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 2015年某三甲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监测与抗菌药物预警
2019-02-15刁书腾
刘 洋 刁书腾
1.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西药科,吉林吉林 132002;2.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吉林 132011
表1 2011~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量占细菌检出量的百分比
当前,抗菌药物的使用广泛,细菌耐药问题凸显,革兰阳性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逐渐增高,已经成为临床上迫在眉睫的问题。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笔者针对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预警,希望能更好的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起到参考作用[1-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吉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菌株。临床送检标本来源于患者的血液、痰液、尿液、引流液等。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耐药资料,以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1.2.1 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我院检验科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规定的方法,对我院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VE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采用MIC法,按照美国标准委员会推荐的药物进行实验,采用美国标准委员会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判断结果[1]。
1.2.2 药物预警 西药科根据2009年 38号文件规定进行抗菌药物预警。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
2011~2015 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量占细菌检出量的百分比见表1。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
2011~2015年的年度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见图1~5。
图1 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监测
图2 2012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监测
图3 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监测
图4 2014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监测
图5 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监测
2.3 2011~2015年抗菌药物预警情况
2011~2015年的年度抗菌药物预警情况均依据2009年38号文件做出,见表2。
3 讨论
人类长期以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对特定药物的耐药机制上。对相对应的抗菌药物的研究停留在抗菌药物抑菌机制上。随着近些年的耐药性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有着某种关联性[6-13]。
表2 2011~2015年抗菌药物预警情况
在我院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名第一。由表1可知,除2011年和2014年金葡萄球菌检出占细菌总检出的百分比略少,其他三年均在9%~10%。由表2可知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为高度敏感。说明糖肽类在近5年内仍旧是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首选药物。阿莫西林,美洛西林,青霉素G属于青霉素类,对金葡萄球菌5年内耐药率>75%,需要暂停由金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说明临床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但是不能使其耐药率下降,对病原菌仍有高耐药性。四环素、头孢氨苄、头孢丙烯、阿奇霉素、红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呋辛钠、头孢唑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氟氧沙星对金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高达50%~75%,需要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药。说明一、二代头孢、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的广泛使用,增加了金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建议临床采用抗菌药物交替轮回、升阶梯、降阶梯等方式,以减缓细菌耐药的进程。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断增多[14-18],已经成为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