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和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2019-02-15姜红波朝阳二三四医院内五科辽宁朝阳12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气道

姜红波 朝阳二三四医院内五科 (辽宁 朝阳 122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8月~2017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85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使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21.34±4.16)次/min较治疗前(24.63±2.54)次/min减少,血压有所降低;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呼吸频率(24.03±1.73,18.35±3.25)次/min和血压(110.15±10.53,115.78±19.24)mmHg变化相当,均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对患者刺激较小,更有助于降低心率,但无创呼吸机治疗更能有效控制患者呼吸频率。两组治疗方式对患者血压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控制呼吸频率方面优于高流量吸氧湿化仪,但后者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对患者的刺激更小。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老年人是其主要发病群体。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心肺功能较弱,若出现合并呼吸衰竭,不能及时救治,会对患者产生致命危害。目前,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方案中,气管插管术是常用方法,其缺点是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有重要影响[1]。近年来,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医疗条件的限制,无创呼吸机仍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5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61~80岁,平均(71.5±7.1)岁;实验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62~82岁,平均(71.9±7.3)岁,两组病程均为3~12年,平均(5.1±7.2)年。两组资料比较,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2]:①胸闷、气短;②符合肺心病、呼吸衰竭诊断;③知情同意;④发热。排除标准:①肺大泡、气胸等;②心、肾功能不全等;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心律失常。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新西兰Fisher Paykel公司生产的AirvO2PT101)治疗。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美国泰科公司生产的Puritan Bennett KnightStar330)辅助通气治疗。按照呼吸衰竭诊疗规范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一周,对照组采用口鼻面罩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和血压等主要生命体征变化,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比较。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中心理、机体功能为主要指标,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呼吸频率通气较治疗前加快,血压情况变化不明显,有所降低。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和血压变化情况不明显(P>0.05)。在呼吸频率上实验组比对照组更能有效控制;而对照组对患者的刺激比实验组少,有效降低心率。另外,两组治疗方式对患者血压影响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呼吸频率(次/min) 血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2) 24.63±2.54 21.34±4.16a 108.34±12.54 113.53±16.48a实验组(n=43) 24.03±1.73 18.35±3.25ab 110.15±10.53 115.78±19.24ab t 1.291 0.846b 0.237 0.076b P 0.26 0.45b 0.82 0.94b

2.2 两组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比较

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10.01±2.08)d比对照组(14.23±2.96)d少(P<0.05);生活质量方面,患者的心理和机体功能评分,实验组(77.63±3.58,67.53±2.55)分均比对照组(43.02±3.05,41.49±3.09)分高(P<0.05)。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一类ICU高发的重症疾病,患者会发生感染性休克,伴有心率增快,呼吸频率改变,体温显著升高等症状,严重时患者缺氧会引发心律失常。对于该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改善通气和心功能方式[3]。目前,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有创技术对气道管理有效的同时,增加患者感染的情况。因此撤管脱机的时间长短对患者有着重要影响。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患者吸氧后会出现气道干燥的情况,影响患者排痰,也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气道湿化的方法更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4]。目前,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在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无创通气方式,其可以有效地保持吸氧浓度,改善通气功能,将湿化效果达到最佳。高流量吸氧湿化可以减少吸气阻力,提供低水平气道正压,有效地降低了氧耗。气道湿化利于患者排痰,减少对呼吸道虱膜刺激,对呼吸症状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报道,高流量吸氧湿化利于患者交流,减少了患者进食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患者撤管脱机有重要作用[5]。近几年,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已被应用。但医疗条件有限,不能广泛应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心肺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低氧血症,减少CO2的储留,减轻患者心脏前负荷[6]。

本研究证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有一定的影响,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对患者的恢复有重要影响。治疗前后比较,实验组控制呼吸频率(18.35±3.25)次/min优于对照组(21.34±4.16)次/min。实验组住院时间(10.01±2.08)d明显少于对照组(14.23±2.96)d;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和机体功能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病例相对较少,相关数据存在不足之处,希望今后在临床中有更深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气道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