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9-02-15吴玉英
吴玉英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老年科,福建泉州 362000
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为常见疾病,为一种心血管综合征,以气短、胸闷、心肌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导致此病出现的原因为心肌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缺氧、缺血的疾病,具有病情凶险、起病急、病程长的特点,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1]。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极易出现,甚至出现死亡,所以针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控制,否则可能造成生命危险[2]。为形成较有效的治疗措施,还需要临床上形成更多的研究。本次研究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老年科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54~72岁,平均(64.1±0.3)岁,病程2~12年,平均(8.12±1.06)年,其中29例患者确定为稳定型心绞痛,22例患者确定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对照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55~74岁,平均(63.5±0.3)岁,病程1~11年,平均(7.9±0.9)年,其中27例患者确定为稳定型心绞痛,24例患者确定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内容明确;全部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年龄皆达到18岁以上;本研究经伦理会审核并批准。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不耐受者;精神疾病者;沟通存在障碍者;严重不配合者;伴有出血倾向、心力衰竭者;其他心脏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患者每日口服一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万全/美兰特,H2006099),每次服用40mg。观察组实施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患者每日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次数与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并需要口服三次复方丹参滴丸(天力士,Z10950111)10丸。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周期内需要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及时上报,形成病情全面监测,及时采取措施缓解患者不良反应。另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与患者沟通,消除负性情绪,转移患者疼痛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情与积极的情绪态度,更好的配合治疗。在患者饮食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高糖分、高脂肪等食物摄入,给予患者充分营养补充。另外还需要协助患者适当运动,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调节能力,促进血液循环。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根据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标准[3]判断治疗效果。显效:未发生心绞痛或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心电图ST-T平低恢复,T波倒置转为直立低平;有效:心绞痛减轻或发作次数有所减少、心电图T波倒置变浅,超过50%;无效为各指标无变化。(2)不良反应:乏力、面红、头晕、头痛。(3)生活质量:根据生活质量量表(SF-36)[3]进行评分,包含8个项目,每项25分,总分12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4)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5)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84%,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1 79.36±5.72 104.13±8.53对照组 51 79.23±5.67 95.35±8.31 t 0.412 4.321 P>0.05 <0.05
2.4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表4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甘油三酯水平 治疗前胆固醇水平 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 治疗后胆固醇水平观察组 51 289.61±25.98 219.77±15.46 196.14±16.32 164.35±8.53对照组 51 288.88±26.34 220.07±15.38 231.35±14.35 186.41±8.98 t 0.347 0.452 6.541 6.391 P>0.05 >0.05 <0.05 <0.05
表5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
表5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次/周)观察组 51 7.57±2.11 4.68±2.14 2.31±0.63 1.14±2.12对照组 51 7.52±2.19 4.71±2.12 4.42±1.52 2.47±2.15 t 0.547 0.519 4.368 4.294 P>0.05 >0.05 <0.05 <0.05
2.5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治疗前,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心绞痛为冠心病的一种典型症状,此病常常是突然起病,一般情况下发病持续的时间较短,患者表现为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出现闷胀性疼痛或压榨性疼痛,也有患者的疼痛会延伸至左上肢尺侧、心前区,少数会出现濒死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5]。对此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来说非常重要。
现阶段,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原则是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行保护,对心肌供氧、供血状态进行改善,使血液黏稠度降低,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5-6]。本文对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常见药物,为硝酸酯类药物中长效的一种,该药物有利于松弛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同时能够形成对患者冠状动脉与静脉的扩张效果,减少患者心脏负荷,从而提高患者心肌供氧能力与供血能力,提高患者正常生理功能[7-8]。并且此药物具有较长的半衰期,4~5h,可保证血药浓度在8h左右[9]。然而有研究结果表示[1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患者不是很满意。本次研究以单硝酸异山梨酯为基础,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复方丹参滴丸以冰片、三气、丹参为主要成分,具有止痛通络、化瘀活血之效。其中冰片微寒、味辛苦,具有行气止痛、提神醒脑、消肿止痛的效果,可保护心血管,具有消炎抗菌、对外周循环改善的作用;三气性温、微苦、味甘,具有止痛化瘀、活络舒经,止血不留瘀的效果,可使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动脉压降低[11];丹参性微寒、微辛、味苦,具有清心除烦、止痛祛瘀、养血活血的效果,清而兼补[12]。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差异,说明单硝酸异山梨酯、复方丹参滴丸均有较少的毒副作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常常不是很严重;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提示较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应用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同时其心电图情况可明显好转,从而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14]。是由于复方丹参滴丸经舌下含服没有肝脏首过效应,将生物利用度显著提升,提升起效速度,更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使患者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有效降低,从而使患者的血液粘稠度降低,有效控制病情并改善病情情况[15];且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这都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使患者心绞痛症状有效改善,进而改善其心功能[16]。
总而言之,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在治疗效果上较为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较好的减轻与改善,且患者血脂水平能够得到较好调节,病情突发性弱。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所以,复发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