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三次考察对湖北全面深化改革的深远影响
2019-02-15陈质晶牟成文
陈质晶 牟成文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条件下,习近平同志先后三次考察湖北,每次都强调,实现强国目标必须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进程,并重点就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样,湖北不仅成为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重要“阐发地”之一,而且成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重要“发动场”之一。我们必须科学把握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指导意义,充分认识湖北改革开放亟待破解的难题,努力拓展湖北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三次考察湖北的鲜明主题
习近平三次考察湖北,既面临湖北深化改革的微观背景,又恰逢全国深化改革的宏观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不论湖北,还是全国,都既面临改革再出发、发展再发力的繁重任务要求,又面临发展约束趋紧、改革攻坚克难的严峻风险挑战。
第一,湖北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湖北屡屡站在改革的潮头和开放的风口,不断引领创新发展:1978~1982年,湖北在城乡市场取向的探索上走在全国前列;1982~1992年,湖北在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上走在全国前列;1992~2002年,湖北在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2002~2013年,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上走在中部前列,有力推进了“中部崛起”战略。[1](P29)2013年以来,湖北不负党中央重托,大胆开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武汉城市圈引领全国“两型社会”改革试验;东湖高新示范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湖北自贸区打造全国内地开放新标杆;湖北率先出台《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办法》,实行“阳光编制”,争创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湖北提出“绿色、市场、民生三维纲要”,重点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强有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并在全省范围掀起生态长江建设高潮。这些举措,不断促进湖北改革全面深化,使湖北发展展现新气象、新活力。
要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把湖北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点,就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把湖北的全面改革向纵深推进,着力破解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若干重大问题。比如,在经济领域,要着力破解湖北科技创新不足、产业结构不优、“三农”基础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在政治领域,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较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消极腐败严重等问题;在社会领域,要着力解决湖北民众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食药安全、精准扶贫、基层治理、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方面面临的民生问题;在思想文化领域,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域存在的价值观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主流意识形态被虚化等突出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
第二,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全面深化和攻坚克难的艰巨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中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是,2008年突如其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这一危急困难,党中央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维持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但也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未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导致投资出现不和谐的增长,给经济发展埋下诸多隐患,包括房地产泡沫、通胀风险、金融风险、生态环境破坏加重、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等,这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明显趋缓。[2](P70)为了有效研判中国经济运行的客观情势,以便有针对性地寻求推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良策,2010年1月21日至24日,正值隆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时节,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第一次考察了湖北。他到襄樊、武汉、红安等地调研,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转危为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调研,重点参观、视察和指导一些重要工业基地、革命老区、重要工业企业和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事业。
2013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严峻形势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艰巨任务,为了推动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复兴大计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努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征程,开辟治国理政新局面。为了筹谋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这年7月21日至23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习近平第二次考察了湖北。作为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武汉、鄂州等地就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并在武汉主持召开了部分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全面深化改革座谈会。这次考察期间,习总书记不仅就湖北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攻方向、使命担当等发表了重要讲话,而且重点就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重要讲话。
2018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历史转换关头,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后仅仅一个多月,在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周年,在中央批准设立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际,为了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年4月24至28日,习近平第三次考察了湖北。习总书记首先视察了宜昌,然后经荆州坐船顺江而下到石首,再到湖南岳阳,沿江察看了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最后到达武汉。这次考察,习总书记主要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当前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等进行调研。考察期间,习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了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11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武汉东湖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并在听取湖北工作汇报后,发表了《在湖北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专门对湖北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明确具体的指示。
