握政府的款项支持动向。
面向社会。社会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投入。随着产学研的不断推进,企业资金投入已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经费来源。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科研基础及实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方面其具有一定优势。地方高校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特色产业,服务当地发展,可为地方高校自身发展获取更充裕的资金。二是校友回馈。当前地方高校资金的筹措主要以校友会为平台,由校友办公室负责,面向广大校友筹措资金。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校友会基金筹资机制,同时重视学生培养,重视校园文化的营造,增强校友回馈母校的意愿。
规范财务管理。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把握和梳理各级各类科研经费政策,制定符合自身运行发展的财务管理系统,整合校内资源,将有效资源用在刀刃上,逐步完善资金运作体系,加强经费流转监管;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可充分发挥自身科研、资源优势,进行产业投资,扩大财政经费来源。
五、结语
在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历史时期,“双一流”建设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指导性方案和发展目标,又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智力支撑。“双一流”建设被纳入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蓝图中,是我国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构成部分。[12]其旨在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竞争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之一,地方高校需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抓住机遇,明确自身所处的战略方位,通过自我改革,冲击“双一流”,实现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