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风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9-02-15周健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肺胀风药张伟

周健美,张 伟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济南 2500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中医属于“肺胀”的范畴。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失治,终致肺、脾、肾三脏虚损,痰瘀阻肺,气道不畅,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2]。风药是中药里较为特殊的一类具有类似“风”作用的特性药物,其性能可用“升、通、窜、动、燥、透、散” 加以概括说明[3]。风药辛散轻灵,善于走窜,能舒达气机,舒畅人体升发之气,鼓荡人体气机运行,可内可外,能上能下,不仅长于发表祛邪,而且善于调达气机,开发郁结,更能引药入经,宣导百药[4]。因此,临床上常用风药治疗COPD。

1 肺胀病源流及病因病机

“肺胀”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胀论》云:“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篇云:“肺太阴经脉……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指出了本病虚满的基本性质和喘、咳的典型症状。《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云:“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肺胀作为病名出现。《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所记载的“支饮”,症见与本病相类似。从古籍中我们得知,肺胀以咳嗽痰多、烦躁、气短、喘促、胸中或脘腹胀满、心悸、面色晦暗,甚则四肢浮肿,口唇青紫为特征。概括起来,咳、喘、痰、肿、悸、胀、瘀是其主要的特点。

肺气虚弱是导致肺胀的首要条件,外邪侵袭则是诱发本病发作的外部因素[5]。情志、饮食等因素,通过影响机体卫气营血及脏腑功能,也可导致肺部病理性改变,从而导致肺失宣降。因此可将本病病机归纳为肺气亏虚,日久延及脾、肾,终致三脏亏虚,痰瘀交结阻肺。同时,痰凝、气滞、血瘀、气虚、血虚及肺脾肾俱虚等病理因素,都可在外邪引导下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其中痰浊与瘀血为最主要病理因素,两者相互影响,兼见同病[6]。COPD病理特征表现为本虚标实,本虚与肺、脾、肾三脏亏虚有关,标实多与痰浊、水饮、血瘀等有关,且痰瘀内阻贯穿COPD病程始终[7]。

2 风药的认识

风药之名首见于南宋医家窦材所著《扁鹊心书》[8],但缺乏风药的详细论述。直到金元时期,张元素遵《内经》中关于药物气味厚薄、寒热升降的理论及五运六气学说,将“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归为“风升生”一类。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论述了风药在脾胃病治疗中的作用,使其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展,对后世的研究及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近代医家对风药的认识不一,目前主要集中于两种,一是指能祛除外感风邪的一类药物。如王洮等[9]提出风药辛润,以其辛香走窜之性,能疏通肌表腠理,使各种邪气从表而解。张真全[10]认为风药具有开通腠理,祛风散邪之效,故风药多具祛风之能。二是善治“风”之药物,包括祛除外感风邪和平息内风、外风之药,主要用治各种内外风证。如张仁国[11]指出,风药是指具有祛除、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或搜剔内、外风,主要用于治疗风病的药物。除上述描述的一般功效外,现代中医研究发现风药亦有健脾、补肾、疏肝、活血等[12-13]功效。

3 风药治疗COPD的理论基础

3.1 风药针对风邪因素的作用 肺胀的发生多是因久病肺虚,卫外不固,复受六淫外邪乘袭所致。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易侵袭肺系,导致肺失宣肃。故临床治疗本病时常以疏风祛邪为原则。风药多辛散轻扬、偏行于肌表,可宣肺利气;其质轻可托邪外出,使邪有出路,肺气流利。武维屛[14]在病证症结合辨治COPD时,在风邪较重的患者的方药加入防风、蝉衣以助疏风宣肺。

3.2 风药针对痰邪因素的作用 本病可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失常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或因肺脏本虚,子病及母,子盗母气,日久可累及于脾脏,致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停聚为痰,痰湿阻滞致肺失清肃,肺通调水道功能失司,加重病情。风药多辛甘味中药,按照药性论“酸咸无升,辛甘无隙”,风药质轻上浮,不仅能升阳,也可偏走上行,入高巅而宣畅上焦气机,梳理 “水之上源”,使津液、糟粕各行常道。COPD病程迁延难愈,风药不仅能消除引起痰的诸多病因,还可升发脾阳,调中益气,振奋人体气化功能,以散滞气。

