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药联合止咳化痰宣降汤对小儿支气管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9-02-15王亚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西药

王亚利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 儿科, 陕西 渭南, 71400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特点为发作性喘憋及肺部哮鸣音,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发热、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1]。肺功能检查是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广泛使用的评估病情、疗效与预后的重要指标[2]。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3], 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参与了RSV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4], 是重要的炎性介质; 介导速发型变态反应发生的总IgE(T-IgE)也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5];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均由嗜酸粒细胞分泌,其血清水平可以反映毛细支气管炎及气道炎症的病情程度[6]。毛细支气管炎容易复发,部分患儿可能发生慢性变应性炎症,形成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最终发展为哮喘[7], 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控制喘憋、氧疗、病原治疗等对症西药治疗为主,但单纯西药治疗大多存在二重感染、副作用大等不足[8]。止咳化痰宣降汤属于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平喘、祛痰等作用,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9]。本研究探讨了西药联合止咳化痰宣降汤对小儿支气管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6 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4 例,月龄6~20个月,平均(12.60±1.50)个月,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35 例、重度13 例; 对照组中,男24 例、女24例,月龄 6~19个月,平均(12.40±1.20)个月,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34 例、重度14 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 ① 符合2014年版“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与预防专家共识”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② 经病原学检查后确诊为RSV感染,且患儿均为初次患病; ③ 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方案。排除标准: ① 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②有过敏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史者; ③ 对本研究方案药物过敏者; ④ 近1个月内使用激素治疗的患儿。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进行平喘、化痰、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必要时给予吸氧、利尿等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化痰、止咳、抗压、吸氧以及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干扰素、吸入激素等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头孢类抗生素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抗感染能力,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商品名万托林,葛兰素史克公司)。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止咳化痰宣降汤治疗,本中药方可宣肺平喘,基本组成为麻黄3 g, 代赭石8 g, 杏仁、苏子、茯苓、陈皮、桑皮、葶苈子、蝉衣、丹参各5 g,根据患儿年龄与病情适当增减剂量。每日1剂,水煎2次,共80~100 mL, 可酌情加入矫味剂,多次喂服。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依据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判定标准,对所有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显效,指治疗3 d内呼吸困难消失,咳嗽、喘憋消失,肺部喘鸣音消失; 有效,指治疗3~7 d内呼吸困难缓解,咳嗽、喘憋消失,肺部喘鸣音减少或消失; 无效,指治疗7 d后,呼吸困难,咳嗽、喘憋和肺部喘鸣音无明显缓解。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临床症状及主要体征情况: 详细观察并记录患儿呼吸困难、喘憋、肺部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3 肺通气功能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及达峰时间比(TPTEF/TE)等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环)指标,每项指标均检测3次,取平均值,并作统计学分析。

1.3.4 血清CysLTs、T-IgE、ECP、FeNO水平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所有患儿外周静脉血,以3 000 转/min速度离心10 min得血清, -80 ℃冰箱冷藏待检。采用FAME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ysLTs水平, ELISA试剂购自美国Cayman Chemical公司。采用Pharmacia CAP变应原检测系统检测血清中T-IgE和ECP水平。采用NIOX一氧化氮测定仪(Aerocrine, 瑞典)检测FeNO水平。所有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与质量控制。

1.3.5 再次喘息评价: 对所有患儿进行6个月的电话跟踪随访,若患儿出现第2次喘息考虑为再次喘息。出现再次喘息均采用综合性治疗,记录在门诊及电话随访6个月内的再次喘息患儿例数,计算再次喘息发生率。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χ2检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2组频数合并作为标准组进行Ridit分析,计算出U值为2.53, 即2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临床症状及主要体征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喘憋、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主要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肺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前, 2组患儿RR、TV 及TPTEF/T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2组患者的TV及TPTEF/TE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RR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TV 及TPTEF/TE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RR: 呼吸频率; TV: 潮气量; TPTEF/TE: 达峰时间比。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血清CysLTs、T-IgE、ECP、FeNO水平比较

治疗前, 2组血清CysLTs、T-IgE、ECP、Fe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患者T-IgE水平较治疗前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清CysLTs、ECP、Fe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ysLTs、ECP、Fe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LTs、总IgE、ECP、FeNO水平比较

CysLTs: 半胱氨酰白三烯; T-IgE: 总IgE; ECP: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FeNO: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5 再次喘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

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观察组随访6个月内累计的再次喘息患儿例数为4例,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具有发病急促、进展迅速、喘憋严重的特点,易发于冬春季节。近几年,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其病理变化具有支气管特异性,因毛细支气管黏膜渗出、充血,气道阻塞,患者表现出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10]。中医认为毛细支气管炎属“肺炎喘嗽”范畴,其基本病机与肺内邪气郁闭,肺失宣通等一系列机体变化有关,因此毛细支气管炎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宣肺、降逆和平喘[11]。近年来,临床采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与西药配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一定进展[12]。

本研究结果可见,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喘憋、肺部喘鸣音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以TBFV环指标表征患者肺功能可见,治疗后2组患者的TV、TPTEF/TE均显著上升, RR显著下降,且观察组TV、TPTEF/TE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西药联合止咳化痰宣降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有效缓解患儿症状,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呼吸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免疫学认为其与支气管哮喘具有相近或相同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过程[13], 大量实验和临床探索证实,由免疫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反应参与了毛细支气管炎的形成过程,病原体感染可迅速刺激IgE 抗体增加分泌,释放大量白介素、白三烯等可溶性炎症介质[14], 其中CysLTs的主要载体嗜酸粒细胞能大量分泌CysLTs,而CysLTs能够收缩气道平滑肌使毛细支气管狭窄,同时增加气道腺体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和炎症细胞浸润,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使气道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最终致毛细支气管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15-16]。另外,ECP和FeNO主要由气道嗜酸粒细胞分泌产生,是公认的可以反映毛细支气管炎与气道炎症病情的重要指标[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CysLTs、ECP、FeNO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ysLTs、ECP、Fe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由此表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机体存在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故治疗前CysLTs、ECP和FeNO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升高,采用西药联合止咳化痰宣降汤治疗能够有效抑制嗜酸粒细胞炎症,改善低氧状况,降低外周血CysLTs、ECP、FeNO水平,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17-18]。临床上,通常以IgE增高作为特异性体质的重要标志,本研究中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IgE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研究发现,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止咳化痰宣降汤治疗,再次喘息患儿例数显著减少,推测这与急性期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以宣肺降逆之法巩固治疗,可进一步抑制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19-20]。

综上所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西药联合止咳化痰宣降汤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外周血清CysLTs、ECP、FeNO水平,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毛细支气管炎西药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