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9-02-15郑丽维陈祖森刘伟华范维英
孟 明 郑丽维 刘 静 陈祖森 刘伟华 范维英
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
随着全球疾病谱的变化,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1-2]。肩手综合征(should-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偏瘫侧上肢,典型表现为患者肩部疼痛、手指浮肿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3]。本病主要在脑卒中后1~3个月发病,我国学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率达12.5%~70%[4-5]。如不及时治疗可导活质量[6]。目前,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综合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7],非创伤性的中药致肩、手运动功能的永久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外用方法,因其简便、易于操作,安全性高等特点。多项研究显示[8-11],中药汤剂以熏蒸、泡洗、湿热敷、离子导入等不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取得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以汤剂形式通过患肢皮肤直接透皮吸收,能更好的发挥中药温通经络、调节气血、消肿止痛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持续增多,为更好地了解中药汤剂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本文采取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检索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CBM数据库。检索策略:CNKI数据库和CBM数据库采用主题词检索,检索式为:“脑卒中”或含“中风”或含“脑出血”或含“脑梗死”;“肩手综合征”;“中药”或含“中医”或含“汤”。维普和万方数据库采用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同上。
1.2 文献筛选
纳入标准:发表时间为从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中药汤剂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相关文献。排除标准:重复发表的文献;以中药汤剂内服为独立干预措施的文献。
1.3 资料提取与分析
检索结果以题录形式导入NoteExpress3.2.0进行管理,经查重和筛选后,选择“文件夹信息统计”功能并利用Excel2007软件对发文量、期刊、被引量、基金资助、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年发文量及趋势
共检出文献170篇,经筛选纳入110篇。2000年首次发表关于中药汤剂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文献,而后呈缓慢增长趋势。2013年开始文献量大幅增加,2013年共发表19篇,发文量最多;2015~2018年,持续年发文量10篇以上,这4年的发文量共52篇,占文献总量的47.27%。见图1。
图1 2000 ~ 2019年发文量(n=110)
2.2 期刊发文量及作者发文量
110篇文献中,除7篇学位论文、4篇会议论文,其余99篇文献发表于76种期刊,分散程度高。《中医临床研究》收录文献量最多,为5篇。收录3篇及以上的期刊分别是《中医外治杂志》《中国中医急诊》《内蒙古中医药》《中国民间疗法》《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其中,有收录文献的护理类期刊有7种,分别是《护士进修杂志》《实用护理杂志》 《护理与康复》《循证护理》《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当代护士(上旬刊)》。
110篇文献中,由2名及以上作者合作完成的文献共有63篇,合著率为57.27%,平均每篇作者人数为3.62名。所纳入文献共涉及作者258名,110名第一作者中有5人发文2篇。第一作者所在地区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省份分别是江苏省(14篇),广东省(12篇),浙江省(10篇),河南省(10篇),占总发文量的41.82%。第一作者发文单位超过2篇的共有11家,其中发文量为3篇的共有3家,见表1。
表1 发文量≥2篇的第一作者单位
2.3 被引情况及基金资助情况
110篇文献被引频次共计530次,有33篇(30%)文献被引频次在5次及以上,最高被引频次为78次,是李乐军等[12]2013年发表在《时珍国医国药》上关于中药泡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论文。所纳入的文献中,有40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1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38篇,CSCD 收录6篇。纳入的110篇文献中,有科研基金资助的共22篇(20%)。基金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2篇,省级基金13篇,其中包括1篇省自然基金,市级基金4篇,院校级基金2篇。
2.4 关键词分析及文献研究类型
110篇文献共计224个关键词,累计出现频次527次。研究者通过咨询3位高级职称硕士生导师(脑卒中康复护理方向),经专家分析后将近似关键词进行合并,最终呈现高频关键词18个,累计频次435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将18个高频关键词归为三类:(1)脑卒中与肩手综合征为一类;(2)中药熏蒸、针刺疗法、康复训练及中药泡洗为一类;(3)其余归一类。见表2、图2。
纳入的所有文献,除1篇系统评价,9篇综述外,其余100篇均为临床研究,包括16篇类实验研究(其中11篇是自身对照研究)和 84篇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的干预方法以熏蒸最多。有50篇文献选择Fugl-Meyer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该指标进行漏斗图分析,见图 3,可见漏斗图上各研究两侧分布基本对称,偏移可能小。所有临床研究选用的外用中药汤剂均为复方,除2篇文献分别选用五苓散加味,小活络丹方加味外,其余均为经验方。