3.3 风药针对瘀血因素的作用 瘀血为COPD最主要病理因素之一。COPD病程较长且缠绵难愈,肺气郁滞、肺失宣降,日久导致血瘀,血瘀络滞,脏腑失养,正气亏虚,易感外邪,引起COPD反复发作。风药气轻味薄,开泄宣通,不仅具有畅达气机的功用,而且善于畅通经络,活跃经络中气血,推动血液运行,消除疲滞,化解经脉滞血,以达活血祛瘀之功[15]。

4 张伟教授运用风药治疗COPD的经验

张伟教授认为,肺胀的病位在肺,肺主气,司呼吸,合皮毛,开窍于鼻,为娇脏,易受风邪所伤,导致肺失宣肃。风药的功效,横取辛而走窜,纵取轻清升浮,纵横捭阖则散邪达表,祛邪于外[16]。“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袭卫,正气不能卫外,寒、热、燥、湿诸邪随之而来,并相互兼夹侵袭致病。因此,在治疗风邪的同时,应兼顾对寒、热、燥、湿等邪气治疗。《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云:“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据此张伟教授阐释了风热犯肺,热伤肺络,可导致血热而呼吸不利的病机[17]。张伟教授认为在COPD急性发作的过程中,因外感风热,或因寒郁化热,肺血热甚,迫血妄行,损伤血络。对此,张伟教授提出当温病邪气进入营分,可用透热转气法,使邪气透出气分而解。风药疏解则腠理开,微汗出,气机通畅,邪气可从营分透出矣[18]。

《兰室秘藏·头痛门》云:“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乃自地升天者也”。COPD病位在肺,肺为华盖,居高位,病位高者,非味薄质轻之药不可至;唯风药轻清上浮,且能载药上行,引药入经,直达病所。COPD患者因咳逆喘息而致周身气机失常,日久则可影响肺脾肾三脏之气。风药多入肺、脾、肝经,可调节气机升降,张伟教授临床上治疗急性期COPD辨证选用麻黄、细辛、蜂房、荆芥、防风、蝉蜕等药祛风宣肺以止咳,专入阳明经的升麻、葛根、檀香助胃中清气上升,柴胡入少阳经以调畅肝气助肺气宣降。

《丹溪心法·咳嗽》曰:“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碍气而病,……有咳而肺胀壅遏不得眠者,难治。说明肺胀的发病与痰瘀交结阻肺有关[19]。《神农本草经》云:“荆芥主寒热……下瘀血”,《本草拾遗》载:“桑叶……去老风及宿血”,《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论麻黄“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处,此能无微不至”。风药以其气清味薄、轻扬上达,能畅达气机之上源,上源开则气机顺,气机顺则肺气宣,而瘀血自下。风药尚可畅达经络[20],引清气舒展生发,鼓舞气血畅行于经脉,荡涤邪气,使邪去正安。张伟对于COPD迁延期的患者,应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加入防风、荆芥、白前、杏仁、枇杷叶、桔梗、前胡等风药,宣散气机,推动机体气化,进一步促进血液运行,增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此外,张伟常在COPD的治疗中选用善于走窜的虫药如地龙、蜈蚣等,此类药物活血通络,搜风止痉,一药多用,治疗作用切合COPD的病机。

对于稳定期且临床症状不明显的COPD患者,张伟教授在辨证论治使用补益肺肾类中药膏方时,酌加风药,以取其宣散之功,引而行之,能行散补益药,使其滋而不腻,并起到增效之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风药因开郁畅气、发表祛邪、宣散通阳、活血化瘀、引药入经、升阳助补等作用,在肺系疾病尤其是COPD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肺胀风药张伟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什么是肺胀,如何预防和治疗!
昨天 今天
肺胀患者便秘与呼吸困难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艺术百家:张伟 何是雯
看得到的转变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咳嗽方和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疗效比较
风药在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