二、习近平三次考察湖北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步中具有突破性的关键一招和具有先导性的鲜明主题。在接连三次考察湖北的过程中,习近平牢牢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关键招数和鲜明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第一次考察湖北,习近平主要提出了坚持群众路线、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等重要观点。他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革命精神,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他认为,党员干部是推进改革发展事业的骨干力量,是保证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中坚力量,必须扎根基层,贴近群众,靠前指挥,时刻战斗、工作在第一线,着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还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都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工作执行力,保证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都要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精神,自觉投身改革,善于谋划改革,勇于担当作为,争当改革的模范、发展的先锋。
第二次考察湖北,习近平首次集中概括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基本要求、主要方法等,并对湖北的改革开放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总书记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效应对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和新的矛盾的关键之策。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同时,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他强调:“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3](P69)其次,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基本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主要采用什么科学方法?习近平认为,由于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触动深层次社会矛盾,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调整,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增大,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各项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法。他提出:“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习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握和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五大关系”的基本要求。同时,习近平指出:“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持辩证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不断探索改革的内在规律。”[3](P78)这句话实际上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的科学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思维,探索改革规律。再次,对湖北改革开放提出哪些具体要求?根据湖北改革开放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习近平要求湖北着力在四个方面不断取得改革新突破,创造发展新优势,即通过“四个着力”推进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从而使湖北发展势头更好、经济结构更优、发展质量更高、发展后劲更足、综合实力更强。为此,习总书记强调,湖北要深入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开展活动和推动工作“两手抓、两促进”,自始至终在活动定位、有序推进、内外结合上下足功夫、抓出实效,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民心保证、力量之源。以上这些重要论述,为确定全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前提,为全面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第三次考察湖北,习近平首先就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发表重要论述。根据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区位优势、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习总书记指出,湖北省在建设长江经济带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保护长江经济带的过程中要做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为了建设好长江经济带并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必须立下保护规矩,划定生态红线;必须以壮士断腕、铁腕治江的决心,抓好长江全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必须强化长江流域环保督查,兑现整改承诺,严肃追责问责。习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正确把握‘五个关系’,即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谋划与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与培育新动能、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与其他区域协同发展等关系;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改革创新、战略统筹和规划引导相结合,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并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首次全面深刻地阐述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其次,这次考察,习总书记对湖北改革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做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湖北改革发展要重点做到“四个切实”。一是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重要支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对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重点推进湖北“三农”领域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加快实现湖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三是切实做好民生工作:要把人民的小事作为大事,从群众最为关心、最不满意的地方做起,不断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事业发展。四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抓党员干部作风转变,要强化法纪压力,增强政治定力,开展深入持久的调查研究,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决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习近平要求,湖北要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大任,要大力弘扬荆楚儿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新创业精神,要敢于攻坚克难、涉深水区、啃硬骨头,力争在全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时代潮头。
习近平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指导作用。第一,改革的问题意识突出。第一次考察突出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密不可分的有机关联;第二次考察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因、基本要求、主要方法并对湖北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第三次考察反复强调了新时代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根本指导方针,全面深化改革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习近平三次考察都在筹谋规划全面深化改革这盘大棋,都在努力破解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突出重大问题。第二,改革的目标指向明确。第一次考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提供理论支撑;第二次考察是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提供理论和政策资源;第三次考察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进一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寻找战略支点、实践路径和有效措施。每一次考察都聚焦解决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为推动全面改革的深化提出明确目标。第三,改革的指示精神具体。第一次考察主要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好改革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而发表了重要讲话;第二次考察主要就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中心议题以及湖北所应该承担的角色发表了重要讲话;第三次考察主要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改革思路和重点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以及湖北要自觉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责任发表了重要讲话。三次考察都就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阶段性的重要任务和具体要求。