表2 高频关键词分析表
图2 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图3 Fugl-Meyer评分结果的漏斗图
3 讨论
3.1 研究趋势分析
文献量是科学知识量的衡量尺度之一[13]。对一段时间某研究领域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人员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和研究趋势[14]。本研究发现中药汤剂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文献2000~2010年发文量少,2011年开始发文量逐渐增多,在2013年呈现最高发文量19篇,此后的2015~2018年持续每年有10篇以上的发文量,文献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中药汤剂外用在该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热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及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及相关政策扶持,其研究热度还将持续。
所纳入的文献被76种期刊收录,其中只收录了1篇论文的有60种杂志,发文分散程度高,核心研究机构和作者群还未形成,学术影响力还有待提升。根据发文量≥2篇的第一作者单位计量分析可以看出,发文单位均是中医院或是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可能与中医药大学和中医院在中药汤剂研究领域更重视,患者接受度更高有关。根据期刊收录类型来看,护理类期刊仅有7种,每种发文量1篇,排除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护理类期刊的发文量占比6.7%,且分散度高,说明属于中医护理技术的多种中药汤剂外用操作方法,用于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
3.2 基金投入支持及省份分布分析
资金的资助情况是学科领域新动向及新趋势的展现[15]。本研究发现,所纳入的2000~2019年的全部110篇文献,其中22篇有基金资助,总体占比20%,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近年来中药汤剂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获得基金资助的数量呈明显上升态势。2017年以来发表的27篇文献中,获得基金项目支持有10篇。这与中药汤剂外用简便效廉的优势及国家大力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关系密切。
各省份基金支持力度和发文量成正比,江苏、广东等省份发文量多,同时基金项目支持也相对较多。基金项目的数量沿海地区多于内陆地区,南方地区对于北方地区,由于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患脑卒中的比例高于南方地区[16],且北方地区的脑卒中患者对中医疗法的康复需求高于南方地区患者[17],也提示部分地区的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科研人员应大力开展相关研究,申报课题,积极推动中药汤剂外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同时需加强不同地区的学术交流及指导,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在全国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
3.3 关键词及内容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反映某一领域研究内容的总体特征、研究内容间的关联和脉络,并可分析出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18]。本研究将关键词近义词进行合并后,分析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中药熏蒸、中药泡洗、中药熏洗、中药湿热敷等常用中医护理操作使用广泛,对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冷热交替浸泡、离子导入等研究也取得肯定效果,使得中药汤剂外用的操作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患者可选择性高。同时,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上,单纯用一种疗法,不如联合疗法效果显著[19],对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汤剂外用常与康复训练,针刺等方法联合进行综合治疗,并取得肯定疗效。中药汤剂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未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缺少对分配隐匿,盲法原则实施、安全性指标等内容的描述,评价标准不统一,存在的问题与过灵香[2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临床研究者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设计和实施要更严谨,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另外,中药汤剂外用使用的药方均为复方,以经验方为主,多种药物综合发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肿痛症状,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且中药汤剂获取方便、外用操作方法简单实用,也适合在社区推广使用,应在社区加大宣传和指导,让简便效廉的泡洗、湿热敷等中医护理技术能普及到社区,惠及更多的患者。
综上所述,中药汤剂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基金覆盖不足,发文量分散,还未形成核心机构和作者群,且文献以临床试验研究为主,尚未发现动物实验、相关机制研究的文献,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和深入。同时,本研究只对国内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未查阅相关外文文献,今后需扩大文献检索面,进行全面的挖掘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