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灯含露”紫砂壶的创意美学特征

2019-02-15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青灯壶把壶盖

张 燚

陶器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工艺技术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简单粗糙的陶器出现,主要作为生活容器使用,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精美的陶制品出现了,在实用性能之外又增添了收藏价值。陶器主要以黏土制成,紫砂泥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用紫砂泥制成的作品中当属紫砂壶最为出色,有“世界上最好的茗器”之称,无论是造型还是内涵都有独特之处。

紫砂壶最大的特色在于可塑性强,由此使之内涵也千变万化,通常以传统古典文化艺术为底色,顺应时代而常有创新特点,这对于紫砂壶的传承和发展是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的。此件“青灯含露”即是一件造型新奇而又不乏古典韵味的紫砂壶作品,通过对它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紫砂壶艺术开阔多元的艺术境界,发掘当下紫砂壶艺术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首先我们要将此壶分为壶身主体与其他组成部分两大方面来看。壶身由两部分组成,基座为传统圆器造型,壶腹饱满,气韵浑厚,线条柔滑流畅,构成的曲面弧度优美,底部则自然形成平底,平稳踏实。壶身上半部分,也可称为壶颈,呈标准的圆柱形状,以此凸显壶腹的圆润。由此可见,此壶将方器与圆器造型之特点融为一体,与传统油灯造型相似,壶腹与壶颈比例的配合有助于壶身平稳,从而是壶自有沉着之气。

壶盖置于壶颈部,为扁平的正圆形,与壶颈部结合紧密,可随意调换方向皆可贴合。子母线宽阔立体,从而使壶的结构更加鲜明。壶盖中央是拱门形状的壶钮,较传统桥形壶钮高大,制作难点在于对环形的塑造以及与壶盖连接的牢固,壶钮要承载整个壶盖的重量,这便很好理解为何壶盖如此轻薄。壶嘴为改良后的一弯嘴,较为纤长,其线条与壶腹线条自然承接,极具视觉美感。此壶最为独特的当属壶把设计,壶把分为端把、横把与提梁三种,此壶壶把则是将传统横把变形而来。壶把从壶腹处起向上延伸与壶钮等高,呈弧形,使用时可以五指握住,其弧度便于倾倒茶水。把手顶端有捏塑刻绘装饰,似鸟首回望,与壶嘴方向保持一致,具有整体感。

通过对壶身及结构组成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此壶不仅参考了油灯造型,也像一只回首的天鹅,从而展现出一种潜藏的生态美学。此壶在壶腹部分还有精美的捏塑刻绘纹样装饰,形似天鹅羽翼,更增强了造型结构的仿生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此壶从局部上看和从整体上看是有着不同的审美空间的,虽然身形小巧却能带给人们多样的审美感受。

在泥料的选择上,此壶以醇正紫泥打造,壶的质感细腻,纹理清晰,光泽柔和,在光线变化之中立体感更强,如青灯照壁,又如晨雾之中的雨雾一般,由此完成了对于“青灯含露”这一主题的表达。综上所述,此壶无论是在立意上还是在造型设计上都体现出创新的特点。除此之外,“青灯含露“这一主题还带有中国传统美学所强调的内敛含蓄,从而将此壶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与精神气质挖掘出来,将外在形式与内涵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对此件紫砂壶的艺术表达。

通过对此件“青灯含露“紫砂壶的造型进行分析,我们重在揭示其创意特点,然而它的内核气质仍是古典传统的,手工艺人主要是通过对各部分的变形来体现新意。除此之外,我们也可发现紫砂壶与现实物质生活的密切联系,美来自于生活,人类在劳动中发现美、获得美,正是保持着一份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才促成了紫砂壶艺术在当代的蓬勃发展。

结 语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此件“青灯含露”紫砂壶的造型、装饰及泥料进行分析,沿着从局部到整体,由外向内的路径进行分析,重点揭示此壶的创新特点,从而感受紫砂壶艺术在当代的生命活力。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制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宜兴丁蜀紫砂文化的代表,重视紫砂壶艺术有利于中国茶道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利于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建设。

《青灯含露》张燚

猜你喜欢

青灯壶把壶盖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伪造的情书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落花有感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一粒珠
十万红尘,独撷一盏青灯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