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性溃疡病人给予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9-02-15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托拉消化性清除率

樊 辉

(尉氏县人民医院 开封 475500)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主要是因多种因素所致的攻击黏膜与黏膜防御机能失衡现象[1]。药物保守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本研究为对比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就诊时间均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泮托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44例。泮托拉唑组中男25例,女19例,患者年龄33~63岁,平均年龄(41.9±4.9)岁;奥美拉唑组中男26例,女18例,患者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2.4±5.3)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可开展后续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补充电解质、补液、胃黏膜保护剂等处理,必要时需行禁食禁饮、输血等处理。泮托拉唑组患者同时行泮托拉唑治疗,即将40mL泮托拉唑(生产厂家:海南锦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057)与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生产厂家: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314)混合,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2次/d。

奥美拉唑组患者则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行奥美拉唑治疗,即将40mL奥美拉唑(生产厂家:哈尔滨誉衡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548)与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d,治疗期间均禁止使用其他影响胃酸分泌与止血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判定标准[2~3]

以幽门螺旋杆菌(Hp)快速尿素酶实验对其根除率进行计算;疗效判定:治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经胃镜检查,患者溃疡及周围炎症均消失,可见轻度发红现象,但无水肿症状;显效:症状及体征均显著好转,溃疡基本消失,仍可见明显炎症;有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所改善,溃疡面积减小程度不低于50%;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溃疡面积缩小程度未达到5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泮托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7%、95.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泮托拉唑组4434(77.3%)6(13.6%)3(6.8%)1(2.3%)43(97.7%)奥美拉唑组4433(75.0%)5(11.4%)4(9.1%)2(4.6%)42(95.5%)χ2值0.345P值0.557

2.2 两组患者Hp清除率对比

观察组44例患者治疗后40例Hp转阴,其清除率为90.9%;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后30例Hp转阴,其清除率为6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98,P=0.008)。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3例可见口干现象,1例可见头晕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头晕头疼3例,口干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12,P=0.72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属于消化科疾病的一种,易引发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后果,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极大[4]。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且易反复发作。

质子泵抑制剂为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一类药物,其在改善患者病情中具有较好的作用。而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均为质子泵抑制剂的常用药物,为对比两种药物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收治的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泮托拉唑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Hp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分别为97.7%、90.9%、9.1%,奥美拉唑组分别为95.5%、68.2%、11.4%,两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均无较大差异(P>0.05);但泮托拉唑组患者的Hp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提示两种药物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均可发挥较为理想的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于下述几点有关:(1)胃酸抑制功效:两种药物均可选择性的对胃粘膜壁细胞的H+-K+-ATP酶活性进行抑制,从而可达到阻断胃酸分泌的效果[5];(2)清除Hp:两种药物均可对质子泵进行抑制,进而对Hp的生长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可达到清除Hp的功效;而泮托拉唑则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胃内pH值,并具有起效快等特点,故而在清除Hp方面的效果优于奥美拉唑[6];(3)止血功效:溃疡基底部血管显露,同时受胃酸作用影响是导致出血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而本研究中所选取的两种药物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胃内pH值,从而可促使血小板、液体等在pH>6.0的环境内快速发挥止血功效,进而可达到防治出血现象发生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治疗均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但泮托拉唑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托拉消化性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4例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