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倍数认识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分析

2019-02-14王存良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1期

王存良

摘 要:倍数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在对学生展开倍数认识教学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并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通过生活化的策略,对课堂教学实现生活化构建,这样可以让倍数认识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分析了倍数认识教学难点与生活化教学的作用,然后探讨了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给有关教师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倍数认识;生活化策略

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但是整体难度并不是很高。教学活动需要让学生对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同时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取得切实的进步。因此,教学活动就需要顺应教育形势的宏观变化,将生活化的策略运用起来,构建起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指导学生有效展开学习,对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掌握。

一、小学数学倍数认识教学的难点与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一)倍数认识的教学难点

倍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个知识点,在教学中学生存在一定的认识难点。具体来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倍数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思维上不够灵活。比如,12是3的4倍,同时,12又是4的3倍。这样的两个倍数关系,实际上等于一个乘法计算。部分学生在认识这两个倍数关系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思维上的卡顿,反应比较慢。另外,学生对倍数关系的认识较为浅薄,对不同的倍数形式可能在理解上产生阻碍,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对于倍数认识的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知识展现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因此,就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来创新数学教学。具体而言,生活化教学对于倍数认识教学而言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通过生活化的素材来展开课堂教学,能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体验,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第二,通过生活资源来辅助倍数认识的知识讲解,可以让倍数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如此可以让学生对倍数形成有效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倍数认识的生活化教学实现策略

对于生活化教学所具备的积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形成清楚认识,然后在进行倍数认识教学的过程中,对生活化的策略进行有效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倍数认识教学的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对这部分知识牢固掌握。

(一)通过生活素材导入课堂

在进行倍数认识教学的时候,对于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从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切入,也就是针对导入、讲解、练习等不同的环节,合理运用生活化策略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具体来讲,首先就可以从课堂导入这个环节切入,对生活素材有效利用,通过生活素材将倍数的相关知识导入进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比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导入一些动画片段,在动画片段中渗透倍数知识,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比如,可以引入动画《熊出没》,展示熊大、熊二摘水果的片段,引导学生数一数熊大、熊二摘的水果的数量,如熊大摘了6个苹果、8个橘子,熊二摘了2个梨子、3个香蕉和4个猕猴桃。那么,熊大的苹果和熊二的梨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呢?如此引导学生探究,使其初步认识倍数。

(二)借助生活案例讲解知识

通过生活素材导入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生活案例来讲解知识,也就是在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同时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引入进来,对相关知识辅助说明。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军棋8元,象棋的价格是军棋的4倍,那么象棋多少元?这就是一个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在课堂上,就可以通过图像法,让学生通過画线段图的方式来表达军棋价格和象棋价格的倍数关系,然后计算出象棋的价格。通过生活案例讲解,就能让学生对倍数的运用形成认识。

(三)利用生活资源有效实践

在倍数认识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到课堂上的实践,要指导学生当堂练习,对倍数的相关知识形成有效的掌握。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画一画”的活动,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设计倍数关系问题,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体现出结果。如小明有2个足球,小刚的足球数量是小明的2倍,那么小刚有几个足球?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就需要画出4个足球的图案。将倍数计算和画画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效实践。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讲,生活化教学能够发挥出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教学倍数认识的相关知识时,就需要对生活资源充分利用,将其全面融入课堂,让倍数认识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长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58).

[2]李俊莲,甄效杰.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的思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0).

[3]许国华.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教师, 2017(9):45.

编辑 李 争