三、习近平三次考察对湖北全面深化改革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坚定的理论自信、高超的政治胆识和辩证的思维方法谋划、部署和推进全面改革不断深化,开启了新时代中国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现代治理和强国兴国的伟大征程,湖北改革发展也得以全面深入推动。
(一)促进湖北对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内涵和创新意蕴的科学把握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具有先导性。其总目标和着眼点在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实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创新、发展和完善,实现党和人民治国理政制度的现代化,并以先进性的制度创新指导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具有宏阔性。其内容涉及全面、协调、持续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备、成熟定型、运转有效的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并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国家现代化制度体系的运行能力。第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具有顶层性。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的提质,过去摸索性改革的缺陷日益明显,渐进式改革的效果日益减退,各个局部领域的改革互不配套、互相制约导致改革难以持续深入推进。因此,必须以统筹兼顾的方法加强顶层设计,保证实现改革的前瞻性与持续性的统一、全面性与协同性的统一、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第四,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具有正义性。由于全面深化改革所要破解的矛盾日益深刻、问题日益增多、环境日益复杂,导致改革的风险增大,改革的阻力增强,持续推进改革深化的难度增大,因此,必须加强对改革过程的价值引领。针对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差距和机会差距,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更为重要的价值目标,在追求改革发展的效率价值的同时,更加突出其公平正义价值,更多关注社会民生,更加坚定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改革立场。
(二)指引湖北着力破解改革的重大难题,消除改革的重大阻力
第一,要彻底打破束缚湖北发展的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湖北作为中部地区和改革开放的次级区域,与东部优级区域相比,在民主法治意识、市场经济意识、现代文明意识、国际化意识、信息化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为突破口,推动形成改革共识,有效凝聚改革合力。第二,要从大局出发寻求湖北人民利益最大公约数。虽然湖北在改革进程中面临国企国资比重较大、利益牵扯复杂、改革难度较大等问题,但是,只要湖北善于从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以湖北人民利益为中心,敢于直面矛盾,勇于刮骨疗毒,就一定能够以改革创新的办法、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与各种阻碍改革的现象作斗争,最终破除既得利益、局部利益的束缚,满足湖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要从全局出发统筹推进湖北全省改革开放。湖北过去的一些改革着眼于重点突破,但忽视了系统联动和整体配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层级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相互封闭,相互隔离,各自为政,导致改革政策“碎片化”、改革措施“梗阻化”、改革效能“内耗化”。为此,必须从全局出发谋划改革,抓紧抓好全省各项改革的政策配套、方案衔接、措施协调、力度得当、进程统筹、成果共享。第四,要突破湖北干部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湖北少数干部对改革创新思之不多、研之不深、行之不决;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仍然习惯于政府主导、行政审批等单一方式和手段,缺乏市场化、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严格监管;不少企业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每当遇到经营风险和管理困境,习惯于向政府寻求支持,依赖于啃国资、政策老本。因此,必须激发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的改革活力和创新精神,着力提升各级干部谋划、指导和参与改革的能力。
(三)坚定了湖北全面深化改革的定力和信心
湖北必须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时代精神和强大底气,加快建成改革前沿、创新大省和中部强省。
第一,把走在全国前列、建成现代化强国为支点,以此作为湖北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要围绕把湖北打造成为内地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区域、内地创新创业和对外开放的优势地区、中部地区要素配置的市场枢纽这一目标,重点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多元、市场秩序良好的现代市场体系,更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第二,以创新思维谋划改革发展,激发湖北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进湖北各项改革,更新改革思维,创新改革路径,促进改革进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围绕“市场决定”推进改革创新,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强化市场体制机制,大力提升市场服务水平,主要运用市场手段配置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综合要素,把湖北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显在优势,着力提高湖北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紧紧抓住新科技、新产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湖北产业由工业化向智能化转变、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由生产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转型,着力提升湖北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科技体制,强化政策支持,强化市场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巨大能量。
第三,通过深化行政服务改革,促进湖北跨越发展,增强湖北发展动能。重点深化制约湖北跨越发展、超常发展的行政审批制度、产权制度、商事制度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制度等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以改革的办法破除部门利益,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全面实施权力、责任、负面、收费、中介等各项“清单”制度。创新湖北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际产能合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不断提高湖北开放型经济水平。围绕改革担当推进党政机关自我革命,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干部群众,无论是谁,都要牢固树立投身改革、主动变革、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政治意识,切实把改革创新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
第四,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需求导向,以满足湖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重点谋划改革。改革是由实践中面临的紧迫问题和群众的迫切需求倒逼而成的,必须重点研究湖北问题,具体分析湖北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湖北问题的改革对策。既要从湖北群众最期盼的领域,从涉及湖北群众利益最直接的领域,从湖北群众意见最集中的地方改起,切实解决影响湖北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民生焦虑的难点、痛点问题,又要广泛集纳湖北民力民智,尊重湖北实践和群众创造,在进行改革顶层设计时,充分反映湖北群众意愿和基层实践经验,促进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尤其要围绕湖北基层群众实际需求深化改革,切实对准基层的具体情况和群众的实际需求推进各项改革,切实通过深化改革既增强基层发展动力和活力,又增加基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第五,建立健全湖北改革执行机制,强化湖北改革落实督办,确保湖北改革卓有成效。强化湖北各级组织对改革的领导和督办,保证湖北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积极投身改革,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勇于革新,汇聚湖北改革的磅礴力量。牢牢把握湖北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项目,精心制定湖北改革方案,合理配套具体措施,促进湖北各部门、地方和单位真正做到改革的目标方向明确、施工路线精准、进程有序衔接、环节责任到人,确保湖北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